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讀易經是最偉大的事業

從孔子作《易傳》始,2500年以來,至少有8000位學者前僕後繼、窮畢生精力研究易經。流傳至今的易學著作也有3000種之多,所謂易林三千。《四庫全書》經史子集,經部佔篇幅最多的是易經著作。解讀易經是永恆的最偉大事業。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易經為大道之源,易經是大道的模型,易經是宇宙人生的總方程式。

《易傳》: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郭店楚簡·語叢》:「易,所以會天道、人道者也。」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過,即使是《周易》的卜筮之術也只有「通人達才」才能領會運用。「太史公曰:《易》之為術,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故周太史之卦田敬仲完,佔至十世之後;及完奔齊,懿仲卜之亦云。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專齊國之政,非必事勢之漸然也,蓋若遵厭兆祥雲。」

這就是說,「田氏代齊」現象上是由歷史態勢的發展而導致的,但是史官於三百多年前就以《周易》預測到了,幽明深遠的《周易》術數揭示了「田氏代齊」有著天地定數法則在裡頭。

這只是說的《周易》的卜筮之道。而易有聖人之道四:

《易傳》: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

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解讀易經是為了悟道。是為了破譯宇宙人生的真相。是為了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悟道,佛家謂之大開圓解。解讀易經屬於文殊法門,也稱為「慧解脫法」,大開圓解即是圓融無礙、一以貫之地釋讀易經,徹底破譯六十四卦的奧妙,由此徹悟宇宙人生的真相。

這就是為什麼2500多年來,士大夫乃至民間有志君子不惜花費一生的精力去解讀易經。

二、解讀易經是長久的事業:

以下舉例說明。

1、張行成,南宋學者,易學家。寫《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述衍》用了十年時間。

2、俞琰(1253-1316),自幼承其家學,刻苦研《易》達三四十年之久,冥心獨造,其論往往超過前人。自言:「予生平有讀《易》癖......雖隆冬大暑不輟,每讀一字一句而有疑焉,則終日終夜沉思,必欲釋其疑,乃已自得其說則欣然,如獲拱璧。親戚朋友鹹笑之,以為學雖勤而不見用於時何......」。

《老子》雲:「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3、黃澤黃楚望(1260—1346)《易學濫觴》雲:

「澤年十七始(1276年),熟復《繫辭》,既又讀《左傳》,疑於艮之八及諸佔法,蓋探索之勞積四十餘年,至今猶未有釋然者,然無所不盡其思矣。大徳三年(1299年),於《易》象始有所悟,又積十數年,大概得其五六,由是始具藁。又積十年,乃稍得其節目。然所悟深者,大抵不入藁而存諸心。方其勞心苦志也,若神明晝夜役使之者。及其悟也,則如天開其愚、神啟其祕。」

4、來知德(1525~1604)明理學家。字矣鮮,別號瞿塘,明夔州府梁山縣(今重慶梁平縣)人。來知德自幼生性聰明,八歲已讀完《四書》、《五經》,九歲便能作詩詞。鄉試中舉人後,便「杜門謝客,窮研經史」。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父母相繼去世,他守墓6年,麻衣蔬食,極盡孝道。6年中,他在守墓的同時,深鑽《易經》,但仍覺有些道理難以明確,所以守墓6年以後,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45歲的來知德應友人之邀,到萬州虯(qiú)溪(今萬州長灘鎮龍泉溝)深山隱居,專心研易29年,在他74歲的時候,舉世聞名的《易經集註》完稿。

來知德研究易經的時間加上守墓的6年,實際為三十五年。

萬曆三十年,被特授翰林院侍讀。死後建來子嗣,皇帝御賜「崛起真儒」匾額,以褒其賢。

5、胡煦(1655─1736),字滄曉,河南光山人。他在《易》學上積累四十餘年精力,代表作是《周易函書》(今存五十二卷)。康熙屢次召見胡煦研究周易(很少人知道康熙帝是易經大家),見卦爻中疑義,命畫圖以講解,甚得康熙賞識,誇其為「真苦心讀書人」。康熙命胡煦與大學士李光地(李光地為《周易折中》的總編)共論《易》,光地無以難之。

6、惠棟(1697~1758),字定宇﹐號松。江蘇元和(今江蘇吳縣)人。祖周惕,父士奇,皆治《易》學,三世傳經,贊為一代佳話。乾嘉考據學派主要分為吳、皖兩大派。吳派以惠棟為首。

在《惠先生棟傳》(錢大昕作)中,作者準確地把握住惠棟《易》學與漢學復興的關係,寫道:「(惠棟)專心經術,尤邃於《易》。謂宣尼作《十翼》,其微言大義,七十子之徒相傳,至漢猶有存者。自王弼興而漢學亡,倖存其略於李氏《集解》中。精研三十年,引伸觸類,始得貫通其旨。乃撰次《周易述》一編,專宗虞仲翔,參以荀、鄭諸家之義,約其旨為注,演其說為疏。漢學之絕者千有五百餘年,至是而燦然復章矣。」

惠棟在筆記裏記敘了自己專心經術的快樂:「正月二十一日睡覺,道味滿於胸中,數年樂境唯此為最(己巳(1749)正月記)。」

三、解讀易經獲得「大開圓解」:

前述惠棟專心經術「道味滿於胸中」的快樂,此即禪悅、法樂,天人感應道交之心境也。

解讀易經獲得「大開圓解」,有實例否?

近代尚秉和即是。

尚秉和(1870-1950),名秉和,位元組之,號石煙道人,晚號滋溪老人,學者稱槐軒先生。河北省行唐縣城西南滋河北岸伏流村人。晚清進士,著名易學家。博學善文,喜玩金石,工於繪事,精通中醫,與易學造詣淵深。是象數派易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尚秉和於《易》研討最深,主張「象為學《易》之本。曾全面考究漢《易》象數學的特點,詳探《左傳》、《國語》、《逸周書》尤其是《易林》中久已為人忘忽的《周易》內外卦象、互象、對象、正反象、半象、大象等百二十餘象的應用規律。凡立說與取象,多有創見,而不苟同於先儒。時賢王樹楠稱其「將二千年《易》家之盲詞囈說一一駁倒,使西漢《易》學復明於世,孟子所謂其功不在禹下。」」

試問:先生後來悟道否?然也!

尚秉和先生晚年開悟的心路歷程見《尚秉和傳》:

老人自幼遊佛廟則喜,歷道院則否,殊不知其所以然。初讀佛經,懵不知落處。後閱《五燈會元》,達觀禪師雲:「禪是經綱,經是禪綱,提綱正綱,了禪見經。」乃窮覽禪說。久之,知唐宋以來禪家大師,道齊諸聖。其寥寥數語,能括盡經教精華。其大自在處,已入吾儒聖境。凡吾儒謗佛者,皆不知佛之實際與吾儒同,且不知吾儒中庸之道與佛無異也。蓋自唐之王維.白居易.裴休,宋之楊億.李遵勖.張九成.李丙.馮楫,十數人外,鮮有知此者矣。禪語既會,再讀諸經,立知歸宿,然仍不能解脫也。十四年冬,因時局兀臬不能去懷。偶閱馬祖與百丈觀野鴨因緣,遂脫然放下。因說歇曰:「參得江西過去禪,應無所住得真銓。森羅萬象飛飛過,不許些微把眼穿。」因廢棄時事,安心著書。後讀僧璨信心銘曰:「大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愛憎,洞然明白」。又曰:「纔有是非,紛然失心。」凡著書不能無揀擇,無是非。於是著書之念亦放下,放下再放,回思舊夢,儘是雲煙。歷曆數之,真多事也!

四、解讀易經用減法:

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學習科學技術知識是「為學」,越學越多,越學越生,所以稱「學生」。學習知識是枯燥乏味的,因為用的是加法。

解讀易經則用減法,解易是「為道」,越解負擔就越減輕,所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易是為道,不是學習知識。學易是用減法,請不要被現有的知識所矇蔽,知見越多越沒有智慧。

為學主要用左腦,為道主要用右腦。二者通過實踐連在一起。

把《易經》比喻成一棵大樹,象數是根本,理佔是花果。

象為根,數為本,理為花,佔為果。

象是右腦的德能,數理是左腦的德能,佔又是右腦的德能。易經智慧從右腦開始,轉到左腦籌劃,最後又回歸右腦。

解讀易經如何使用減法,就是「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清楚自己的污染,「損之又損以至於無」,那時真如本性放大光明,人天交接,易道得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