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本是個屠戶,是漢靈帝皇后何皇后的同父異母哥哥,外戚身份,何進憑藉其妹的身份入朝為官,最初官拜郎中。

東漢到了後期,是外戚與宦官輪流掌權的局面,而同為政治勢力的士族,基本上是處於弱勢地位,士族由於受到黨錮之禍,基本上是與外戚勢力共同對抗宦官勢力。

而何進的官職隨著其妹受寵的程度而一路高升,從郎中做到侍中、河南尹。何進雖屠戶出身,憑妹晉陞官場,若非何進本身有一定的能力,也不會陞官如此之快。

到了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何進首次升任大將軍,率五營士兵駐守都亭,拱衛京城洛陽,在此期間,何進破獲並平定張角手下馬元義的黃巾叛亂,因功被封為慎侯。並且何進在平定黃巾起義過程中,起了不少作用,作為東漢未年的大將軍,何進可是全國軍隊名義上的總司令。

而自從何進當上大將軍後,便開始了擴大權勢的行動,大將軍有開府徵闢的權力,何進網羅了一大批的名士人才,如袁紹、劉表、邊讓、孔融、王允、荀攸等。

到公元188年時,何進為了更進一步掌握權力,建議當時的漢靈帝:天子將兵事,可威震四方。也就是讓漢靈帝加強在軍事上的管理,何進的意圖:設置的軍隊肯定也是大將軍來掌管。讓漢靈帝採納了何進的建議,設置西園八校尉,其中的上軍校尉由宦官蹇碩擔任。而且何進的大將軍還要受上軍校尉蹇碩節制。

這就奇怪了,大將軍受上軍校尉節制,明顯就是漢靈帝更信任宦官,對於皇帝的任命,何進也絲豪沒有辦法。

宦官是依附皇權的,依靠皇帝才能生存,宦官勢力在東漢末年成為皇帝奪回皇權的政治勢力,頗受皇帝信任,勢力非常大,前任大將軍竇武掌握兵權依然死於宦官之手。

何進做了什麼來壓制宦官呢?

1、廣納人才,招至麾下,招纜了一大批名士人才,加強自身綜合能力。

2、派人到外地招兵買馬。何進派出五路人馬去各地招兵買馬,王匡、鮑信、張遼、張遼、毋丘毅受大將軍何進之命招兵,一邊以平定黃巾名義,一邊壯大自己勢力。

3、徵調地方軍進京。丁原、董卓、橋帽受何進之令奉命調軍入京城及周邊。

4、殺蹇碩。漢靈帝去世後,蹇碩掌禁軍,被何進使計斬殺,蹇碩之死實因宦官集團的出賣,宦官(十常侍)以為蹇碩死了,何進就不會再逼迫宦官了,沒想到何進要趕盡殺絕。

5、脅迫自己的妹妹,此時的何太后,同意誅盡宦官。不惜調外軍進京脅迫何太后,再殺盡宦官,結果把宦官逼急了,挺而走險,殺了何進,何進一死,天下大亂。

漢末三國近百年的亂世,從何進之死開始,而何進死後,宦官就被斬盡殺絕,從此退出政治舞臺,而且末代皇帝漢獻帝由於失去政治勢力,淪為傀儡皇帝。


當然不是如此。

本來,漢靈帝時期,宦官勢力龐大,與皇權一起壓制外戚與世家力量。甚至可以說,這個時期沒有外戚力量,何皇后本身是依附張讓趙忠等十常侍的宦官力量才晉陞皇后,殺死王美人後也是靠宦官勸說纔打消漢靈帝追究。

而何進力量膨脹,原因就是黃巾起義。

184年,張角暴動令天下震驚。面對巨大的危機,皇帝與宦官被迫選擇和解,解除黨錮,聯合世家清流官僚力量共同鎮壓起義。此時何進被任大將軍,利用這個重要職務獲得膨脹,世家、清流、官僚紛紛依附何進。

鎮壓起義後漢靈帝開始平衡何進力量,設置西園軍,以八校尉來分割何進權力。但袁紹曹操等人實際架空了上軍校尉蹇碩,漢靈帝的相關措施反而強化了何進的勢力。

漢靈帝死前祕與蹇碩商議,預備殺何進冊立幼子劉協,但中常侍宦官中有人密報。何進等的就是漢靈帝死,發兵入宮,在皇帝棺材前冊立何皇后子劉辯,是為少帝。在兵威面前,張讓等十常侍選擇退讓,殺蹇碩做投名狀,權力就落在何進手上。


何進是被妹妹何皇後出賣了,何進減黃巾,手下有曹操,袁紹等人斬斷妹妹黨羽不是不可能,自己做大,凌駕皇權之上這在外戚早有先例如(王莽),妹子讓常侍張讓殺哥哥何進也是情裏之中,


是太監扶植他上臺的,首先殺死一個,其他的要皇后放棄行動,本初要董卓帶3000人進入京城人太少,不怕他造反,太監狗急跳牆,殺何進劫持皇帝遇到董卓開始三國


簡單的說,就是憑藉外戚的身份,逐步把力量抓到自己手裡。


大將軍何進,以國舅身份,殺死十常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