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發生的重要現象

一、影響腫瘤發生的因素

影響腫瘤發生的因素包括體內因素和體外因素。體外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等。體內因素主要有:遺傳、性別、年齡及機體的免疫狀態等。

(一)體外因素

人類的腫瘤除了少數職業性腫瘤的發病原因比較清楚外,自發性腫瘤的病因都不太清楚。據流行病學研究,約80%的人類腫瘤可能由外界環境因素引起或與環境因素有關,其中絕大部分是化學因素。

1、化學因素 人類生活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接觸的化學物質也是多種多樣的。雖然,化學致癌物是多種多樣的,但有時可引發相同的腫瘤,如:多種不同致癌物可引起肝細胞發生癌變。不少致癌物並不引起局部而引起遠隔部位的癌症。

據研究,環境中的化學致癌物數以千計。目前,已知有數百種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化學致癌物,如:砷、鉻、鎳、烷化劑、氮芥、聯苯胺、黃曲霉毒素等,它們致癌作用的強度相差懸殊。有些化學致癌物對人的致癌作用強度並不與實驗動物的結果相一致。

化學致癌是一個多階段的過程。約95%以上的化學致癌物進入體內後必須經過代謝活化或生物活化才能起到致癌作用,稱間接致癌物。不需經代謝活化就能致癌的物質稱直接致癌物,較易被發現,但為數很少。另外,還有各種助癌劑,它們本身雖無激發機體組織器官癌變的作用,但可促進受到激發的細胞的癌變過程。

化學因素對人的致癌作用與人們的工作、生活環境及習慣等有關。染料工廠中接觸多量苯胺所導致的膀胱癌,接觸氯乙烯導致的肝血管肉瘤,石棉工人中的間皮瘤,矽肺病人合併肺癌和放射工作者中多見的手部皮膚癌,鐘錶廠工人因吸收了產生熒光的放射性物質鐳和釷而發生骨肉瘤等,都多見於從事這類工作又未注意防護的人們。近年來發現廚房油煙塵與肺腺癌的發病有一定關係。如何減少接觸致癌物,是值得人們探討的問題。

飲食也對腫瘤的形成有一定影響。某些煙熏、霉變的食物,還有各種防腐劑、著色劑都可能含有致癌物質。食物進入宿主體內還可以通過代謝合成某些致癌物質,引起細胞轉化與惡變。已經了解到食物中的胺類物質(多見於變質的魚)與硝酸鹽(可來自鹹菜)可在胃內酸度甚高的情況下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後者與多種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發生有關。實驗已證實,膽鹽及膽固酵與某些化學致癌物質的結構近似而可能轉變為後者。膳食中脂肪含量高、植物纖維少,則會引起腸腔內因膽鹽和膽固醇分泌過多導致致癌物質形成並瀦留,與結腸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另已證明蛋白質攝入的不足或過量,高脂肪、高熱量膳食與不少惡性腫瘤的發病有關,經分析氨基酸中纈氨酸和蘇氨酸的缺乏有助於惡性腫瘤的形成。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則在保護宿主不受致癌物質作用和防止腫瘤形成方面起一定的作用。與防癌有關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C、E等。關於微量元素與腫瘤形成的關係,已經發現土壤、植物中硒含量,人群中硒攝入量,血清硒水平與人體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等的死亡率呈負相關。在動物實驗中證實,硒對化學致癌的始動和促進兩階段都有影響,硒的化合物中,谷胱甘肽硒合物是抑制腫瘤生長的硒活性形式之一。此外,臨床上也已證明鍺化合物對腫瘤的發生有一定作用。除上述硒、鍺等微量元素有防癌作用外,鈣、鉬和鎂也都被認為具有防癌作用。

2、物理因素 目前已肯定接觸電離輻射能增加腫瘤發病率。腫瘤是人和動物受射線作用後遠期最嚴重的病理變化。因輻射損傷細胞遺傳物質可能在後代引起腫瘤或使各種組織體細胞對外源性和內源性致癌分子和輔助致癌分子的敏感性發生變化。

3、生物因素 根據得到的研究資料,病毒基因組整合到細胞DNA內,是腫瘤表型性質改變的本質原因之一。動物的白血病、淋巴瘤和肉瘤以及人類的T細胞白血病的發生與病毒病因的關係已獲得公認。腫瘤病毒按照其所含的核酸不同分為兩大類:DNA腫瘤病毒和RNA腫瘤病毒。目前已知DNA病毒整合到宿主細胞的DNA鏈上後,由轉化基因發揮轉化功能,編碼的核致癌蛋白可與細胞抗癌蛋白結合,並使後者滅活,從而導致細胞的轉化。常見的DNA病毒有:EB病毒、SV40病毒等。RNA逆轉錄病毒,對動物的致瘤作用非常廣泛,包括對爬行類、禽類、哺乳類和靈長類等,主要誘發白血病、肉瘤、淋巴瘤和乳腺癌。

(二)、體內因素

長期工作生活在同一環境,受到可能相同的外界環境刺激的人群中,只有少數人患腫瘤,即使在某種惡性腫瘤的高發區,該腫瘤的發病率也僅為0.1%~0.2%,可見在腫瘤的形成過程中,個體的狀況起著重要的作用。

1、遺傳因素 通過觀察動物和人類腫瘤得到的大量事實證據表明腫瘤具有遺傳性。在世界各地實驗室培育的200多種純系小鼠各自有其自發性腫瘤的特殊類型;不同人種好發的腫瘤類型不同,同一種類型的腫瘤在不同的種族中發病率顯示差異。歐美人乳腺癌、結腸癌發病率高;日本和中國人胃癌發病率高;非洲和東南亞人群中多見肝細胞癌,而在歐美人中較少見;猶太人幾乎無陰莖癌,宮頸癌也極罕見。在美國,白人多發皮膚癌,黑人中宮頸癌患者較多。這些現象的存在均可說明腫瘤的遺傳性。

人們還發現若干遺傳性疾病和遺傳性缺陷與腫瘤的發生有關。已發現約8%的人類遺傳缺陷與240多種腫瘤的發生有關。如:21號染色體三體綜合症病兒發生白血病比正常對照兒童高出20~30倍,發病年齡提早2~3年,患其它腫瘤的也比一般兒童高2~6倍。人白細胞抗原(HLA)異常與惡性腫瘤,如鼻咽癌有關。具有DNA修復系統遺傳缺陷的人,有很高的皮膚癌發生率,這一現象也間接說明突變亦可能是腫瘤發生的本質原因之一,而電離輻射及各種化學物質的致癌基礎可能是它們具有的致突變效應。

對大多數與遺傳有關腫瘤的發生而言,遺傳僅是一種傾向,即由於遺傳或遺傳性疾病所具有的DNA或染色體改變,增加了對病毒、化學致癌物質或物理性致癌因素的敏感作用,也影響了DNA分子的正常修復。

幾乎所有的人體惡性腫瘤均有染色體異常,每種腫瘤的染色體異常大多是非特異性的,但也並非沒有規律或隨機出現,而是具有一定的可重複性。如:約90%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瘤細胞中,第22對染色體之一的部分長臂移位到第9號染色體的長臂上,或較罕見地移位到其它染色體上;各種惡性淋巴瘤細胞的第14號染色體,常常重新排列;而腦膜瘤細胞則往往缺失或全部喪失第22號染色體。人體染色體異常的畸變還有集中分布在若干條染色體上的傾向。在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可見染色體畸變集中在5號與7號染色體單體缺失、8號與21號三體;17號長臂等臂染色體則見於十多種腫瘤。

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染色體畸變必然與基因改變有關。研究表明,有兩類基因可能與腫瘤的發生髮展有關:一類是癌基因,另一類是抑癌基因。癌基因的表達產物對細胞增殖起正調節,它的前身為原癌基因。當原癌基因發生結構改變或表達過度,促生長的作用過強,會引起細胞的過度增生。抑癌基因則是指細胞內一類抑制細胞增殖,對抗癌基因作用的基因。不同種屬,不同種類惡性細胞的抑癌基因的種類亦不同。如:正常小鼠成纖維細胞和惡性轉化細胞雜交後,抑制惡性生長的基因位於小鼠4號染色體;正常人成纖維細胞和中國倉鼠或金倉鼠惡性轉化細胞雜交後,抑制惡性行為的基因分別位於2號或1號染色體,而正常人成纖維細胞和人Hela細胞雜交後,抑制惡性行為的基因分別位於11及14號染色體。但近年來的大量資料表明,癌基因的含義很不確切,抑癌基因的含義也不確切。因為原癌基因是一大類控制細胞生長和分化的基因族,在幾億年前已存在,從單細胞生物一直到人普遍存在,而且其結構高度保守,在細胞中普遍表達。從進化上看,原癌基因的出現遠早於腫瘤的發生。在正常生物體中原癌基因並不是靜止和不表達的基因,而是處於活躍的轉錄狀態,其產物與細胞的分化和生長密切有關。如現已證明ras基因在成纖維細胞、上皮細胞可促進細胞生長甚至惡性轉化,而對某些神經細胞起抑制生長和促進分化的作用。由此可見,原癌基因的功能是促進生長還是促進分化,依細胞的種類而有差異。在偶然的情況下,原癌基因被逆轉錄病毒所攝取和加工,變成病毒基因組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才具有了致瘤性。或在外界致癌因子作用下,部分原癌基因編碼發生了突變或基因擴增,使它們表達的基因產物的量或質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失去了原有調節系統的調節控制,同時也可能使部分抑癌基因失去活性,這些作用的總和導致細胞異常生長和惡變。

關於腫瘤遺傳改變的另外一種假說認為腫瘤是「漸成的」,或分化異常的結果。如:有人將一個黑小鼠畸胎瘤細胞移植到另一白色小鼠的早期胚胎,可產生正常的雜色後代。在此胚胎內生長的許多不同的鼠組織中,發現攜有腫瘤供者細胞的遺傳標誌的正常細胞。嵌和體的雄性小鼠與非嵌和體的雌性交配,產生的後代攜帶原有的畸胎瘤細胞的標誌,即畸胎瘤細胞產生了正常精細胞。另一個例子是,將數種植物瘤組織(冠癭,Kostof遺傳性腫瘤)接枝於正常植物切莖的尖部時,生長出正常發展的枝條,最後開花結子。種子能成活並長出正常植物。又有人將病毒引起的蛙腎癌細胞移植至一個受激發的去核蛙卵內,結果並不發生腎癌,而是形成正常蝌蚪。以上實驗中不同類型的瘤細胞都是放到了一種特殊的微環境後又變成正常的。這種正常化經過許多代之後,仍是穩定的。因此可以推測腫瘤的產生可能是因為得不到分化和形態發生的適當刺激,當處於這個環境里時則不能形成正常結構。同樣的細胞回到正常組織的微環境時,因可能得到適當的信號而形成正常組織。

2、年齡 一般來說,成年人中大多數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但對不同腫瘤來說還有所差別。消化系統(胃、食管、直腸、胰)惡性腫瘤和皮膚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等的發病都隨年齡增長而直線上升;支氣管癌的發病雖有同樣的趨向,但70歲後發病率下降;一些與激素有關的腫瘤,如乳腺癌、宮頸癌則在婦女絕經期後發病有所下降。也有些腫瘤,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骨肉瘤、睾丸癌等於兒童、青年時期和成人期出現兩個發病高峰。

3、性別 據統計如將性器官及與性激素有密切關係的器官(如乳房、前列腺)的腫瘤除外,女性腫瘤的發病率約為男性的40%~70%。就腫瘤類別而論,男性中多見肺、鼻咽、胃腸道的腫瘤,女性中甲狀腺腫瘤較為常見。

性器官和與性激素密切有關的器官(卵巢、子宮、乳房、睾丸、前列腺等)是性激素的靶器官,這些器官的細胞上都有特異的性激素受體,導致所謂激素依賴性腫瘤的發生。典型的例子是卵巢卵泡膜瘤或顆粒細胞瘤分泌大量雌激素導致子宮內膜增生和腺癌形成。有人解釋肥胖女性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發病率高,與其體內合成雌激素,特別是雌酮的量增多有關,也與其腎上腺皮質類固醇轉變為雌酮的效率提高有關。某些腫瘤的發生除與體內激素不平衡有關外,外來的一些激素也有一定作用。應用多量雌激素的婦女發生子宮癌的危險性是不用藥婦女的6倍,應用5年以上者可增加至15倍。孕婦於妊娠早期使用己烯雌酚,有可能導致其女兒於青春期發生陰道或宮頸透明細胞癌。

除不同性激素可以影響不同性器官發生腫瘤外,腫瘤的發生在男女性別上的上述差異還可能歸咎於工作和生活環境的不同以及某些癌前期病變的影響。如:女性中膽管結石和慢性炎症較為多見,作為癌前期病變,導致膽管腫瘤的發病率也較高。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都已證實吸煙與肺部支氣管鱗狀細胞癌和小細胞癌以及喉部鱗狀細胞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一般來說,由於男性吸煙者多於女性,所以反映出男性肺癌和喉癌多於女性。但近年來有些國家中女性吸煙者不斷增多,女性肺癌的發病率也有所增高。這是生活習慣對腫瘤發生率的影響。

4、機體的免疫狀態 現在,機體免疫與腫瘤形成的關係已在臨床和實驗中得到證實。目前認為機體主要是通過細胞免疫,特別是T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以及體液免疫影響腫瘤細胞的形成和生長。腫瘤常發生在免疫抑制或免疫耐受的宿主。原發性免疫缺陷者以及後天受理化因素等抑制免疫,特別是抑制細胞免疫者,惡性腫瘤發病率大為升高。原發性免疫缺陷者與同齡正常人群相比,惡性腫瘤發病率高達千倍。如:毛細血管擴張共濟失調患者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兩種功能均降低,患者容易發生白血病及淋巴瘤等,亦可並發神經角質瘤、髓母細胞瘤、胃腺癌等多種腫瘤。器官移植術後應用大量免疫抑製劑的病人其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的100倍,以淋巴瘤和上皮癌居多。在腎移植時,偶有不慎將腫瘤細胞與腎一起移植至免疫抑制的受者體內,而導致供者的腫瘤細胞迅速生長和擴散,停止免疫抑制療法後,在某些病例中所移植的腫瘤被排斥。總之,免疫與腫瘤形成之間的關係十分複雜,腫瘤細胞在與各種免疫因素作用下不斷平衡與失衡,最終得以生長或被消滅。

除以上所述各因素外,綜合因素對腫瘤發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我國華南地區鼻咽癌較多見,在國外的華僑,鼻咽癌發病率比當地居民為高,但第二代以後發病率也會逐漸有所下降;非洲黑人肝癌多,而生活在美國的黑人肝癌並不多,說明外界因素對癌症的發生起了作用,這種作用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氣候、土壤、水質、飲食、社會環境、生活習慣、精神狀態和特殊理化條件(如農藥等污染,促癌微量元素的量和分布)等。

二、腫瘤細胞形態、結構及組成的改變

腫瘤細胞由正常細胞轉化而來,正常細胞經各種致癌因子的作用,有可能遺傳物質發生改變,以後又經其它因子的作用,這些改變了的細胞逐步發展為腫瘤。正常細胞與腫瘤細胞的差異是很複雜的細胞行為差異。目前,還難以在結構或分子標誌的基礎上將單個正常細胞與腫瘤細胞區別開。

1、腫瘤細胞的形態改變 一般來說,腫瘤細胞比它們同源的正常細胞稍大,形態較不規則,細胞核較大,對多種染料的染色反應也較強。

2、腫瘤細胞的超微結構改變 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在超微結構上的差別,迄今尚未發現質的差別,而僅有量的差別,即僅有分化程度和異形程度的差別。

(1)細胞核 一般來說,惡性腫瘤的核異形且大,核漿比例大,核膜常顯曲折且呈不規則形狀,核仁大且數目較多,核漿無異常而染色體組型常有異常,包括染色體數及結構的畸變等。

(2)細胞漿 在惡性腫瘤細胞中,往往可見有較多的核糖體。細胞漿中的分化結構,在相應的腫瘤細胞中通常表現為低分化的傾向,即這類分化結構趨於減少或消失。

(3)細胞膜 腫瘤細胞膜常有較多的膜的延伸物,如:微絨毛、胞質突起。有的膜上有偽足等臨時性結構。惡性細胞尚有較多的糖萼。一般較少聯結結構,有的甚至完全缺失。

3、腫瘤細胞的組成改變 惡性細胞與正常細胞在代謝、基因表達與調控等方面均有差異。幾乎所有代謝通路的酶系在惡性腫瘤中均有或多或少的異常,而酶系的異常又是基因表達和調控改變的結果。大量的研究證明,大多數實驗動物及人的腫瘤細胞具有異常的抗原結構,且在機體內這些抗原可引起免疫應答。在實驗動物不同的腫瘤間抗原性各不相同。而在人,來自同一組織的腫瘤常有共同的抗原結構,這些抗原大多數只有相對的特異性,故只能稱其為腫瘤相關抗原。

三、腫瘤細胞的生物學行為

腫瘤細胞的基本生物學行為表現為細胞的增殖與分化調控的失調。把正常細胞予以長期培養或在體外以致癌因子處理後,也能在體外產生腫瘤細胞。在這些條件下,正常細胞會經歷一個類似體內腫瘤細胞形成的轉化過程。目前,人們主要運用這些轉化細胞作為研究腫瘤細胞性狀特徵的材料。

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轉化細胞與正常細胞的表現有一些差異:正常細胞的增殖必須要有固體的支持物,而轉化細胞則能夠在半固體培養基中或懸浮培養中生長。正常細胞的集落常僅由有規則排列的單層細胞組成,細胞在支持物上貼壁良好;而轉化細胞的集落常常由彼此堆疊的幾層細胞組成,所能達到的終點細胞密度遠比正常細胞高,細胞不大貼壁、圓縮並呈雜亂分布。

在體外培養連續傳代過程中,正常細胞在經若干次細胞傳代後,細胞就衰老並停止增殖。如:人的成纖維細胞一般可傳50-70代。而轉化的哺乳類細胞似乎具有無限的生命力,能無休止地一代代增殖。

在體內腫瘤細胞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生長失去控制 腫瘤細胞生長失去控制具有無限增殖能力。成年動物體內不少類型的正常細胞很少再進行分裂,雖然有些組織有一定數量的細胞更新,但是這些細胞增殖的數量是受到嚴格控制的,僅以分裂到足夠補充原有組織消耗為止。而腫瘤細胞則在一定程度上逃脫了這種控制,降低或失去了對激素刺激增殖的依賴性,同時也不因增殖後細胞密度的增加而停止增殖行為。

2、喪失生長部位控制 惡性腫瘤細胞還喪失了正常細胞具有的部位控制反應,腫瘤細胞其生長不僅局限於一定區域,且向周圍組織浸潤,甚至進一步向遠處轉移。

四、免疫移植屏障

腫瘤細胞或轉化細胞的惡性通常是把這些細胞注入動物體內來檢驗的。許多腫瘤細胞顯示具有品系特異性的移植行為。若要使移植物被接受,那麼腫瘤受體動物與腫瘤供體動物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必須是等同的。除了組織相容性抗原以外,腫瘤細胞可能還顯示一些特異的移植抗原,影響其接種到同基因個體體內的成瘤率。這些抗原在不同的腫瘤中各不相同。一個特殊的例子是表達有免疫耐受的艾氏瘤,它們能夠在所有小鼠品系內生長。雖然尚有其它的一些例子表明腫瘤細胞能在遺傳學上無關的小鼠體內生長,但大多數小鼠腫瘤顯示錶面抗原的表達,並因此而遭受同種異基因小鼠的排斥。然而,若把腫瘤細胞移植到那些經過免疫抑制處理(X線輻射、可的松和抗淋巴細胞血清等)而損傷了免疫防禦機制的動物體內,或採用那些免疫機制發育不全的動物(新生動物,裸鼠等)體內,那麼免疫移植屏障可予以克服。

五、強的及弱的腫瘤性克隆:克隆病理學

腫瘤的三個主要特點:1、具有自我保持的細胞系,2、這些細胞系能優先生長,3、所形成的結構有缺陷。這些特點結合在一起,是腫瘤所特有的,但各個特點都分別能在非腫瘤的過程中看到。例如,在各種器官內細胞的反應性增生(激素誘發的增生,再生性增生等)可引起組織結構的顯著改變,然而這些不典型增生,只要不伴有特殊細胞系的克隆性優勢生長,就能保持其非腫瘤性質。在預先照射過的動物的造血組織內,植入的造血幹細胞可以優勢生長。但是這種克隆性增殖不是腫瘤性的,因為它最後仍形成正常的造血組織。

每個典型的腫瘤都具備這三項特徵,但這些特徵的具體表現在各個腫瘤間有很大差別。這些特徵的特有的結合,成為一組腫瘤的特點,甚至某個腫瘤的特點。例如,惡性腫瘤能夠通過侵襲和/或轉移,在非同型組織中優先擴展。擴展的方式可因腫瘤而不同。某些腫瘤只表現局部侵襲,而另一些則廣泛轉移。不同的腫瘤可有不同的轉移率,並可有不同的偏好轉移部位。

腫瘤性特點弱的腫瘤特別重要。這種病損內的細胞並不擴展到原來組織以外,並且只產生輕度不典型的組織結構。這種腫瘤大多數是條件性腫瘤;即它們的生長需要特殊刺激。這類腫瘤細胞系的壽命是否大多數為無限的,還不清楚,因為還沒有人持續地繁殖它們,或繁殖沒有成功。

如果這些弱腫瘤性克隆,在同型組織內生長成清楚的結節,即可診斷為良性腫瘤。事實上,在人體和動物病理學中,許多已知的良性腫瘤,可以認為是弱腫瘤性克隆。

應用現代方法來區別克隆的及非克隆的增殖物,發現所遇到的弱腫瘤性克隆的生長,比預料可能遇到的遠為頻繁。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就是個未曾預料到的腫瘤性病損最引人注目的例子:近來的發現提出,每個斑塊可能是血管壁上輕微不正常平滑肌細胞的克隆性增殖的結果,即它是一種良性腫瘤。

某些弱腫瘤性克隆可以不長成局部的結節,而是沿著預先存在的正常組織結構擴展,與原位癌沿著基底膜伸展的情況一樣。

在這些病例中,器官的大體結構可以沒有改變,被腫瘤性克隆佔據的地方則只顯示輕微不典型的顯微結構,並可能還有一些功能上的異常。「陣發性夜間血紅蛋白尿症」可能是這種類型腫瘤的一個例子。這個病理情況可能是在於骨髓造血細胞的克隆性增生,主要的病理表現是產生對溶血敏感性增強的紅細胞。其它某些血液病具有不同的臨床表現(頑固性貧血,骨髓纖維化),也可能是由於功能異常的造血細胞克隆的增殖。弱腫瘤性克隆的增生很可能不僅發生在骨髓,也會發生在許多其它器官中,並導致各種功能異常。這些克隆的優勢生長可以是許多免疫、內分泌、血液及代謝性疾病的基礎,過去卻從未懷疑過它們具有腫瘤性質。也許,不遠的將來可能成為「克隆病理學」的世紀;不過目前它的發展才剛剛開始,還不能預料它將推進多少。

六、腫瘤的親源細胞

Pierce及Cox(1978)將腫瘤組織的不典型結構比作正常組織的漫畫,在大多數情況下,看了這個漫畫就能認出它模仿的是什麼,就可以說出每個腫瘤性克隆建立的這個組織與什麼正常組織相似。腫瘤組織學診斷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尋這些相似性,目前,它是病理學的一個分支。同時,在大多數情況下,還說不出親體正常組織哪些特定的細胞變異類型曾是腫瘤性克隆的親源細胞。

每個正常組織包含有許多向各個方向分化的及在分化的各個階段的細胞類型。對造血系統中不同細胞型的內在關係了解較多,這個系統含有多能幹細胞,可以維持自已到許多代並提供多種類型的有關細胞前體。這些細胞前體(顆粒細胞的,紅細胞的,巨核細胞的等)各能產生一個或幾個系統的成熟細胞。

例如,顆粒細胞的前身是多元的,因為它們能產生顆粒細胞群落或巨噬細胞型的單核細胞群落。紅細胞的前身是單元的,因為它們只形成紅細胞後代。有時這些細胞被稱為「顆粒細胞的」或「單核細胞的」幹細胞。在各個系統里,經過幾代的細胞分裂,形成了高度特化的(紅細胞,嗜中性細胞等)不能再增殖的成熟細胞(「自殺成熟」)。

成熟過程從多能幹細胞到終末細胞不超過20代。其它細胞群體的結構遠不如造血系統的那麼清楚。

某些上皮組織,如腸上皮或表皮,含有形態上未分化的細胞,產生成熟的特化細胞,這些成熟系統的終末細胞停止增殖而死亡。有些資料提出,在這些上皮組織內,形態上未分化的細胞群體在生物學上是異質的:可能包含多能幹細胞及幾種類型的前體細胞,並經後者開始了各種系統的成熟過程。

一些其它組織可能也有呈樹狀發展的群體結構,包含多能幹細胞及幾種成熟系統,後者的細胞具有從一部分向另一部分呈單方向運動的能力。但是,為了確切證明一個群體具有這種結構,有必要設計一些方法使幹細胞及前體細胞克隆化。直到如今,這隻在造血系統內進行了。因此,目前認為某些組織具有不同於樹狀發展的群體結構仍是有可能的。例如,某些組織的一些成熟階段可能是可逆的(逆分化),或全部群體可能由自我保持細胞組成,並且具有相似的成熟程度。

對腫瘤群體結構的了解並不比對正常群體結構的了解更清楚。在這方面只研究了幾種腫瘤類型。其中之一是人類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這種白血病的腫瘤細胞具有特異的染色體標誌(Ph" 染色體)。除了骨髓細胞,這種標誌還見於紅細胞及巨核細胞系統。因此,雖然腫瘤群體的大部分細胞只朝一個方向分化,這個群體也包含能向幾個其它方向進行成熟的多能幹細胞。造血的多能幹細胞可能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腫瘤性克隆的親源細胞。

另一個含有多能幹細胞腫瘤的例子是小鼠畸胎瘤。這種腫瘤除去未分化的細胞之外,含有向各方向分化的包括所有三個胚層的衍生細胞:外胚層(如神經組織、角化上皮),中胚層(如肌肉、軟骨、骨)及內胚層(腺上皮、食管)。

將一個瘤細胞移植到新宿主後,產生的結節含有與原來腫瘤相同品種的分化細胞類型。顯然,畸胎瘤含有的多能幹細胞幾乎能夠分化成成年生物體所有各種細胞類型。這些腫瘤幹細胞廣泛發展的潛能,相當於早期胚胎細胞具有的潛能。與正常的胚胎相比,畸胎瘤內形成的分化組織排列是紊亂的。畸胎母細胞瘤的正常前身細胞,可能是早期胚胎的體細胞或原始的生殖細胞。

人及小鼠的漿細胞瘤,可以認為是由只能朝一個方向分化的細胞所產生的腫瘤的例子。每個漿細胞瘤的細胞只產生一種類型的特異球蛋白,這種免疫球蛋白可當作移植抗原。純化某種漿細胞瘤株的免疫球蛋白,免疫之後,就能抵抗再次移植這種腫瘤細胞。這個結果說明這些腫瘤中幹細胞的表面攜帶著特異免疫球蛋白。換言之,漿細胞瘤的親源細胞可能屬於B淋巴細胞的某些亞組;即這些親源細胞比產生慢性骨髓白血病的多能幹細胞的分化程度更高。

許多腫瘤群體含有形態上未分化的細胞(腫瘤幹細胞)及向一個特定方向分化的細胞系統(異質性)。在成熟的最後階段的腫瘤性非幹細胞,象同型的成熟正常細胞那樣喪失了增殖能力。例如,Pierce(1974)曾指出,不能用腫瘤里的角化細胞移植表皮樣癌。這些結果說明腫瘤細胞可以分化為非腫瘤細胞。現在,大部分腫瘤幹細胞還是未知的。同時,對任何腫瘤組織性質的分析,都應重視這種可能性,即許多腫瘤的成長是來自具有廣泛發育潛力的多能幹細胞。也應該注意到,動物實驗已經證明,通過克隆培養腫瘤細胞,可以選擇出任何一個腫瘤細胞都能誘發動物腫瘤的細胞株(勻質性)。

七、腫瘤的進展

每個腫瘤群體均有一定的遺傳穩定性:一個瘤細胞系可以保持它的生長需要,經許多代不改變它的分化能力及擴展特點等等。然而這種穩定性不是絕對的,腫瘤群體的性質可以經常改變。由於這些改變,每個腫瘤的演化都是一個稱為腫瘤發展或腫瘤演化的多階段過程。腫瘤性質的改變稱為進展。給進展所下的定義是:一個腫瘤通過它的細胞的一個或多個特性的不可逆的質變而發育。根據上述腫瘤主要性質的描述,進展常常是由於自我保持的腫瘤幹細胞不穩定的遺傳性質的改變。可能這些改變不是同時發生於所有的腫瘤幹細胞,而是一個腫瘤細胞改變的結果;如果這個新克隆有生長優勢,它就逐步代替了原先存在的腫瘤群體。從定義上看,在進展的過程中,細胞的新變種是從原先存在的瘤細胞,而不是從腫瘤內的正常細胞產生的。但也有相反的例子,例如,當一個腫瘤的間質發生惡性變時,是在原先的腫瘤內形成一個新腫瘤,而不是原先腫瘤的進展。

在腫瘤進展過程中形成的新細胞系,通常比原先細胞系的腫瘤性質更強。新細胞系可能有一個使它發生優先生長的更為廣泛的條件。尤其是當條件性腫瘤發展到自主狀態時,例如依靠激素的腫瘤可以變成不依靠激素的。細胞擴展的途徑也可以變為不太選擇了。例如,只沿著基底膜生長的原位癌,可以進展成為侵襲性癌。多細胞結構的缺陷程度也可能增加,例如,腫瘤幹細胞可以失去分化為成熟細胞的能力;不典型形態結構的形成可能增加。在研究小鼠乳腺癌的基礎上,Foulds很早就提出進展的六個普遍規律,可應用於動物的各種腫瘤。

規律一:同一動物不同腫瘤的進展,是獨立進行的;

規律二:同一腫瘤不同性質的進展,是獨立進行的;

規律三:進展與生長無關,進展可能發生於潛在的瘤細胞及生長被抑制的腫瘤;

規律四:進展可以通過逐步變化,也可以通過突然步驟;

規律五:進展是依照發展的幾個選擇途徑之一進行的;

規律六:進展在宿主活著的時候不一定達到終點。

八、腫瘤的浸潤和轉移

腫瘤的浸潤和轉移是惡性腫瘤的生物學特徵之一,腫瘤的浸潤是腫瘤轉移的前奏。

通常,腫瘤浸潤發生於惡性實體瘤,但個別良性腫瘤有時也顯示浸潤,甚至一些瘤樣病變也可顯示浸潤現象。但這些病變本屬良性,即使有浸潤也不發生轉移。腫瘤細胞侵入周圍間質後,一般都在基質中壓力最小處增殖生長,形成很不規則的腫塊。浸潤的腫瘤細胞可進而侵襲鄰近的淋巴管和血管。而在前列腺腺癌和唾腺腺樣囊性癌中,腫瘤細胞可沿神經周圍間隙浸潤。腫瘤也可通過漿膜或粘膜下間隙在漿膜或粘膜面生長,如:宮頸癌向宮腔擴展。

腫瘤轉移的發生率在惡性腫瘤中較高。有人統計,60%以上的惡性腫瘤患者於初次就診時已發現有轉移。

不同類型的腫瘤發生轉移的傾向性不同。通常分化差、惡性度高、生長快、體積大、病程晚的腫瘤易發生轉移。但也有例外,如:分化差的皮膚基底細胞癌、唾腺腺樣囊性癌、軟骨肉瘤等可造成明顯的局部浸潤和破壞,但少有轉移。顱內的惡性膠質細胞瘤、室管膜瘤等很少向顱外器官轉移。而分化好的甲狀腺濾泡型癌在早期病變甚為局限、浸潤尚不明顯時即可發生遠處轉移。黑色素瘤和某些軟組織肉瘤也可見同樣的情況。動物實驗證明,從轉移的腫瘤細胞中可篩選出轉移性潛能高低不同的細胞。如:B16黑色素瘤細胞就有肺高轉移亞系、腦高轉移亞系和低轉移亞系。進一步研究表明,不同腫瘤細胞或同一腫瘤的不同亞系間,遺傳密碼、細胞表面結構、代謝特性等都可能不相同。

不同類型的腫瘤其轉移途徑的傾向性也不同。一般,癌多發生淋巴道轉移,肉瘤多沿血道轉移,但絨毛膜細胞癌、腎癌、前列腺癌等多有血道轉移至肺。同為肺癌,鱗狀細胞癌多經淋巴道轉移,腺癌則傾向於血道和胸膜種植性轉移。

有些腫瘤還有一定的器官轉移傾向。如:前列腺癌、腎癌、甲狀腺癌等好發生骨轉移;神經母細胞瘤易發生肝和腎上腺轉移;乳腺癌除局部淋巴結轉移外,可有骨和腦的轉移;黑色素瘤則傾向於多臟器廣泛的轉移。有些部位,如:脾、胰、甲狀腺、心臟、橫紋肌、軟骨、皮膚等,轉移瘤甚為少見。

實驗證明,將不同的腫瘤細胞移植於相同的器官,或相同的腫瘤細胞移植於不同的部位,其侵襲力表現差異很大。如:將小鼠前胃癌細胞(FC)移植於同基因小鼠腎包膜下,在移植後2~3天即見明顯侵襲生長;而將人食管癌細胞(ECA-109)移植於裸小鼠腎包膜下則需15天才見侵襲現象。人肺腺癌細胞(LTEP-a-2)移植於裸小鼠皮下組織不顯侵襲,但移植於肌肉和腹腔者則有明顯的侵襲現象。同樣,人食管癌細胞分別移植於裸小鼠腎包膜下和肌肉時均顯示侵襲,但腎包膜下移植者侵襲發生早(15天)且廣泛,肌肉的侵襲性則在移植後80天才發生。

轉移瘤與原發瘤相隔一定距離,不具有連續性。多數轉移瘤保留其原發瘤的生物學特性,但發生變異的也不少。多數轉化瘤分化更差,以致特殊結構喪失;也有分化更高,甚至出現原發瘤中較難發現的結構,如低分化鼻咽癌淋巴結轉移灶中顯示上皮角化;肝癌的肺轉移灶中顯示細胞內膽汁等。此外,轉移癌往往比原發癌有更強的生長特性,細胞分裂指數有所增高。

九、細胞融合和染色體導入

(一)體外培養

通過轉化細胞與非轉化細胞的融合,而獲得的雜種細胞的性質有三種不同類型:表達轉化表現型、在某些特徵方面表達為非轉化表現型、顯示為中間性質。

1、表達轉化表現型的雜種 把取自Lesch-Nyhan患者的SV40病毒轉化的人成纖維細胞(LN-SV40)與三種不同類型的細胞:小鼠Cl1D細胞、WI-38人成纖維細胞及正常的小鼠巨噬細胞予以融合。這些融合中得到的全部雜種細胞均顯示出轉化表現型,即它們生長到高的飽和密度、堆疊成幾個細胞層次、在軟瓊脂中生長以及能被長期培養。通過SV40轉化的人細胞與正常的小鼠巨噬細胞所獲得的雜種,除了具有體外的轉化表現型外,尚能在免疫缺損的小鼠(「裸鼠」)體內產生腫瘤。對一些不同細胞克隆的分析表明,體外轉化的表現型和體內致癌的表現型兩者均與人的第7號染色體的保留和SV40特異的T抗原的存在密切相關。若干轉化的巨噬細胞雜種含有一套正常的二倍體小鼠染色體,並且只多出一條人的第7號染色體,這意味著轉化表現型乃是受整合到人的第7號染色體上的病毒基因所控制。而且,還意味著在這個例子中的轉化表現型其行為表現為顯性特徵。

2、表達為非轉化表現型的雜種 將SV40病毒轉化的人細胞與接觸抑制的小鼠3T3細胞雜交,雜種表達為非轉化表現型,是接觸抑制的,並且其生長飽和密度比轉化的親本細胞要低。對大鼠肝瘤細胞(Fu5-5)與二倍體大鼠上皮樣細胞(BRL-1)間的雜種作了類似的觀察,雖然大鼠肝瘤細胞喪失接觸抑制,但雜種細胞仍是高度接觸抑制的,類似於上皮樣的親本細胞。此外,將小鼠L細胞與大鼠HTC肝瘤細胞予以融合(這兩種細胞類型均喪失接觸抑制並顯示出多層堆疊),構成的雜種細胞呈現接觸抑制。兩個不同的轉化細胞系在其彼此融合後有時會產生出具有非轉化表現型的事實,可能是由於基因互補作用。但這些被研究過的「非轉化」的雜種似乎都能在體外長期生長,因此,即使這是一些能生長到低飽和密度和看來是接觸抑制的雜種,但關於它們的真正表現型也仍然有疑問。

3、顯示為中間表現型的雜種 一些雜種細胞,它們表達若干轉化特徵和若干非轉化特徵。一些起先顯示為轉化表現型的雜種,會從轉化表現型返轉為非轉化表現型的雜種細胞。

雖則轉化是與許多不同的表現型改變有關,但這些新特徵的表達遠非為-個全或無的現象;它們或許是數量上的差異。此外,上面所列出的所有改變也不都是一成不變地在每一個轉化細胞系中發生。各種不同的轉化細胞系在其轉化表現型的表達方面的差異實際上乃是由於它們的遺傳異質性,以及不同培養條件對不同變異體的選擇。這方面最顯著的例證乃是從轉化細胞群體中分離出非轉化的返轉細胞。看來轉化細胞群體中仍含有少量對接觸抑制敏感的細胞,然而,還沒有證據表明這種返轉細胞能再回復到二倍體染色體數目或恢復衰老現象。迄今尚沒有人能分離出一個完全正常的「返轉」細胞。

(二)雜種細胞在體內的生瘤力

1、腫瘤細胞雜種H-2抗原和腫瘤特異抗原的表達 Gershon和Sachs把L細胞與多瘤病毒誘發的腫瘤細胞系之間的雜種,接種到這兩個親本細胞起源的小鼠體內,發現這種雜種細胞不能在這兩種品系的小鼠身上產生腫瘤,但能殺死由兩個親本小鼠品系雜交而獲得的F1代小鼠。這個結果有力地表明,這種雜種細胞表達了兩種親本細胞典型的H-2抗原(小鼠的主要移植抗原)。此後的許多工作都清楚地表明,在帶有不同H-2抗原的細胞雜種中,H-2抗原是等表達的,但是在某些類型的雜種中,親本細胞之一的H-2抗原已經消失。

除了具有移植抗原外,腫瘤細胞的雜種還能表達SV40病毒、多瘤病毒、Rous病毒等特異抗原。

2、體外轉化與體內惡性的相關性 各種不同的轉化細胞系,在誘發腫瘤殺死宿主動物能力方面完全不同。然而,在細胞系喪失接觸抑制、體外高終點細胞密度、軟瓊脂生長能力以及在它們誘發體內惡性腫瘤之間,卻存在著一個相關性。如:重新獲得生長密度依賴抑制的SV40病毒轉化的3T3細胞株,其誘發腫瘤能力比原來的轉化細胞系要弱。然而,也發現有許多個別情況是例外的:具有轉化表現型的細胞不能在體內產生腫瘤,而一些在接觸抑制方面表現為正常的細胞,偶爾也可引發腫瘤。在這些矛盾中有許多可能是由於免疫屏障和對變異細胞的選擇。在體外條件下雖可選擇一些在培養中生長良好的變異細胞,但這些細胞在體內不一定就引發腫瘤。另一方面,體內環境中選出的惡性變異體,可能在體外生長,也可能不生長。

3、雜種細胞的惡性度 Barski將兩種不同的小鼠腫瘤細胞系混合而獲得的雜種細胞接種到C3H小鼠體內時,可以高頻率的產生腫瘤。這兩種細胞系均始源於C3H小鼠,但是它們在同種同基因C3H小鼠體內誘發腫瘤形成的能力方面卻截然不同。一個腫瘤系(N1)是高度惡性的,而另一個腫瘤系(N2)則是不那麼惡性的。Gershon和sachs接著對兩個惡性小鼠細胞系之間的雜種進行檢驗。他們注意到,這種雜種所具有的染色體組成比兩個親本基因組的染色體總數要少一些。當把這些細胞接種到合適的F1小鼠體內以檢驗惡性肘,便能在全部小鼠體內獲得腫瘤。幾年後,Scaletta和Ephrussi獲得了由Barski所研究的N1細胞與正常小鼠細胞之間的自發性融合。這種雜種細胞的核型看來是兩個親本核型的總和,並象轉化細胞系那樣能在體外生長。而且還發現這些細胞是惡性的,因為它們在接種動物中長瘤的比例高。Silagi報道,來自高度惡性(C57BL)黑色素瘤與低度惡性的A9細胞(C3H小鼠的HGPRT-L細胞)所形成的雜種,在F1(C3H×C57BL)小鼠體內產生若干腫瘤。Defendi等將多瘤病毒轉化的小鼠胚胎細胞的低度惡性的兩個亞系,與來自新生小鼠的原代皮膚和肺的正常細胞予以融合,所獲得的雜種似乎比轉化的親本細胞更為惡性。然而,silagi和Defendi等,他們也均獲得了少量的雜種或雜種亞系,但都不能產生腫瘤。在解釋全部結果時,這些作者強調獲得了若干腫瘤這一事實,得出結論認為雜種細胞的表現型在體內的惡性行為方面表現為「顯性」特徵。

4、惡性的抑制 Harris-Klein工作組把一系列極惡性的小鼠腫瘤與低生瘤力的小鼠細胞系(A9,B82)以及正常二倍體細胞予以融合,指出在某些情況下惡性能被抑制。A9細胞,當其種入X線輻射過的C3H新生鼠中,呈現出低水平的生瘤力。艾氏瘤細胞則是高度惡性的,能殺死全部宿主動物。這兩種類型細胞所形成的雜種顯示出低水平惡性,類似於它的親本A9細胞。看來,惡性度低的親本細胞能抑制艾氏瘤細胞的惡性。少數確已引發的腫瘤是由含有兩個親本細胞染色體特徵的雜種細胞所組成的,唯染色體的總數減少了。艾氏瘤細胞-A9所形成的雜種細胞中,染色體主流數為128條,將這種雜種細胞接種動物,大多數動物並不發生腫瘤,但在少數例子中確有腫瘤出現,檢查腫瘤細胞的染色體主流數是80-90個。這個結果表明,絕大多數雜種細胞在其接種到動物體內時是非惡性的,所發生的腫瘤乃是少數具有減少了染色體組成的雜種細胞的選擇性生長造成。惡性的抑制或許取決於A9細胞內少數特異染色體所產生的一些阻遏物。

化學致癌物誘發的腫瘤〔MSWBS瘤)、DNA病毒誘發的腫瘤(SEWA)以及RNA病毒誘發的腫瘤(YAC,YACIR),都有強的致瘤性,把A9細胞(致瘤性弱)與這些致瘤性強的腫瘤細胞株融合,獲得一系列雜種細胞,其結果與艾氏瘤細胞-A9雜種的結果相似。這些腫瘤細胞的惡性在與低惡性的A9細胞融合後受到抑制。當雜種細胞引發腫瘤時,這些腫瘤也顯示出染色體數目減少了。這個結果再一次表明,惡性與一些染色體的丟失有關。

Wiener等通過體外培養、小鼠接種,從低度惡性的A9細胞中篩選出A9HT細胞株,該細胞株呈現高度惡性,在注射的小鼠中有87%產生了腫瘤。低度惡性的A9細胞株與高度惡性的A9HT的染色體圖象卻是相似的。A9HT的染色體數目較少(缺失了4個染色體和3個染色體臂),甚至比A9更異質性一些。把惡性的A9HT細胞與一系列惡性的小鼠腫瘤:艾氏、SEWA、MSWBS以及YACIR,予以融合。這些A9HT+腫瘤細胞的雜種全都是惡性的。與A9+腫瘤的雜種不同的是,A9HT+腫瘤的雜種細胞中,染色體組成基本上沒有減少。因此看來,雜種細胞產生的腫瘤直接起源於A9HT雜種細胞,而不是起因於那些發生了染色體丟失的少數雜種細胞的選擇性生長。

然而,A9HT雖是高度惡性的並且喪失了對其它腫瘤細胞惡性的抑制能力,它本身卻能被另外兩種細胞類型所抑制。B82(與A9密切有關的另一種L細胞)與A9HT之間的雜種顯示出生瘤力降低。正常的二倍體淋巴細胞也抑制A9HT的惡性性質,而在A9HT+惡性淋巴瘤的雜種中則注意到沒有降低惡性。

Wiener等把不同的惡性腫瘤進行融合,以了解非惡性細胞是否由於基因互補而產生。在12次實驗中,只有一個雜種(MSWBS+YACIR)顯示出生瘤力降低。在所有其它的例子中,雜種細胞均是高度惡性的。

Harris等分別觀察到高二倍體艾氏瘤細胞的腫瘤生成能力在與HGPRT-L細胞融合後受到抑制,並且觀察到惡性與非惡性基因組之間的染色體平衡似乎決定了雜種細胞的生瘤力。

Bordelon檢測了人+小鼠的雜種,以分析一個正常的人細胞的染色體是否能阻遏一個小鼠惡性細胞。把在體外呈現轉化表現型的小鼠惡性(RAG)細胞,與「正常的」二倍體人細胞系WI-38進行融合。人細胞在免疫抑制的小鼠身上不能生長,它們在Con A作用下也不大凝集,並且在體外很快地被轉化細胞所蔓延。然而,這類雜種,接種入小鼠體內產生腫瘤,並且在體外顯示出轉化的性質。而Stambridge等人應用微細胞雜交技術,證明了將人11號染色體短臂片段導入Wilm瘤細胞,可使細胞喪失在軟瓊脂中生長的能力和在裸鼠體內的成瘤能力,但對瘤的形態、c-myc及c-sis的表達均無影響。用其它染色體片段,如13號染色體對Wilm瘤的成瘤能力並無作用。實驗表明,11號染色體的基因產物與腫瘤形成存在某種聯繫。

Mintz和1llmensee的工作表明,惡性能被逆轉。他們發現,將惡性的畸胎瘤細胞注入小鼠胚泡內,可以產生正常的遺傳上鑲嵌型的小鼠。然而,因為所用的惡性細胞來自多潛能的畸胎瘤,且細胞有二倍體核型,這些結果的出現應屬於個別現象。許多屬於異倍體的其它類型腫瘤以及呈現染色體異常的腫瘤,不能夠逆回正常核型。

5、惡性的隱性或顯性表達 按照Barski,Ephrussi等的結論,細胞雜種中的惡性行為是一個顯性特徵,對於這個解釋最有力的支持乃是Croce和Koprowski他們關於SV40轉化的人細胞與正常的小鼠巨噬細胞之間雜種的工作。另一方面,Harris-Klein小組則認為惡性是一種遺傳缺陷,其行為是隱性特徵。在正常的與惡性的細胞之間的雜種內,正常染色體彌補了這種缺陷。這些雜種細胞,只有當某些關鍵的染色體丟失的時候才會產生腫瘤,這些關鍵的染色體很可能是一些攜帶著互補基因的正常染色體。現在尚不能決定這兩種解釋究竟哪一個是正確的。也可能兩個都是對的。這是可以想像到的,例如,病毒與化學因素致癌的基本機理本就各不相同。由特異腫瘤病毒誘發的全部腫瘤細胞均具有相同的病毒特異抗原,並且似乎含有整合到宿主細胞染色體上的病毒基因。這些基因裡面或許有一種特異的「轉化」基因,這種基因是顯性表達的,即使是在全部細胞基因均為完整的情況下也會使細胞呈現為轉化表現型或惡性表現型。而化學和物理的致癌因子雖然會誘發各種染色體斷裂和基因缺損,其中有一些可以導致轉化和惡性,但可能不會另加遺傳信息。非病毒因子所誘發的腫瘤,它們在抗原性和核型方面彼此各異,每種腫瘤均呈現它們各自的獨特性。正由於這種異質性,通過把各種不同的腫瘤細胞彼此融合,或與正常細胞融合而產生的雜種細胞,才會顯示出基因互補作用,從而呈現為非惡性的或非轉化的表現型。然而,如Harris和Klein所指出的,小鼠腫瘤雜種的染色體乃是不穩定的,並且顯示出染色體分離現象。因此,當互補的染色體丟失時,就會分離出惡性細胞。

惡性的演化過程可能是由一系列會遞增性地產生異常細胞群體的階段構成,-些病毒和化學因子就可能在腫瘤演進過程的各個不同階段起作用。再者,惡性中有一些可能是屬於細胞分化紊亂,這時DNA分子的遺傳信息內容沒有變化,而是決定轉錄與轉譯模式的調節路線發生了改變。惡性細胞以及分化了的正常細胞類型也都會表現出一系列自我維持的調節狀態,這種調節狀態是十分穩定的,且能被子細胞所承襲。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外環境的改變會誘使一種狀態轉變成另一種狀態。

(翟 羽)

參考文獻

1. 湯釗猷主編。現代腫瘤學。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3,6

2. T.塞明頓,R.L.卡特編。腫瘤的科學基礎。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10

3. N.R.林格茲,R.E.薩維奇著。雜種細胞。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6

4. [蘇]J.M.瓦希利耶夫,I.M.捷爾范德著。培養中的腫瘤與正常細胞。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4

5. 潘世成主編。腫瘤。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8

6. 王蘅文主編。實驗腫瘤學基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1

7. Wan M; Sun T; Vyas R.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is controlled by a 2 cM fragment in chromosomal region 6q24-q25. Oncogene. 1999, 18: 1545-51

8. Elkin M; Ayesh S; Schneider T. The dynamics of the imprinted H19 gene expression in the mouse model of bladder carcinoma induced by N-butyl-N-(4-hydroxybutyl)nitrosamine. Carcinogenesis. 1998, 19: 2095-9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