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溥儀是怎樣一個人?

我想從電影的最後溥儀化身蟈蟈的故事情節可以說明。「他是個悲劇之人,更是個苦命的皇上。」

溥儀隨生於皇室,貴為天子,但他的一生卻是悲劇的一生。

在電影的最後,溥儀來到太和殿,走到龍椅旁,伸手把龍椅下的一個蟈蟈籠子,拿了出來,這正是溥儀小時候,藏在龍椅之下的。距此時已經有五十多年,但當溥儀把籠子遞給一個孩子,孩子打開籠子後,竟然出現了一個活著的蟈蟈。

而此時再看溥儀,卻已經不見了蹤影。

這就說明溥儀此時已經化作了蟈蟈,而籠子裏蟈蟈跳出來獲得了自由。

就像溥儀跳出了皇室的束縛,跳出了身份的加枷鎖。他也終於獲得了自由。

蟈蟈被困在龍椅五十年,溥儀也等於被束縛了50年。

溥儀在建國後,一直被勞動改造。直到改造十年後,被特赦,才真正獲得了精神和身體的雙重自由。

不得不說,溥儀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

三歲就開始登基,然後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最複雜最兇猛的大變革中。

而自己的身份,使他逃避不了,更逃脫不了。

他是封建社會的傀儡,是舊中國的傀儡,是日本人的傀儡,他自殺多次沒有成功,他是最無奈的罪人。

所以,他是個悲劇之人。也是個苦命的皇上。

《末代皇帝》由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導演,這部電影比較貼和的在短短三個小時,濃縮了溥儀的一生大事件,但溥儀的一生遠比這三個小時更加跌宕,無奈,悲劇,甚至可以用行屍走肉的一生形容。


大清皇朝末代皇帝溥儀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大清帝國末代皇帝,也是中國封建歷史中最後一個皇帝,字耀之,號浩然,醇親王載灃之子。1912年2月12日退位,大清王朝結束。

作為清朝末代王朝的皇帝,溥儀是不幸的

1912年2月12日,溥儀退位,清朝結束了對中國長達兩百七十多年的統治。溥儀作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失去了權利。這一點上是不幸的。

九·一八事變之後,溥儀逃到東北,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德康。整個偽滿洲帝國的統治,完全不由溥儀做主,溥儀這個傀儡做的很辛苦。這一點上溥儀也是不幸的。

溥儀一生中有過五個妻子,死的死,離的離,在感情生活上,溥儀也算一個不幸的人。

作為末代君王,溥儀又算是一個幸運兒

1912年2月12日,溥儀退位後和民國政府達成了協議。享受著民國給予的政策優待,溥儀沒有像其他歷代末代皇帝那樣被殺掉。這一點上,溥儀應該算是幸運的。

1945年日本投降,8月17日,溥儀在瀋陽被蘇聯紅軍俘虜。1950年8月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學習。1959年12月4日被特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普通公民,後來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儘管溥儀有過污點,但是人民沒有拋棄他,就這點來說,溥儀更是幸運的。

1962年溥儀與李淑賢結婚,晚年有所依靠,個人生活也算步入幸福。

飛翼君言:末代皇帝溥儀,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來說,他是一個失敗者。但是作為一個亡國之君而言,他又是一個幸運兒,經歷傳奇的一生,能夠安詳的離開。(在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病逝,享年61歲。)


《末代皇帝》中很多人都認為溥儀是一個空有抱負的皇帝,他的這一生碌碌無為。但也有人認為溥儀雖天性驕縱、軟弱,但心地卻純潔、透明,國事他已經無力迴天。不過,總的來說,溥儀的一生很苦。

前半生在不斷與自己愛的人和生活告別, 年幼的溥儀被召喚入宮,與母親告別,在漆黑的夜裡,母親依依不捨將他交到乳母懷中,這一別就是數載。朝堂上,滿朝文武,軍臣將士,太監宮女頻頻向其磕頭,吾皇萬歲萬萬歲。

三歲的孩子懂什麼,他既不明白他們緣何長跪不起更別提享受這頂禮膜拜。他稀奇地穿梭於人羣間,左顧右盼,蹦蹦跳跳,毫不自知。接著,是與慈禧告別,這是一場永別,慈禧與溥儀見匆匆一面後便撒手人寰,將一片破碎的江山交付與未知人事的他。童年溥儀並沒有享受到指點江山的權勢與榮耀,他其實並不知道,整個中國他都已經失去,紫禁城外的一切早就不在他的管轄範圍,只有紫禁城裡,還有人把他當作主子。青年溥儀與建福宮告別。很快,他便與紫禁城告別。於是,做一個唱歌的花花公子,告別了紫禁城的傀儡皇帝。

離開紫禁城的溥儀, 完全成為了一個花花公子,雖然溥儀不過只有一後一妃,但妃子文綉還是決定要與他告別,離婚追求自己的自由與幸福。沒過多久, 溥儀再一次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幾乎就在成為皇帝的同時,皇后婉容就與他告別了。她的孩子一出生就被殺害,孩子的父親被暗殺,她被送往醫院時,溥儀追了出去,卻無力迴天。溥儀這一生被中國人利用,被日本人利用,人們都在利用他,卻沒有一個人真正愛他。而那些愛過他的人也都一一離開了他。

在這之後,被蘇聯紅軍抓獲。之後又被移交中國政府,送往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但是,他卻連結束自己生命的權力都沒有。他被救起,被關押,從一個高牆,到另一個高牆。最後那十年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改造,才讓他真正脫胎換骨。

溥儀見證了幾乎整個中國近代史,經歷過孩童般的天真時代,經歷過被人欺瞞被人哄騙的黃帝時代,經歷過情情愛愛的相守與別離,經歷過全世界與他為敵,最終他成為一個成熟的成年人,不再等待分離,不再期盼那個遙遠卻又快樂的時代。


如果你想多瞭解他。可以看一下《末代皇帝》這部片子,這部片子席捲了當年的九項大獎,坂本龍一的配樂,尊龍的演技都是神來之筆。

在片子中,沒有一扇溥儀主動打開的門。第一次是被馮玉祥趕出那個他日思夜想的故宮。之後擁有超多故宮財產的溥儀在天津玩物喪志,隨後想光復大清淪為日本的傀儡。日本投降後,溥儀作為政治犯進了監獄,由於在監獄裡表現良好,提前出獄,做了園丁。最後的最後,一名導遊在給遊客介紹故宮,人潮散去,一名老人想拉開護衛帶,到龍椅上,被保安的孩子攔住,他和藹地解釋到我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


感謝邀請。滿清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享年61歲,這位宣統皇帝60多年的人生跌宕起伏,不斷的在歷史的洪流中沉浮,因為特殊的身份,經歷了普通人無法企及的人生。

縱觀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或被殺,或自縊、或降於新朝鬱鬱而終,得善終的寥寥無幾,而反觀溥儀,始於皇帝,終於平民,生於束縛,死於自由,也算是幸運的吧。

  • 第一次登基,三歲的溥儀被慈禧跳過自己的父親淳親王選為大清接班人,那一刻,對於一個尚不知世事的孩子來說是幸運的也是可悲的,作為清王朝的皇帝,可以任意而為,但卻又無法擺脫慈禧的束縛,而慈禧對溥儀的態度基本是放縱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因為她知道這個小孩子不會威脅到自身的權利地位,易於掌控,一旦養廢了,可以再立新君,只要權利還在手裡,整個大清就還是自己的,但隨著太皇太后慈禧的去世,她是否後悔選了溥儀做接班人呢?因為溥儀讀書很不用功,稱病請假逃避讀書更是家常便飯,賞花玩蟲遛鳥到是在行。所以除了每天定期向隆裕皇太后請安,背誦僅會的幾篇文章外,倒也活的自在些。
  • 第一次退位,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經歷5次南北和談,以保留皇室和每年400萬兩生活費的條件,袁世凱終於脅迫溥儀退位,至此溥儀退居頤和園,仍用帝號。民國元年(1912年),由隆裕皇太后,正式頒布詔書退位,皇室仍可住在紫禁城享受皇室待遇,當時溥儀6歲,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退位。賦閑在紫禁城的溥儀日常生活就是讀讀書,以古代賢文為主。
  • 第二次登基,民國六年,前清遺臣張勳以調節段祺瑞和黎元洪之間矛盾為名,出兵北京復闢,時年12歲的溥儀第二次登基。
  • 第二次退位,在12歲的溥儀重新登上皇位不到1個月的時間,經段祺瑞出兵討伐,溥儀又下崗了。民國十一年(1922年),溥儀17歲大婚,娶了皇后婉容,妃子文秀。這段時間溥儀過得清閑,在紫禁城內吟詩作畫,彈琴養狗,有時還能出到皇宮外坐坐汽車,逛逛街,生活還是滋潤的。
  • 第三次登基,民國十四年,溥儀被逼移居天津7年,這段時間積極尋求復闢之事,對於權力還是追逐和嚮往的。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佔領了東北。民國二十三年,偽滿洲國建立,溥儀登基做日本的傀儡皇帝。
  • 第三次退位,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蘇聯對日本宣戰,攻佔東三省,溥儀被蘇聯俘獲關押,直至1950年被遣送回國,隨後在遼寧撫順戰犯管理所進行學習改造。1959年毛主席親自簽署特赦令釋放。

成為正式中國公民的溥儀先後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和中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人質,1962年與朝外關廂醫院護士李淑賢結婚,直到1967年病逝,過了近10年的普通人生活。

《末代皇帝》中將溥儀的這一生演繹的比較寫實,起起落落,被現實所拘謹束縛,但又追尋著內心的自由,角逐於各方勢力之間,卻又渴望著絕對的權利。如此複雜的一生,對於一個兒童乃至少年,是悲慘的,看著讓人心酸。但為了權利又附和於外敵,又是讓人憤慨的。好在認清了自己最終做回普通人,也許這就是最好的結局吧。

我是薄面貧生,感謝您的評論和關注!


有才華,有頭腦。但被一個時代洗禮了。


柔情,浪漫,軟弱,天真的普通人


是一個回家也要買門票的人哈哈??


在漸漸有思想的時候,被趕出了故宮,在想做大事的時候,被日本人籠絡……算是歷史的悲劇人物吧!


是最幸運也是最悲催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