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結束後,看着孩子試捲上可憐的分數,都不想承認這是自己的孩子。孩子學習成績有好有壞,這很正常。想要孩子提升,只靠打罵是不不行的。學習的主力是孩子,不是我們已經畢業多年的家長。掌握和孩子溝通的技巧,發掘孩子的問題,引導孩子纔是育兒的法寶。

每一個家長都會面臨孩子學習的問題,我也不例外。去年春節前,我收到了老師發來的成績單,看着上面的數學成績只有56分,我和很多家長一樣氣的牙齒咯咯的響。老師在成績單下注明:數學成績雖不理想,但是比上次已經長進了不少。後面還有一些囑咐和建議。老師盡職盡責,我表達了我的謝意。

看着成績單和老師的評語,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心理一直盤算着該如何開始一次深入的溝通。既然是溝通,我想再緩緩,等到孩子和我都平靜的時候再開始,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欣欣上學一來,我們一直沒有過多幹涉她的學習。有時候看着她一直看動畫片,玩遊戲、畫畫,我也想勸勸她多看看書,要考試了。後來,我想還是要給孩子一點時間,讓她習慣管理自己,相信她能做的很好。

這樣一來,孩子的成績一直在及格線徘徊,而她的行爲也在多次挑戰我的底線。我多次想“收拾”一下這個不聽話的孩子,最終還是寄希望於孩子自己。我看着她做了一些錯事,一些彎路,我和老公還是像讓孩子沿着自己的軌跡成長。

這次期中考試,成績下來了,數學成績依然不理想,只有65分。我正在看着成績單,欣欣也走進了家門。我以爲她會和我說:“媽媽,這次成績考的不好,你能幫幫我嗎”

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她走進了自己的房間,開始自己“工作”。

看到孩子這樣,我決定主動出擊,尋找突破口。一週後的週末,我把她叫到我身邊。

我說:“欣欣,媽媽發現你的數學成績不是很好。老師希望我能在家幫助你,好嗎”

欣欣:“媽媽,這兩次數學成績確實不好,不過有點進步了。”

我說:“你的進步,媽媽看到了,老師也在電話裏表揚你了。”

欣欣說:“可是,可是我還是沒有考好。我不希望你們爲我的成績擔心。”

我說:“你的進步,媽媽看到了。媽媽沒有幫助你,你自己已經把成績提升了很多了。但你還是覺得沒有到達你想要的分數對嗎?”

孩子慢慢的點點頭。

通過這次溝通,我知道孩子其實也很在意自己成績,也在探索新的學習方法,只是還沒有達到自己和媽媽的期望。走進孩子的內心,我才發現,她一直都是那個我期望中的她,只是還沒有做到最好。

第二天,欣欣來找我,讓我幫她複習最近的功課,然後悄悄對着我說,媽媽下次我能考90。聽到女兒這句話,我心理很欣慰,也很感動。

其實,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很簡單,我們只是孩子成長的顧問,幫助孩子找到問題,接近問題,然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從和孩子的溝通,我發現,走進孩子的內心,找出孩子的問題,溝通技巧是很重要的。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1、合適的時間

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最好選擇一個雙方都很平靜的時機。一定不要選擇成績單下發的當天,這時候孩子心理有恐懼感,父母有正在氣頭上,不適合溝通。輕鬆的環境,你和孩子都可以調整好狀態,雙方都做好表達的傾聽的準備。

2、瞭解孩子的心理

不能因爲成績差,就否定孩子嘗試過的努力。瞭解孩子對目前成績的看法,有沒想過要改善,如何改善,需要父母提供哪些幫助。

3、幫孩子分析原因

孩子成績差有很多原因,是基礎知識不牢固,還是做題粗心大意,甚至是生活上的事情影響所致。如果孩子的問題出在選擇和填空,多是基礎知識不牢固。如果孩子是應用題或者閱讀理解不好,則是孩子理解出現了偏差。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出問題,和老師共同,共同引導孩子進步。

4、找準自己的角色

孩子走出困境,主導者還是孩子。父母做好傾聽和提供幫助即可。這樣走出困境後的孩子再次面臨同樣問題的時候,就大大提升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欣欣成功從困境中走出來,讓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很優秀。就看我們家長是否原因坐下來平靜的傾聽,相信他們,引導和陪伴着孩子,慢慢長大。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