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浩大的清宫剧《如懿传》,终于于20号千呼万唤的播出了。开播当日小编就一口气看完了8集。不知道各位看剧的小主儿,在最近热播的这两部剧中,更pick哪部呢?「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地无声腻。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李贺的这首《美人梳头歌》带给人无限的画面感。没错,这一期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一头眼花缭乱的精美发饰吧。


扁方

扁方,是清代满族妇女梳「两把头」「大拉翅」等发型时所需要的主要盘头工具,是一种特殊大簪。均作扁平的一字型。类似汉族用的扁簪。

想要说发饰,不得不说的便是发型。清代的发饰不能是华而不实。发型的固定更为重要。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华美的约束。

《旗人风俗概略》中曾提到,两把头上由乾隆及嘉庆年间的「知了头」演变而来的。「头顶盘发一窠,耳前双垂蝉翼,形如知了」。嘉道时期,「蝉翼」改为了软翅。「双垂脑后,略呈八字形」。

清代发型的演变图

中外闻名的的旗头「大拉翅」

扁方在「大拉翅」中的佩戴方法

制作扁方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的,金,玉,翠,玳瑁等均可制作,亦可在其上镶嵌各式有吉祥寓意的宝石花片。

金嵌玉石扁方,清,长30.70cm,宽3.90cm。清宫旧藏。

清 翡翠蝠寿扁方

首饰制作中吉祥语运用是清代比较常见的设计创意。以多种事物组合在一起,取其谐音,寓意美好。讨尽各宫主子们的欢心。蝙蝠,寿桃,寓意福寿双全。蝴蝶,瓜瓞,寓意瓜瓞绵绵.....诸多具象事物皆可表达祝颂祈福的美意。古人讲究天人合一,甚至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都会有相应图案的首饰与服装的搭配。如:「元旦梅花,中秋月兔.....」等等。


各式簪钗

单针为簪,双针为钗。

在清代簪钗制作中,除了金,翠,珊瑚玉石的大量运用外,点翠工艺身影随处可见。

点翠凤凰纹头花,清,横15cm,纵15cm。

头花造型为一回首凤凰,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翠羽装饰。凤凰头冠为紫色翠羽点白色小点,脖颈、翅膀、尾部装饰宝蓝色翠羽,身上的羽毛则为勾勒金边的淡蓝色翠羽。凤凰尾部开五岔,末端均饰小珠一颗。尾部之上装饰点翠牡丹一朵。 串珠点翠是清代首饰工艺的显著特点。清代的点翠工艺十分盛行,甚至在清三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点翠常与累丝工艺及珠宝镶嵌合并使用,多种繁复技艺相结合,更能凸显出作品的华贵和精美。


钿子

钿(diàn)子,满语称之为「?o?on iweren」,即「发髻之帽圈」。是满族皇室及贵族的一种重要头饰。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用于搭配礼服。钿子由骨架,钿胎和钿花三部分组成。钿子又以所饰钿花的多少分为:半钿,满钿以及凤钿三种。

所谓半钿,实际上从字面意思上就很好理解了:「珠翠半饰的钿子」。相对来说比较朴素,适合日常佩戴。

清 嵌米珠珊瑚素钿子(半钿)高18cm直径18cm钿子顶宽27.5cm长20cm。清宫旧藏

满钿呢,自然就是满饰钿花的钿子喽。繁花似锦,富贵靓丽。

点翠钿子,清,高17cm,直径24cm。清宫旧藏。

而凤钿,以满钿为基础,钿花则均为凤凰形状而得名。

点翠嵌珠宝五凤钿,清,高14cm,宽30cm,重671g。


好啦!正题我们说完了。我们说说闲篇儿!

看图说话1.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清宫剧里这种类似白围巾的装饰叫什么?因为小编本身是做珠宝的,对服饰类并不是特别擅长。经过多番查阅资料和走访专家。终于不负众望!正确答案应该是:「领巾」。当然也有人说叫「龙华」,本人感觉这个名字好诗情画意的感觉,有没有?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来探讨这个问题呦!2. 曾看到过一个说法,像周迅发髻旁的这种流苏在清代甚是流行。单侧饰之为已婚妇人,两侧对称饰之,则为未婚。希望各位大神给予指点!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喜欢的此内容朋友们,帮忙多多转发呦!欢迎继续关注我们的下期内容,我们来探讨一下西洋艺术品中的东方美学。


转载声明

本公众号的原创内容皆为作者的心血凝结。所以转载前务必通知本公众号并注明注明出处。本站内容欢迎分享,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

欢迎关注WX号珠宝故事研究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