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芥末堆華南 3月29日 訊 根據央視新聞移動網消息,《全國托育服務機構認證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在近日發佈。

  該文件由國家衛健委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標準與認證專業委員會、中衛安(北京)認證中心、北京大學母嬰產業升級發展研究課題組共同發起,從硬件和軟件方面,對托育機構的分類、設備設施、人員管理、托育服務等方面提出規範化要求。

  從硬件、軟件兩方面提出規範要求

  《標準》主要針對全國行政區域內由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或個人舉辦,面向0—3歲嬰幼兒實施保育爲主、教養融合的嬰幼兒照顧看護的全日制、半日制機構,以及爲0—6歲學齡前嬰幼兒提供計時制早期教育服務的機構單位。

  在建築設施設備規範方面,標準要求,周圍不得與娛樂場所相毗鄰。樓齡不得超過20年,嚴禁設置在地下、半地下或者三層以上,從機構步行宜10分鐘內可到達公交站或地鐵車站等。

  在安全維護保障方面,標準提出,托育機構嚴禁從業人員虐待、歧視、體罰或變相體罰等損害嬰幼兒身心健康行爲,必須建立安全上報制度,一旦發現嬰幼兒遭受或疑似遭受教職員工或家庭暴力,應當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

  在食品安全方面,托育機構對長期食用量大的食品,應建立固定的採購點,選擇信譽好、服務好、品質有保障的名優商家統一配送。要安排專人、不定期公示採購信息。《標準》還提供了0—3歲嬰幼兒生長髮育標準、每日課程和體能鍛鍊安排、營養膳食計劃等。

  官方文件或將於今年下半年發佈

  《標準》的專家委員成員、母嬰圈創始人張華向芥末堆表示,之所以聯合各行業協會、專家代表制定此次標準,主要是想協助托育行業建立標準,規範機構經營管理、服務流程還有風險管控,“最後具體的實施還需要等官方的進一步全面部署。”

  儘管此次發佈的《標準》還屬於行業規範標準,並非官方正式文件,但也可以看出,托育行業即將朝着規範化的趨勢。

  2018年4月,上海市政府印發《關於促進和加強本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上海成爲首個出臺托育政策的地方城市。《指導意見》從托育機構設立標準、監管單位、管理體制和保障措施等各方面,對構建托育服務體系提出要求和規範。

  同年12月,四川發佈《關於加快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科學規劃建設嬰幼兒托育機構、規範發展嬰幼兒托育服務、加強嬰幼兒家庭養育指導服務等方面來滿足家庭托育服務的需求。

  目前,0-3歲的托育服務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行業普遍存在托育服務供給不足、監管體系不完善、機構良莠不齊、專業隊伍不足等諸多問題,相關官方政策還未到位,但隨着各個地方文件和行業標準的陸續發佈,托育行業朝着規範化方向發展將是大勢所趨。

  張華向芥末堆透露,發改委和衛健委正在籌備國家標準,“應該會在今年下半年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