感謝邀請,我是貓叔,很榮幸為您作答。

長平之戰是秦國和趙國的國運之戰,雙方几乎都竭盡全力,最終,趙國慘敗,幾乎損失了所有精銳,元氣大傷,秦國從此再無勁敵,為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關於此戰的假設數不勝數,很多人都從將領角度出發,如果趙國的統帥不是趙括,而是其他誰誰誰,趙國還會不會戰敗,事實上,我個人認為,長平之戰不同於以往的戰役,秦國是賭上國運的,所以,無論趙國是誰來指揮,最終都難逃一敗,為什麼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說,不妥之處,還請方家多多包涵。

第一,長平之戰是一場巨大的國力消耗戰,拼的是綜合國力。誰也不會料到,因為一個小小的上黨郡,秦趙提前進入了決戰階段,趙國更加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根本沒有心理準備。一開始,雙方互有勝負,可廉頗並未估算到秦國的決心,堅持認為秦國是遠道而來,力求速戰速決,他只需要堅守壁壘,等秦國糧食耗盡,自然會主動撤軍。

眾所周知,廉頗雖然老謀深算,可這次他失算了,秦國不但不撤軍,反而繼續徵發國內壯丁入伍,並源源不斷增援長平前線,戰事一拖就是三年。到了這種局面,根本不是拼將領的一時之謀了,只能拿國力來消耗了。戰國末年,論經濟實力,誰也比不上秦國,因為此時秦國已經佔領了巴蜀,而且打垮了楚國,佔領了肥沃的鄢郢之地,糧食產量遠遠超過趙國。趙國本身就是山地較多,加上連年災荒,底子薄弱,經不起消耗,東方其他五國都在看笑話,不願借糧給趙國,如此一來,即使李牧指揮,又有何良策可以解決後勤問題呢?所以,戰局一旦進入消耗階段,趙國事實上就已經敗了。

第二,李牧與廉頗相比,並不擅長堅守作戰。廉頗老將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論堅守才能,李牧並不如他。李牧最主要的功績是在北方對匈奴作戰,雖然他也曾經對秦作戰取得過勝利,可畢竟規模不大,而且對手也不是令人膽寒的白起。因此,把李牧放在多山的長平一代,並不能發揮他的運動作戰特長,他不一定比廉頗打得更好。

第三,秦國能夠最終取勝,白起的個人能力也是關鍵因素。白起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絕對不是蓋的,他利用地形,把現場預設在一個小盆地之中,四周已經修築壁壘,只要趙軍進入預設戰場,就只有死路一條。趙括最終按照白起的設想進入了死地。假如前線指揮換成李牧,以李牧的性格來看,他很有可能不會把全部主力沖入預設戰場,而是更加穩妥地派遣一部分兵力前往試探,這種結果只能有一個,那就是趙國的軍隊會堅持更久一些,而且會給秦國造成更大規模的殺傷,但敗局還是難以挽回的,畢竟他們已經沒了糧食,只不過,很可能會重創秦軍。

由於問題特殊,以上純屬假設,想像成分很大,如有不切實際的地方,還請方家指正,歡迎留言討論,但謝絕語言攻擊。再次感謝邀請。

我是貓叔,堅持原創,歡迎關注。


感謝邀請。

戰國後期,在經過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力已經衰敗。但是此時的趙國崛起了另一個軍神——李牧。

李牧不但圍殲了十萬匈奴騎兵,而且接連打退秦國以及韓國魏國的多次進攻,力保趙國的穩定。但是因為秦國的反間計,最終李牧身死於趙國邯鄲。

那麼,李牧為什麼能打勝仗呢?

李牧組建了一支北方強軍。這支部隊有騎兵、步兵、弓箭兵、車兵組成,形成了退可守,進可攻的聯合軍團。包括後來他多次擊敗秦國侵略軍的戰鬥,都是以這支軍隊為主力的,

李牧本身軍事才能也很出色。戰鬥方式更加靈活,而他的手下將官們也非常擁護李牧。

李牧後期擊敗秦國軍隊的將領,沒有白起、王翦這麼難對付。比如秦國兩路大軍攻趙那次,李牧也是先鑄壁壘以守,消磨秦軍的銳氣,然後趁著秦軍分兵之後留守兵力的懶散而發動攻擊,然後再回軍以靜制動,消滅秦國回援部隊。

但是在這幾次戰爭中,李牧實際上並沒有對秦軍造成重大殺傷,只是擊潰而已。對於秦國國力的消耗不大。

如果李牧主持長平之戰,能不能勝利呢?

很多人覺得,趙國如果是李牧主持長平之戰,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其實在我看來,這個是未必的,而且即便是李牧,也很難取勝。

  1. 秦趙長平之戰,秦國有備而來,趙國並無準備。秦國先是去攻打韓國的,目標上黨郡。而上黨郡投降了趙國。趙國國君還在猶豫要和不要的問題的時候,秦國大軍已經在攻擊上黨的路上了。
  2. 長平之戰,最終是在比拼兩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秦國人口數倍於趙,糧食產量更是遠遠超過趙國。趙國唯一支撐下去的優勢就是後勤線路比較短。但是後來秦國發動百萬民眾開挖運河,運輸糧食的速度比趙國還快。
  3. 趙國總人口本來就比秦國少,四十五萬士兵已經相當於全國總動員,而秦國六十萬大軍出動,對於秦國還沒有達到支撐不下去的地步。後來趙國到了春耕,田地荒蕪無人耕種,國內十來歲的娃娃都要派來上戰場。因為趙國處於四沖之地,東南西北都有國家,趙國也不老實,老是去欺負這些國家。到了長平之戰後期,更是連糧食都借不到。
  4. 廉頗在對陣秦軍的時候,起初秦軍將領還不是白起,但是廉頗依然被秦軍挾勝韓之勢打敗兩次,不得不鑄造壁壘堅守,以消磨秦國銳氣。李牧此時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軍團,即便出戰也比廉頗強不到哪裡去。
  5. 比較理想的局面,就是李牧不斷尋找機會消滅秦國有生力量。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秦國消滅趙國四十萬大軍,也付出了損失二十多萬大軍的代價。秦國可以不斷補充兵力,而趙國到後來連兵員都不能保證了。

綜上所述,趙國雖然曾經強大,而且誕生了趙國四大名將之二——廉頗和李牧。但是終究因為國力不如秦國,難逃失敗結局。而且趙國基本國策始終有問題,很少與周邊國家合作,多數是攻擊。最終在他需要幫助時無人伸出援手。


謝悟空邀請!

李牧實為史上不世出的將軍,以區區代地邊兵大破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匈奴十餘年不敢近趙邊城。秦軍大破趙軍後,李牧臨危受命而三年兩次大勝秦軍,即使王翦親率各路大軍圍攻趙國,李牧也能率軍立於不敗之地,直至被秦國反間而密殺。以此觀之,李牧帶兵打仗之能笑傲青史。

王翦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無法戰勝李牧,而王翦的行軍打仗之能堪與戰神白起匹敵。長平大戰之時,秦趙兵力相當,如果李牧帶軍與白起對戰,純就戰場而言,趙國不會敗。事實上,長平大戰前三年由廉頗領導,趙軍也沒有處於下風。

然而,長平大戰不是一般的戰爭,而是決定戰國走向的舉世大戰,君王和丞相的運籌帷幄對戰爭的勝負也會起到關鍵作用。秦國主持的是秦昭襄王和範睢,一個是戰國成就最高的君王,一個是足智多謀而讓各國君王膽寒的應侯;而趙國主持的則是趙孝成王和趙勝,一個是剛繼位四年的年幼君王,一個是徒有虛名而無實才的平原君。在秦趙據長平相持三年時,雙方均有力疲氣竭之勢,形勢對趙國來說更為有利,趙勝應該聯合其他五國趁機攻秦或援趙,以解除六國共患,讓秦國限於孤立無援之地而退兵。然後,李牧帶領趙軍以迅疾之勢攻殺秦軍,連飄忽不定的匈奴騎兵都能被李牧大舉攻破,現帶領趙軍居高臨下攻打力疲氣竭的秦軍,趙軍獲勝的概率非常大。

但是,愚蠢的趙勝估計沒有聯合各國之能,年輕的趙王也不會聽取藺相如、趙豹之言,因為他更加仰仗威名赫赫的王叔趙勝,多半也會讓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李牧。

所以,最後的結局大概還是趙軍大敗。

積微陋見,歡迎留言。


感謝悟空小祕書的邀請。

縱觀李牧的成名之戰,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

李牧最擅長的就是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伺機而動,從最想不到的地方擊垮敵軍。

那麼如果是李牧來主導長平之戰,早期一定會與廉頗實行都樣的方法,堅壁清野,拒守不出,以待戰機。

而秦軍主將白起,同樣在等趙軍主動進攻。

於是兩方勢必會陷入長久的對峙,等待其中一方主動進攻。

而雙方都心知肚明,只要誰率先發動總攻,那都將是戰敗的哪一方。

這是關乎國運的戰爭,誰也不敢賭,也就是說誰也不會輕易出戰。

那麼對峙到最後,其實就不是李牧與白起的比拼了,而是趙國與秦國之間國力的碰撞。

幾十萬大軍,在前線人喫馬嚼,消耗巨大。

趙國的底蘊不如秦國,所以打這種持久的消耗戰,趙國根本就喫不消。

這也是趙孝成王換掉廉頗,任命趙括為將的根本原因。

就是因為廉頗與秦軍長久對峙,但趙國卻支持不了這種長久消耗,只能求速戰速決。

所以,趙國的國情、國力不變,就算是李牧領兵,也是難逃一敗。

因為對峙到一定階段,趙孝成王一定會像催促廉頗一樣催促李牧。

如果李牧依舊不出兵,那麼孝成王一定會換掉李牧。

如果李牧出兵,那麼就正中白起的下懷。

唯一的區別,就是李牧出兵時的部署,一定不會向趙括那樣,一股腦傾巢而出,而是會部署幾股兵力,相互援助,不至於全軍都陷入白起的包圍圈。

固然趙軍依舊會敗在秦軍手裡,但絕不會全軍覆沒,大部分有生力量會被保存下來。

接下來的邯鄲保衛戰,就會舒服很多。

說不定秦軍長平雖勝,但打不到邯鄲。


一個幾千年的騙局。我們都知道長平之戰結束於公元前260年,那麼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秦本紀》和《白起王翦列傳》都明明白白記載著,秦昭王47年(公元前260年)秦派王齕攻上黨,然後趙國派廉頗應戰。也就是說長平之戰滿打滿算就是一年,何來三年?

然後那些人不服氣,他們說史記寫錯了!不見棺材不落淚,我們去看一個鐵證,出土的兩千多年前的秦國竹簡(雲夢竹簡),竹簡主人比秦始皇還早兩年出身,他一生參與了秦滅六國的多次戰爭,最後他當了一個秦國地方官。他墓中有很多記載秦國法律和資料的竹簡。其中有一本記載秦國歷史的《編年紀》,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秦昭王)四十七年,攻長平。現在鐵證如山,長平之戰就是滿打滿算才一年,何來三年?

還有說啥趙國缺糧?蘇秦說:當今之時,山東之建國,莫如趙強。趙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

我翻遍了史書,都沒有關於長平之戰趙國缺糧或者糧食緊張的記載,倒是找到了秦國當年發生了饑荒。

昭王既息民繕兵,復欲伐趙。武安君曰:「不可。」王曰:「前年國虛民飢,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軍糧以滅趙。(這裡說的前年就是公元前260年)

還有趙國向齊國借糧發生在公元前259年,長平之戰他借糧前一年就結束了?那趙國為啥還借糧?因為秦國來打邯鄲之戰。也就是說長平之戰趙國不缺糧!你說邯鄲之戰趙國缺糧可以,但是請不要說長平之戰趙國缺糧!請不要張冠李戴!

所以結論是長平之戰一年都還沒有打夠,趙國也不缺糧,李牧來也會堅守不出,守到秦軍漏出破綻再小心反擊,如此李牧有6成勝算,像趙括那樣是0成。


如果是李牧,

第一,趙國還是會戰敗。失去上黨

第二,趙國不會損失四十萬士兵,李牧會帶回他們大部分回家

第三,長平之戰,是國力之戰,秦國運輸長,損耗大,趙國損耗小,但是趙國國力遠遠不如獎勵耕戰的秦國,趙國必敗

第四,廉頗換成趙括,是因為趙國沒糧了,守不起了,想速戰

第五,李牧也只有廉頗防守那一種方式


勝算為零,但是敗仗也不會敗得那麼慘,頂多就是丟失上黨17郡,至少那45萬軍隊可以被帶回來。這是李牧性格決定的,李牧是窮人家的孩子,從來沒嘗過富裕仗的滋味,更不會像趙括這種富家子弟一樣敗起家來不心疼。

當時趙國換帥的主因是廉頗拒絕出城迎戰。當時的趙國情況就是餐無隔夜米,整個國家糧草都被喫光了,這時候趙王才會想著去趕緊決戰,可是趙王一天幾道聖旨都無法讓廉頗出城大戰,這裡責任主要在趙王,前線在打仗他則是在背後瞎指揮,缺糧草是可以理解,可是這麼給前線將領壓力也是不對的。我們看過李牧打仗的策略,這個人特別能忍,就忍字一功上面他對廉頗肯定是有過之無不及。假如換個李牧上來,李牧肯定採取跟廉頗一樣的防守反擊的作戰策略。這就會造成一個結果,趙軍缺糧,耗不下去,只能放棄上黨退守邯鄲,這是趙國國力決定的,李牧也無可奈何。

不過呢,由於李牧肯定不會出擊的,那麼那長平戰死的45萬趙軍肯定也不會死的。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上黨17郡本來也不是趙國的,丟了也就丟了,有這45萬大軍隨便打哪裡也能奪來那麼多城池。


戰國四大將領,白起 王剪 廉頗 李牧他們為什麼被史書稱為四大將領已經是一個迷,百家講壇王立羣教授講過,可能和秦國打仗沒有敗的將軍才能得此稱號,可以肯定的是李牧的確軍事能力很強,他與廉頗都沒有敗給秦國,我們再來看看長平之戰,當時是廉頗在領軍

廉頗剛開始的時候打得也不順利,總是損兵折將,後來有經驗的廉頗沒有亂,根據地形而戰,長平離趙國都城很近,而離秦國很遠,這樣防守有助於趙國後勤供給,而秦國後勤供給很遠,這樣廉頗的戰術是用對了,當時還不是白起領軍,廉頗已經能穩定戰局了,這樣消耗下去,秦國就會慢慢被打退,假如換李牧來,都會是同樣的結果,被秦國使用反間計,調換將領

我們先不說調換誰,廉頗都可以穩定戰局,為何還要調換,這就是秦國厲害之處,事實也證明,最後李牧用十萬軍隊與王剪對峙的時候,王剪都覺得仗難打,李牧依然被反間計拿下,這就是領導不給力的原因,同一個石頭砸了兩次腳。

其實紙上談兵的趙括在長平之戰也有一定的名氣了,他的老爸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能力能和廉頗 李牧並列一起的趙國大將「趙奢」趙奢在聽完兒子談兵法後都自嘆不如,可是趙奢的老婆和趙王報告的時候就說,千萬不能讓趙括上戰場,假如要讓他打仗先允許我一家與趙括斷絕關係,這個話說得很重了,後來長平之戰過後趙奢已經過世了,但是趙奢的老婆安全。所以說很多事情都是事先知道的,可是秦國始終還是抓住了漏洞,

不管是誰接手長平之戰,比的是國君對將領的信任以及國君實力,說到底還是比領導,就按照戰國當時的趨勢,趙國必敗。

長平之戰趙國其實已經糧食短缺了,後來向齊國求救,當時齊國的權利是個女的掌權,沒有想幫助趙國的意思,那個女皇帝認為秦國削弱一個趙國對齊國的崛起有大用,所以我們看看有時換掉廉頗也許是無奈之舉,返觀換誰都沒有換趙括合適,萬一紙上成真了呢?

喜歡就關注 不喜歡就點贊 想罵就大膽留言吧!


廉頗和李牧都是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他們兩個人打仗,都是比較善於防守的那一類型。恰恰他們最大的對手,秦國的白起和王翦也率屬四大名將之中,這兩個人全部是攻擊性的將軍。

秦國的兩個名將善於攻擊,趙國的兩個名將善於防守。

這個仗若是讓他們四個打起來,勝負好像真的不好說,這就好比是矛和盾之間的關係,是難於自圓其說的一件事。

你說,你在能打,但是對方的防守,滴水不漏,你又有什麼辦法?

當然了防守的一方,一直都是屬於弱勢的。

畢竟戰爭基本上都是攻擊方挑起的,正如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也是如此。

白起有一個外號叫做「人屠「,能有這樣的一個外號,說明他殺的人比較多。

那麼要殺多少人,纔能夠讓他換取這樣的一個外號呢?

這麼說吧,整個戰國時期,七個國家打仗,死於戰爭中的將士有一百九十多萬人,被白起一人殺死的,就有一百一十萬人。

你說殺了這麼多人的白起,他不叫人屠,誰叫人屠呢?

無疑,戰國四大名將之中,白起是屬於名將之中的頂級的那一類。王翦,李牧和廉頗相對於白起來說,要差一點。

廉頗能打防禦戰,從長平之戰中就可以看出。

長平之戰打響之後,一直都是廉頗在做主將,將近三年的時間,秦軍都沒有能把廉頗帶領的趙軍怎麼樣,這說明秦國的進攻是徒勞的,是無效的。

當然了當時進攻廉頗的秦國將領不是白起。

白起打仗的時候,一般他都會做一個預判,只要能打勝的仗,他就會去打。他覺得打不勝的,打死他也不去。

正如秦昭襄王,賜死他之前,讓他去滅趙,他寧願選擇死,也不去一樣。

為什麼長平之戰的前期,廉頗防守的時候,白起不來攻打趙國呢?

原因就是白起知道,有廉頗在自己沒有戲。

但是,當趙王把廉頗換下去的消息,被白起知道後,白起立刻上陣了。因為這時候趙國的將領是小白級別的趙括,白起打趙括,多少人馬他都不怕。

結果這一戰,白起坑殺趙軍40多萬人。

那麼正如題目所說,若是把趙國的主將,換成廉頗的話,趙國的勝算如何呢?

要知道長平之戰,是秦國攻打趙國的一場戰役。也就是說,只要趙國能守得住就算是勝利了。

就像廉頗守得住秦軍一樣,只要廉頗不被換下去,秦國又攻打長平不下,騎虎難下的秦國早晚會撤軍的。

消耗戰他們打不起,誰都打不起。

前面我們就說過了,廉頗和李牧都是十分擅長防守的一個將軍。似乎打防守戰,李牧比廉頗更有經驗。

李牧的貢獻,對於趙國來說,主要是在防禦北方強大的匈奴上。而且李牧作戰,匈奴來犯,他們就防守,絕對不讓匈奴佔一點便宜,匈奴一走,他們也不追。

正是因為這種作戰方式,讓匈奴無利益可圖。所以,只要有李牧在,他們也是不來攻打趙國的。

所以,若是把廉頗換成李牧。趙國方面李牧肯定做的會比廉頗要好點,長平之戰,他肯定可以守得住,但是,若是讓他徹底的擊敗,來侵犯他們的秦軍,還真的有點為難他了。

不過長平之戰,對於趙軍來說,能守住長平,就算是勝利了。這一方面李牧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事實上長平之戰李牧沒有參加,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人在西北防禦北方強大的匈奴呢。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假設,歷史是不容假設的,歷史一旦過去,就成為了歷史,沒有任何一種其它的可能。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搞清楚長平之戰的性質。長平之戰的性質,是秦趙兩國的戰略決戰,賭的是兩國的國運。所以,決定長平之戰的關鍵因素是兩國的綜合實力,而不單是軍事方面的比拼。

戰爭潛力方面,秦國完勝。糧食產量,人口規模都超過了趙國。

再加上,秦國實行商鞅變法後,打造了完美的戰爭體系。整個國民經濟都服從於戰爭的需要。兵器生產,軍糧的運輸,兵員的補給等,從效率到規模都超過了趙國。

可以說,戰場上的趙國一半是被打敗的,另一半是被硬生生的拖垮的。

並且,趙括被圍時,長平之戰進入白熱化,雙方開始拼後援。秦國的大規模援兵,完全壓制了趙國的援兵。如果,趙國援兵佔優勢併到達戰場,趙國能反敗為勝都有可能。

其次,秦國獨處西方,可以放開手全力打趙國。趙國則不然,是四戰之地。打秦國時,北方要駐紮騎兵防備匈奴,同時還得防備燕國和齊國。

大家是否記得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訓練的著名騎兵,規模大戰鬥力強,趙國就賴此崛起起的。

趙國北方鄰居匈奴極為強悍,趙國深受其害,直到趙武靈王時,纔打敗匈奴,並修建了長城。可是,趙國仍然要投入很大的兵力防備匈奴的騷擾。

在長平之戰中幾乎沒有出現關於趙國騎兵的記載。據現代專家考證,趙國騎兵部隊的確沒有參與長平之戰,當時駐紮在北方邊境,應對匈奴和燕國。

本來綜合國力就遜色的趙國,還不能全力去打,獲勝的概率大嗎?

其次,秦國依賴強大的國力戰,在外交上佔據優勢。依託外交優勢,秦國在信息戰方面完勝趙國。

現在假設一下,李牧取代了趙括。供李牧選擇的方法是兩個:一個是進攻,一個是防守。

假如李牧要防守,趙王就會撤了李牧另換他人。因為趙王撤換廉頗,就是因為趙國糧盡,已經耗不下去了。

假如李牧要攻,會怎樣呢?

秦國在長平之戰,完美的對趙國進行了欺騙。趙國一直都認為,長平秦軍的主將是王齕。以為白起仍在做外交官,為秦國出使魏國和韓國。趙括出擊時,做的部署,就是針對王齕設定的。結果直到被包圍,才發現對手由王齕換成了白起。

如果,換成李牧主持戰事。並且,依據王齕的特點制定作戰計劃,極有可能也走了趙括的老路,遭遇慘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指揮作戰,就好比是盲人瞎馬,難度係數是很大的。

再退一步說,即使李牧知道白起到達戰場,又會如何呢?

幾乎佔有全面優勢秦軍由白起這樣的天才指揮。李牧即使一如既往的優秀,又有多少優勢呢?我認為,李牧最多就是不敗也不勝,和秦國打成平局。(本文原創,圖片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