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信靠上帝

同 樣是信心,但非基督徒與基督徒信心的對象則不同。未蒙恩得救者信賴的是自己和別人;而基督徒信靠的則是神。信靠神便是你得勝的祕訣。我們必須小心使用神所賜給我們的防衛武器。否則,撒但便會削弱我們的信心,並誘惑我們,使我們不再信靠神。若我們能尋求神的榮耀、耐心等候神、遵行神的話,並享受神所賜的平安 與喜樂,則我們就能確知是生活在信心中,並且是打敗了撒但。

信靠上帝

人 人都必須靠著信心生活。同樣是信心,但非基督徒與基督徒信心的對象則不同。未蒙恩得救者信賴的是自己和別人;而基督徒信靠的則是神。信靠神便是你得勝的祕訣。希伯來書十一章強調信神的重要性。事實上,如何培養對神的信心是基督徒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撒但也知道這點,所以牠才千方百計地要攻擊信徒的信心。保羅 對帖撒羅尼迦剛信主的基督徒特別提醒這一點:

「我 們既不能再忍,就願意獨自等在雅典;打發我們的兄弟,在基督福音上作神執事的提摩太前去,堅固你們,並在你們所信的道上勸慰你們。為此,我既不能再忍,就打發人去,要曉得你們的信心如何,恐怕那誘惑人的到底誘惑了你們,叫我們的勞苦歸於徒然。但提摩太剛才從你們那裡回來,將你們信心和愛心的好消息報給我 們,又說你們常常記念我們,切切的想見我們,如同我們想見你們一樣。所以弟兄們,我們在一切困苦患難之中,因著你們的信心就得了安慰。我們晝夜切切的祈求,要見你們的面,補滿你們信心的不足。」(帖撤羅尼迦前書 3 章 1-2,5-7,10 節)

羅馬書一章 17 節裏說到,基督徒的「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當你讀創世記十二至二十五章有關亞伯拉罕的一生時,你會發現,神所做的無非是要操練亞伯拉罕的信心。這是個屬靈的原則。

「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罷。」(馬太福音 9 章 29 節)

神在你身上的工作總是透過你的信心。如果祂無法順利成就什麼事,那絕不是祂的能力不夠,而是你的信心不足。

「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馬太福音 13 章 58 節)

「祂也詫異他們不信。」(馬可福音 6 章 6 節)

但如何知道我們是存著信心而過活呢?我們太容易被自己的感覺(「看來好像這樣做才對!」)、周遭的環境?或撒但所愚弄。有什麼方法能讓基督徒測知他的決定或行為是否出於信心嗎?有的。下面四點便是具體的測試方法:

測試一:「我做這件事是為了神的榮耀,或只是在取悅自己?」

「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羅馬書 4 章 20 節)

亞伯拉罕和撒拉都過了生育的年齡,但神曾應許給他們一個兒子。梅爾(F.B.Meyer)過去常說:「人總是走頭無路時,才會全然仰賴神。」若沒有神的作為,要亞伯拉罕生個兒子,那真是比登天還難呢!

「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加福音1 章 37 節)

「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馬太福音 19 章 26 節)

亞 伯拉罕並不是相信「信心」而產生奇蹟,他乃是相信「神」。這個世界有個膚淺的哲學,「有信心ーー萬事都會成功」,這實在是愚蠢而無用的。信什麼?當然不是信「信心」!亞伯拉罕和撒拉信賴神,神就履行了祂的應許。因著認識神,亞伯拉罕就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作成。」(羅馬書 4 章 21 節)

但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件事上亞伯拉罕的動機純粹裏榮耀神。信心就是將榮耀歸給神;因為承認人不能做什麼,只有神能做。亞伯拉罕和撒拉的身體已經衰老了,但因相信神,讓神來動工,這便是歸榮耀給神。因此,每當你要做決定或採取什麼行動時,最好先問問自已:「我這樣做是否單單為了榮耀神?」如果有任何榮耀自己 的成份在內,那就當立即煞車以等候神的指引。真的信心是立志要榮耀神。

測試二:「我是激動地往前沖呢?還是願意等候?」我們曾經說過,信心與耐心總是互相伴隨的。

「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羅馬書10 章 11 節)這句話是引申自以賽亞書廿八章 16 節:

「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著急。」

等候神的引導與動工的基督徒必不致於失望或羞愧。真的信心就是不急躁,願意等神開路。如果發現自己不耐煩地沖在神的前頭時,你就得小心了!因那表示你是活在屬肉體的不信中,而不是活在虔敬的信心中。

「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羅馬書 14 章 23 節)

測試三:「我所做的是否合乎聖經的教訓?」真的信心總是以神的話為根據。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馬書 10 章 17 節)

一 件事無論看起來多麼合理,只要是與神的話相抵觸,那就不可能是出於信心的行為。聖經給我們清楚的命令、應許和原則:如果我們與其背道而馳,就是活在不信之中。也許有朋友鼓勵我們,環境似乎也頗為順利(約拿發現有艘船正等著他),但若是違背神的話,我們就不是行在信心中。換句話說,那樣神無法祝福我們,無法 使用我們來榮耀祂的名。

測試四:「我做了這事以後,心中是否有喜樂與平安?」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借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馬書 15 章 13 節)

有 了真的信心,聖靈便要動工;聖靈動工,就要結出希望、喜樂與平安的果子。有神的平安在心中,就足以證明是行在神的旨意裏。我們應該讓基督的平安在我們「心裡做主」(歌羅西書 3 章 15 節),「做主」的原意是「仲裁」。如果內心失去了神的平安,那就知道我們偏離了神的旨意。

基 督徒必須在這一方面學習知道什麼是自已的情緒,什麼是神在他身上的作為。神不會抹殺我們的感受,祂當然也可以使用我們高昂的情緒來完成祂的旨意。當我們踏出信心的第一步時,往往會感到恐懼與憂慮,但繼續憑信心前進後,這些恐懼就會被一個更深的喜樂與平安所征服。因為當我們相信神的話以後,聖靈便在我們心裡 動工。

舊 約中有一個例子ーー創世記十六章。這個故事我們都很熟悉。神應許亞伯拉罕和撒拉一個孩子,但卻遲遲未見蹤影。撤拉等著等著就不耐煩了,於是決定「幫助神」,讓她的丈夫「娶」她的使女夏甲來達成生子的目的。這項決定完全合乎當時的律法,但卻不是信心的腳步。亞伯拉罕接受了這個建議,結果帶來了很大的麻 煩。

現在,讓我們應用「四種測試信心的方法」來看亞伯拉罕和撒拉的行為:

亞伯拉罕娶夏甲是為了榮耀神嗎?不,他是為了取悅妻子,並且「幫助」神實現祂的應許。

亞伯拉罕和撤拉願意等候神嗎?當然不!整個問題就在於他們跑在神的前面,於是整個家就被搞得一團糟了。

他 們的決定是否奠基於神的話?不。當你研究亞伯拉罕的一生時,你會發現,每當他信靠神的話時,神便祝福他、使用他;但當他跑在神話語的前頭時,神就懲戒他,我們並未看到聖經記載說:「神的話臨到亞伯拉罕:『將你妻子的使女娶為妾,我要讓你從她得子。』」他們的行動並未依據神的話。

最後,他們做了這項決定後是否帶來喜樂與平安?不,只有痛苦與紛爭。夏甲與撒拉爭吵,撒拉責備亞伯拉罕,亞伯拉罕則與撒拉爭辯。直到神介入並化解其糾紛。至今由猶太人所建的以色列國,仍因亞伯拉罕當初的過犯而遭受苦難、兵禍連年!

這個實例說明瞭憑信而行的重要性

新 約中也有一個例子ーー使徒行傳廿七章。這也是一個熟悉的故事。羅馬政府逮捕保羅,要將他押送到羅馬審判。與他同船的共有兩百七十五人。中途,船駛進佳澳港。這時,保羅(受了聖靈的指示)警告眾人不要起錨前行,否則會遭遇危險。因此負責押送人犯的百夫長猶流必須做個決定:「究竟留在佳澳,還是啟航?」他考 慮再三後,還是決定啟航;但結果正如保羅所預料的:船被大風浪所襲擊。但幸虧有神的恩典,全船的人才得以存活。猶流的決定是否符合「四種測試信心的方法」之原則?

他是否為了榮耀神?不,事實上,他很可能根本不是信徒,所以並不關心神的榮耀。你讀該章時,你會感覺到猶流只求儘速把人犯送到羅馬,早點交差了事。

他願意等候嗎?不,他很著急,因為「走的日子多了」(使徒行傳 27 章 9 節),他擔心抵達羅馬的日期延遲了。

他依據神的話來做決定嗎?不,他不聽從神藉保羅所說的話。相反地,他聽信了別人的意見。

「但百夫長信從掌船的和船主,不信從保羅所說的。且因在這海口過冬不便,船上的人,就多半說,不如開船離開這地方。」(使徒行傳 27 章 11-12 節)

猶流聽從「專家的勸告」(水手和船長),他讓大家投票表決,以服從多數人的意見。這時,「微微起了南風」(使徒行傳 27 章 13 節),外在環境也正適合航行,於是他們便啟航了ーー但不久便遭遇暴風,保羅的預言應驗了。

猶流的行為是否為他帶來平安與喜樂?不,狂風持續吹了兩個星期,船撞壞了,貨物也全泡湯了。南風變成巨風,神的話應驗了。

撒 但與「四種測試信心的方法」。也許你已注意到了,「四種測試信心的方法」正好與前面四個曾經與撒但照過面的人的經驗相呼應。大衛覈算民數時並未行在信心中,因為他求的是自己的榮耀,而不是神的榮耀;自傲是信心的敵人。約伯受試探,終致不能耐心等候神。願意等候神便是信心的明證;不耐煩表示沒有信心。當夏 娃喫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時,她乃違背了神的話。真的信心總是以神的話為根基。約書亞心中沒有喜樂與平安,因為他正受撒但的控告。真的信心會透過聖靈帶給我們喜樂與平安。

因此我們必須小心使用神所賜給我們的防衛武器。否則,撒但便會削弱我們的信心,並誘惑我們,使我們不再信靠神。若我們能尋求神的榮耀、耐心等候神、遵行神的話,並享受神所賜的平安與喜樂,則我們就能確知是生活在信心中,並且是打敗了撒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