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二線母嬰消費者與三四線母嬰消費者的本質區別

1 世界觀不同 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節奏快,承受社會壓力大,接受新事物的渠道多種多樣,生活不確定性因素很多,人際圈範圍更多,活動範圍大。相比之下,三四線城市節奏較慢,生活安穩,更像一潭水,標有代表性的形容—安靜的小鄉村。多數三四線城市居民活動範圍小,人際圈小,對外界信息需求少,而世界觀的不同對消費者決策有著重要影響。

2 通路不同 相較於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的批發商規模更大,批發系統更加完善,同時運作水平、經營能力也遠高於三四線城市。此外,一二線市場批發手段更傾向於技術手段,導致兩種市場的流通商對於推廣品牌的看法不一樣。

3 品牌的認知 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對母嬰產品的認知程度普遍低,品牌忠誠度更低。例如當購買的某種產品缺貨時,會放棄尋找,繼而以其他品牌作為替代。其次,通路商們也起著引導品牌發育的作用,因為毛利關係,經銷商對於品牌的排斥也是逐級產生的。加之三四線城市信息接受緩慢、傳播範圍與力度小,導致經銷商規模不大,這點也反饋出小規模城市居民對品牌的認知極為有限。

4 店內購買習慣 一二線城市需求指向明確,容易對非標品產生交流,更加看重產品的附加屬性,例如品牌故事,可傳播話題。而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容易被左右,更多採購目的是解決物理需求而非心理需求,非標品要用促銷等間接手段才能有效。受地域影響,一些地區比高級市場更容易接受大力度活動,甚至一次購買幾箱。

那麼。如何在三四線母嬰市場實現消費升級呢?

1 細分市場

每個城市和地區都有迥然不同的文化認知結構,但這些城市的共性是都在扶持現有渠道,指導營銷水平,根據地域發展特點,來指向性扶持。我們在3,4線甚至5線市場開展分銷系統,提升優質市場高密度覆蓋

2 二胎政策

二胎政策對全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未來的新家庭,二胎可能是標配,這改變是漸進的,對於很多區域的三四線城市,人們有已經先行了。政策的第一班生產力已經是產品的核心共鳴者。未來新手媽媽將變成更少受干擾的知性媽媽,對於我們營銷手段以及活動選擇有著重要的指向性作用,比如更耐用的用具,積分系統,推車,嬰兒床。從前重要度評價很低的產品,未來可能有所改變,但是我們能看到一個家庭的愛心是不變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