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徽州刻坊为元代歙县的郑氏丛桂堂,至正二十二年(1362)刻有陈栎撰《通鉴续编》24卷。明万历以前徽州刻坊有歙西鲍宁耕读书堂,于天顺年间刻《天原发微》5卷,今存北京国家图书馆:歙县岩寺汪济川主一斋,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有《注解伤寒论》等。万历以后,徽州商人看好刻书出版业,开始大规模进入这一市场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刻坊和刻书名家。仅择主要刻坊和刻书名家简介如下:

  吴勉学(明万历前后在世),字师古,歙县丰南人,世代业商,博学藏书,坊名师古斋,初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204卷,「因而获利,乃搜古今典籍,并为梓之,刻资费及十万」。谢肇湖曾说:「新安所刻《庄》、《骚》等本,皆极精上,不下宋人,然亦多费校雠,故舛讹绝少。」谢氏所指的新安刻本《庄子》、《离骚》就是吴勉学所刻《二十子》和《楚辞集注》中的本子。另吴勉学所刻《毛诗》3卷、《仪礼》17卷、《周礼》6卷、《春秋左传》30卷、《资治通鉴》254卷附《释文辨误》12卷、《性理大全》10卷、《伤寒六书》6卷、《东垣十书》20卷、《针灸甲乙经》12卷、《笔丛正集》33卷及《续集》16卷、《对类》20卷附《习对发蒙格式01卷、《事物绀珠》46卷、《唐乐府》18卷、《楚辞集注》8卷、《后语》6卷、《辨证》2卷,被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并给予很高评价。

  吴璃(明万历前后在世),字仲虚,歙县人,坊名西爽堂,刻有《古今逸史》丛书,收录42种稀见古今史籍,共182卷,后吴中珩又增刻至55种。此外,还有《水经注》40卷、《山海经》18卷,等等,见录于《中国善本书提要》。

  汪延讷(1573--1619),字昌朝、无如,号坐隐,休宁汪村人,寓居南京,坊名环翠堂。万历间由贡生授官盐运使,后谪宁波府同知。辞官退隐后,以著书、刻书自娱。博学能文,耽情诗赋,兼爱填词,尤善曲,著有《环翠堂集》、《环翠堂乐府》等。所刻书有《入镜阳秋》22卷,该书由汪氏编历史人物故事,每事一图,内容极为丰富;《坐隐先生精订草堂余意》2卷、《坐隐先生精订捷经Ktc中国徽文化网-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棋谱》、《留垣疏草》、《文坛列俎0lo卷、《环翠堂园景图》长卷等。

  胡正言(1584 1674),字曰从,号十竹主人,休宁县城文昌坊人,寓居南京,坊名十竹斋。崇祯间宫中书舍人。多才艺,精研六书,著有《六书正伪》;擅长金石篆刻,有《十竹斋印存》4卷存世。所刻图书见于著录和传本的多达三十余种,经史子集俱备,尤以艺术类图书最著。主要有《精选古今诗余醉》15卷、《四六霞肆》16卷、《石谱》l卷、《十竹斋书画谱》不分卷、《十竹斋笺谱》初集4卷、《书法必稽》1卷、《印存玄览》2卷、《牌统孚玉》4卷附《四牌歌诀》1卷等。

  张潮(1650 7),字山来,歙县柔岭下人,坊名诒清堂。清康熙初岁贡生,授翰林院孔目,好学能文,广交游。刻有大型《昭代丛书》和《檀几丛书》。《昭代丛书》分甲、乙、丙三集,每集50卷,共150卷,广为搜罗清初文人杂著,多为词赋散文;《檀几丛书》50卷,亦采自清初文人杂著,大半为才子佳人、艳史情仇之类。另辑刊有小说《虞初新志》20卷,风行于世,人人争阅。乾隆二十五年(1760),其后人又以诒清堂坊名重刊袖珍本。还刻有《大易辨志》、《檀弓问》、《诒清堂集》、《云谷卧余》(以上为其父张习孔著),《古文尤雅》、《四书会意》、《解心斋诗钞》、《聊复集》、《友声集》、《尺牍偶存》、《笙诗补》、《咏物诗》、《心斋杂俎》、《幽梦影》、《奚囊寸锦》、《南崖集》等。

  一些徽商大贾,是既不为求利而设书坊,也并非想使自己著述留传世人而刻书的学者。他们家有巨资,属于雅好诗书,老而归儒,以求高名的儒商。所刻书籍不惜重金,精益求精,是为至宝。

  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绿饮,歙县长塘人。家世业盐,寓浙江桐乡邬镇。清乾嘉时期著名的藏书家与刻书家。年轻时科举失意,遂绝意仕进,致力于藏书刻书,取《大戴礼记》「学然后知不足」之意以名其斋,曰「知不足斋」。藏书甚富,乾隆三十七年(1772)应诏献书600余种。廷博藏书,不单纯为了鉴赏,而是为了「广其传」。乾隆三十四年(1769)开始,尽其所收珍本、善本,刻印《知不足斋丛书》,到嘉庆十九年(1814)鲍廷博去世为止,出了27集。子士恭承其父志,继续刻印,到道光初又刻了3集,共30集,每集8册,207种,781卷。是一部以精善著称的综合性丛书,「海内皆推崇」。

  汪启淑(1728—1800),字慎仪,歙县人。业盐于浙,侨寓钱塘。工诗好古,藏书甚富,斋名「飞鸿堂」。乾隆三十七年(1772),四库开馆,广征图书,汪启淑应诏进献精醇秘本五百余种。生平搜罗秦汉图章甚富,晶玉瓷铜、金石犀象,无一不备。刊有自撰辑《集古印存》32卷、《飞鸿堂印谱》40卷、《汉铜印原》16卷、《汉铜印丛612卷、《静乐居印娱》4卷、《水曹靖暇录》16卷、《粹掌录》2卷、《莽诗存》8卷、《撷芳集》80卷。其孙汪其佩辑刊有《飞鸿堂小成》、《集古小成》、《印谱》等。

  马曰琯(1687—1755),字秋玉,一字懈谷,祁门城里人。业盐扬州。工诗词,著有《沙河逸老集》、《懈谷词》。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不就。生平酷爱典籍,有未见之书,必重价收购,并刊行于世。朱彝尊《经义考》300卷完成后,鉴于篇幅太大,无人敢承印,马曰璃不惜千金付梓。另校刻有《说文》、《玉篇》、《困学纪闻》、《广韵鉴》及《字鉴》等。家有丛书楼,藏书甲大江南北,乾隆三十七年(1772),诏征天下精善图书,曰珀子裕捐献藏书776种,为献书最多之人。曰琯弟曰璐(1711—1799)也是嗜书之人,其藏书处名「小玲珑山馆」,刊有《小玲珑山馆丛书》6种。

  鲍漱芳(?一1807),字惜芬,歙县棠樾人。幼随父在扬州经营盐业,聚资百万,急公好义,颇有声誉。他酷爱书画,斋名「安素轩」,收藏「多蓄宋元书籍、法帖、名墨、佳砚、奇香、珍药,与夫尊彝、圭璧、盆盎之属,每出一物,皆历来赏鉴家所津津称首」。鲍漱芳毕一生精力搜访收集唐宋元明诸贤书法墨迹,经鉴定评跋,择其精者,汇为《安素轩法帖》,并于嘉庆四年(1799)延请扬州著名雕刻家党锡龄勾摹镌刻。工未竣,漱芳去世,其子冶亭、约亭继承父志,至道光九年(1829)方才勒成。此帖是一部内容奉富的丛帖,经两代之手,费时30年,刻石计唐8册、宋22册、元24册、明日册,共12卷。因是从真迹或早期拓本勾摹上石,又是名手摹刻,体势严谨,勾摹甚工,镌刻精微,保持了原作的意态和气韵,是清代镌刻的著名法帖之一。

  李宗媚(1827—1891),一名金榜,黟县南屏人。幼年家贫,以砖工谋生,后至大通以经营盐业致富。他深知没有文化的弊端,乃折节读书,渐知文义。曾助千金修复伙县碧阳书院,对访求刻印徽州先贤著作不遗余力。光绪间先后刻有宋罗愿《新安志》、《尔雅翼》、《罗鄂州小集》和《罗郢遗文》,清汪宗沂《孟子释疑》、王有光《批檀弓》、俞正燮《癸巳存稿》、曹文埴《香山诗选》、吴定《紫石泉山房文集》和《诗钞》、李元英辑校的《徐骑省集》30集《补遗》1卷《校勘记》1卷等。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