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術成為熱門辭彙以來,多有暢想,5G與物聯網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結合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有企業家將其視作「超級互聯網」。事實上,這些技術的融合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超級互聯網」。當然,想像也不是天高任鳥飛,而應當基於技術社會經濟的組織形態展開。基於此,我們需要理解兩組基礎概念。第一,互聯網與通訊技術。第二,數字經濟與數字科技。

互聯網是目前人類社會工業組織的形成方式,也是人類社交的基本模式,通過數字化的方式連接人類社會。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實現的是人與人的互聯。BBS,facebook,抖音等各類社交網路就是互聯網的體現。而不同的通訊技術可以實現的是這種互聯網模式的實現方式。例如從3G到4G的過程,實現了從PC端到手機端的升級,移動互聯網由此開始發展。通訊速度的提升,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互聯是有邊界的,一天24小時不間斷是時間上限。再親密的人類也無法實現始終連接,除非藉助技術手段。因此,萬物互聯的「物聯網」就從10年前4G剛提出時的設想,變成了可見的未來。互聯網的第二個階段是物與物之間的連接。

數字經濟的結構有三個層次,底層數字科技,中層數據終端,上層創新運用。5G技術或者6G技術本身屬於底層數字科技,但是卻貫穿了3個層次。例如通訊速度越快,互聯的數據就越豐富;配合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的提升,整體業務場景就會越高效。我們的研究員曾在他們的文章中指出,5G通信產業包含基站系統、網路架構、終端以及應用四個層面。其他數字科技的配合,將會實現技術積累、基礎設施構建以及產業創新的結合。

那麼5G技術或者6G技術真的可以實現我們這一設想麼?技術本身的構成也是多維度、多視角的。在進行分析時,我們可以多關注5G的「硬核」,尤其是5G技術集羣——是否能夠支撐運用和場景。5G通信其實是集計算、存儲、傳輸為一體的。以5G晶元為例,不管在基站、終端和其他很多設備中,都需要晶元,且5G晶元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體系。核心網路管理系統需要計算、存儲晶元,基站與眾多設備需要專用的管理、控制晶元,智能手機終端需要計算、基帶和存儲晶元。未來隨著5G與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充分融合,感應晶元需求也將大幅提升。

所以,5G之下的互聯網將仍然是人類社會的組織方式,且會在5G技術的加持之下變得更加廣闊和活躍。


5G開始建網,6G也開始預研發,未來互聯網會扮演什麼角色?那我們就需要先看看6G可能出現的技術。2018年12月15日 2018中國信息通訊大會上東南大學教授,國家十三五期間科技重大專項也就是5G副總師專家組組長尤肖虎表示,5G到6G不只是移動通訊,而是信息通訊。他的特徵遠遠超過移動通訊的概念,涉及計算機、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並融合到一起。特徵就是全覆蓋、全頻譜、全應用。全覆蓋指將實現人機物協同通信和超密連接,並向天地融合發展,以實現全覆蓋 ,應用邊際持續擴大,覆蓋繼續更深更廣,全頻譜是指在深耕低、超低頻的同時,6G將向毫米波 ,太赫茲和可見光高頻發展;全應用是指將面向全社會全行業和全生態實現全應用,正在與人工智慧、大數據深度交叉融合,有可能顛覆現有技術途徑。這樣的話,互聯網的扮演角色可就不一樣了。首先,互聯網在信息通訊的主導作用肯定會降低,以光纖為主的通信網路所佔的比例也會降低。其次,互聯網相關有線通訊的產業很大部分也會被移動通訊所代替。第三,互聯網將會繼續發揮他布線後抗幹擾能力強,在電磁隔離環境下不可替代的作用,活躍在信息通訊領域。換句話說,互聯網雖然在信息領域的主導地位角色將會變為補充角色,但也將會和無線通信互補,繼續發揮他的優勢特色。我們知道,美國是一直主導掌控著互聯網科技,5G、6G之後互聯網作用地位的變化也是美國在信息領域的地位降低,這也是美國抵觸華為中興等中國在美國開展業務的主要原因。


《紐約時報》將5G定為新時代的軍備競賽,從美國毫無底線的打壓華為就能明白,5G對一個國家有多重要。有專家甚至提出,5G將會成為第七次信息革命。那麼5G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這就要從5G的特性說起。

5G相對於4G,網速會快好多倍,這個大家都容易理解,也即5G的第一個特點就是高網速。

5G的第二個特點是低延時。目前4G的延時大概在100毫秒,而5G的延時僅僅為1毫秒。低毫秒的延時將徹底改變目前人工智慧發展緩慢的問題,將會使無人駕駛汽車更安全可靠,促使人工智慧在更多的領域全面應用。

5G的第三個特性是全覆蓋。5G將覆蓋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和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這為我們的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生產等我們生產生活的所有領域智能化提供了技術保障。

5G的第四個特點是萬物互聯。萬物互聯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城市管理模式,我們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將智能化的聯繫在一起,城市中的垃圾站、交通設施、水電管道等都將智能化管理。未來人類自身也有可能智能化也未可知。

5G還將在VR、能源管理和儲存、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等領域徹底改變現有模式,未來世界國家也有可能因為5G甚至6G技術而消亡。

總之,5G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會重置文化體系和道德體系,徹底顛覆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6G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變化,現在還不敢想像。


正好本人曾經有過近10年的通信從業經驗, 來簡單回答下樓主的問題。

如果說互聯網是人的軀體, 那基礎通信從1G到6G的發展,就是人的骨骼和血液, 任何的互聯網應用都是建立在通信基礎設施的發展上的。 中國從2G的落後,到3G的參與,嘗試建立自己的TD-SCDMA標準,到4G的平起平坐,再到5G的領先和超越,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所以我個人判斷, 未來互聯網的最新潮的應用,一定最新誕生在中國, 因為只有中國的5G和6G等領先的基礎設施支持,才能承載更為豐富的互聯網應用, 別的國家, 就算歐洲等國家,有好的應用, 限制於基礎網路的不完善, 還是發展不起來的, 所以現在世界各地反對使用華為等的5G設備等,是在斷自己後路, 慢慢走中國以前閉關鎖國,逐步落後的道路。

回到樓主的題目上來,具體什麼互聯網應用會爆發, 我覺得基於需要大流量,通俗移動,能給大眾帶來價值或便利的應用會逐步提升。 比如已經預熱過好多年的 互聯網, 以及現在正火的人工智慧,車聯網, 以及對信息保密有絕對作用的量子通信等等


5G互聯網將來扮演什麼角色,我們先看看下面幾個方面。

5G有什麼用,前段時間甚至有人說5G無用,其實很多人都沒有真正明白它的意義。

時間拉到2003年左右的時候,中部省會某科技大學做了一個項目,車載GPS定位。做出來後的效果是,GPS定位車已經開到了某城河西,但接收機收到的衛星定位信息還在火車站(誤差二十多公里,時差達到了一小時),當然本身原因是綜合的,民用衛星技術、單點定位等。項目不得不放棄。(美國的民用GPS定位在90年代就已經投入了使用)

後面美對伊拉克的定點戰爭驚醒了全世界,打了傳統軍事一記響亮的耳光。

5G、6G本身是一個頻段使用技術的統稱。大家現在使用網路可能不會過於嫌棄它慢,感覺夠使用,那是因為你的習慣,它會直接影響整個移動領域。

很多現有的移動應用,為了達到一定的應用體驗,在伺服器和帶寬的投入成本非常大。看過郭傑瑞一個視頻是街頭採訪隨談『今日頭條』會有多少員工,部分人說『今日頭條』應該十多個員工就夠了。其實道理一樣,非此領域的人比較難明真相。有多少刷頭條的用戶是因為其他平臺視頻速度體驗效果不理想而選擇頭條的。很多移動應用往往就是因為體驗不夠,無法做到應有的效果,或者是改進方案好,卻無法在現有的基礎上實施最終失敗。

現在使用的都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開發的,等有了新的速度基礎,就會出現對速度要求高的新的應用。有多少技術開發前沿的技術工程師都會像狼一樣前僕後繼,比無數想創業的人可能更有激情。物聯、智能生產、雲數據的發展應用、智能城市管理、交互可視移動應用(真不想說這個,可惜了)等等。

互聯網未來會扮演什麼角色?只能說它會越來越重要,哪怕只對民用。歡迎關注,感謝。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抻開了可以寫老長的篇幅,但頭條畢竟不是技術論壇,點開這個問題的朋友也未必關心各種指標和細節,我就不多囉嗦了,直接說我個人的看法:

互聯網在未來扮演的角色其實仍和它初生時一樣:更快捷的信息共享方式和更方便的人際溝通手段。5G、6G(以及以前的2G/3G/4G和未來的7G/8G…)是讓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演好其角色的基礎技術進步。

移動通訊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所涉及的科學理論和產品研發/製造細節實在是既夠廣博、又夠深奧,單是某個專業術語或字母縮寫就值得用幾千字的篇幅去解釋和分析。雖然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只有上面幾句,但它令我想到的東西卻非常多,在相關行業裏摸爬滾打的人們也會有同感吧?真是個好問題!


5G的到來將會顛覆我們的生活,5g的熱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信息通信領域的範疇,作為未來10年信息,通信業的戰略制高點,世界各國都在不遺餘力的推動5g技術的發展,未來將5g的時代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更低的延時通技術,將滿足人們對網路連接超大流量超多設備的連接超多移動性的需求,那麼5g的到來將是虛擬現實萬物互聯時代5g的全面應用,它將會給我們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會改變我們網數會更加快,

自動駕駛的技術也將會越來越成熟。

我們之前看了一個電影裡面的VR,虛擬與現實"有可能會得到實現。

我們將有可能美易家家庭裡面都有智能家居未來不僅僅是家居設備與手機連接,所有的傢具設備之間都會通過一個網路相互連接起來,同步提供服務。

未來有可能城市中的燈或者說廣告牌燈箱都可能形成物聯網,

未來我們的無人機。我們的無人物流車。

會加快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


謝謝悟空的邀請。

新一代無線技術會降低網路運行成本,雖然價格是由運營商制定,但是網路運行成本的降低會給運營商更大的降價空間。(註:我不是說5G在初始階段會便宜,相反我覺得可能會比較貴)

正如之前所說,更快的網路速度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現在並不容易預測,只是知道通信是整個互聯網產業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才能支持更好的上層服務。比如我們十年前無法預料如今移動端視頻會佔據用戶的主要娛樂時間一樣。我們同樣也很難預料,基礎設施更好之後,天才創業者們會做出什麼樣的創新服務來服務用戶。

這些創新或許是可以聯網的VR遊戲,或許是更清晰的投影,遠程醫療,或者更加容易互動的遠程課堂。或許我們基於此,在之後的某一G可以迎來「頭號玩家」中的世界。

未來還很遠,現在無法預期,我們知道更快的通信速度對人類社會有很大潛在作用,這就值得去做了。

所以,提供更好的優質服務,進一步降低成本,追求更大的利潤空間,是網路發展的必然。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5g的網速會更快,延時低,覆蓋面更廣,還會接入萬物互聯。現在的手機在生活應用很多,它以後極有可能跟工業也接軌,對一些智能更多深度操作 。打個簡單的比方,現在手機傳個world之類的文件不是什麼難事了,以後技術升級了,我們繪圖圖紙數據呀是否也能快速的傳呢? 其實,它的深度和廣度觸角都很深,關鍵是怎麼挖掘了…… 如果,挖掘得好,5g可以從各方面帶來改變,汽車智能,工程師繪圖工作,智能城市等等方面都也許會有改變……

我也不是專業人士,我覺得如何挖掘很重要呀……


謝邀!專家答的都很專業,我說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蝴蝶效應。但凡有科技革新的出現,必然伴隨著資費上漲、配套設施更新換代(價格提升),花式服務增加,如果各行各業推廣使用,必然會增加價格(成本未必增加,但價格一定會增加,這就是商業),所以,新一輪的物價上漲是肯定的,至於對生活的影響,那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影響,你會發現日子還是這樣過,但回頭一看,哇塞,大不同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