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sdom of Psychopaths讀後感

4 人贊了文章

有一句話必須聲明:任何觀點,都是需要每個人自己去思考之後才能形成的。但是,讓人思考既不是我的工作也不是我的義務——所以這裡我只是把我思考的結論分享出來——但是請注意,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我自己的答案。

你自己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尋找。


導語

Kevin Dutton 的The Wisdom of Psychopaths ,我只讀過第一冊,而且還是中譯本。

這本書一開始我也沒啥感觸,因為我遺忘了很多關鍵性的、我自己參與過的事情。現在反觀這本書,覺得這本書很多觀點有可取之處。


#1 如何讀這本書

Kevin Dutton(以下簡稱KD)這本書,需要這麼看待:這本書對於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用途。

對於普通人:你首先要知道,你的大腦結構,內分泌水平,基因,等等,決定了你是個完完全全的神經正常人,這意味著:

  • 很多隻有精神病態傾向的人能輕而易舉做到的事情,你做不到。

比如面對強壓力時高度集中注意力,比如對獎勵特別敏感,比如痛覺承受力更強,等等——這些能力,你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訓練得到一定程度的強化,但你必須牢記,這些能力你光靠讀KD這本書是做不到的,這本書也沒有試圖教會你這些東西。

  • 你可以學會精神病態者的思考方式

你具有正常的思維能力。因此理論上你能夠借鑒任何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並把它變成你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本書——一如它的英語副標題,希望教會普通人的是精神病態者的思考方式,在必要的時候,用精神病態者的思路來思考問題。而人的思路嘛——是任何人都可以借鑒、模仿的。普通人能夠模仿精神病態者的思考方式(比如,最簡化,利益最大化,目的優先,不「怕」試錯……還有其他的我怕是一時想不起了)

對於精神病態傾向的人:這本書有完全不同的用法。當然其中不少你肯定早就知道了。

廢話少說,兩個關鍵點

第一,「旋鈕理論」

第二,好的精神病態者 VS 壞的精神病態者。


#2 普通人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Kevin Dutton這個程度。

不要笑。Kevin Dutton有個精神病態傾向的老爹,還有個精神病態的基友,而且還見過採訪過大量精神病態傾向的人,但他自己是神經正常人。

好吧這個畫風我估計真的能做到的人也不多。

用更接地氣的方式講講。

實際可以達到的效果,第一,比如解決複雜問題的時候,嘗試更簡單的做法;第二,不要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特別是後悔啊,沉沒成本啊,猶豫啊,這類事情;第三,必要的時候你得無情(好吧Dutton可能沒有講這個,但是James Fallon肯定講過)

——這些都不重要(有人要掀桌了)

這些都是「思路借鑒」,記住,思路借鑒。

但是勝出不能光靠「思路借鑒」,而是要靠絕對優勢。

普通人真正要在競爭中勝出,靠的是什麼?

計劃性。

你想了,你學會了這本書上亂七八糟的東西(事實上並不難),然後你還有計劃性……你想不勝過精神病態者都難了好吧。

至少從我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做到這一點的普通人,不少——而且他們從中獲利很多。


# 3精神病態傾向的人

說出來不怕被笑話:我是一直搞不清楚「旋鈕理論」的人。

——直到最近。

(NT請無視下面這段話……)

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樣:所謂的「調節旋鈕」指的是合理分配你的注意力

比如你把注意力往情緒體驗、同情心上分配了90%,往「完成目標」上分配餘下的10%,這時候你的同情心就是10格滿,情緒體驗是1格,冷血就是1格。

然後比方說你換了一個場合,面對kb分子。這時候你就不能按照上面的配比,原封不動照搬否則找死。你需要顛倒一下,把你的注意力100集中在「保護自己」這個任務上,這時候你可能冷血就是10格滿,同情心和情緒體驗就是0了。

再比如,一個嚴肅點的話題,你生在一個暴力橫行的地方。

這時候你不能把你的100%的注意力全部分配在「我要攻擊我的敵人」這個目標上。你可能需要把你的注意力調整為「我要保護自己」+「我要努力去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之類的。

這個理論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很好懂,因為他們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但是如果讀的時候,確實搞不清楚它究竟怎麼回事——不妨先讀讀Joseph Newman的論文。等理解了注意力模型下的精神病態特性,這個問題沒準就不攻自破了。


# 4 精神病態傾向的人真的很容易成功麼?

我對此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高功能、精神病態傾向的人。精神病態傾向的人,在一些特定領域能有出色的表現,所以在這些領域,本來就有吸納這些人的「天性」。另一方面,(高功能)精神病態傾向的人,非常懂得做「最優選擇」,所以也會主動往這些領域靠。所以,你可以理解為,王八瞧綠豆,對上眼了。但是如果是門不當戶不對,去了錯的專業領域,那麼對不起,不會有發達的可能。並不是所有領域都適合精神病態者。不過我想,對於精神病態傾向的人來說,也不需要專門提醒這個吧,不小心說了一句廢話。

第二,低功能精神病態者。按照KD的說法,低功能精神病態者的「旋鈕」卡死在某個地方動不了(無法合理的調配注意力——Newman的觀點)。事實上如果稍加推廣,按照相對高功能和相對低功能的觀點來看問題,每一個精神病態傾向的人都會有高功能期和低功能期。所以,如上所述,旋鈕理論很重要,而另一個理論,就是「好的精神病態者」和「壞的精神病態者」


# 5 「好的精神病態者」和「壞的精神病態者」

(這個理論,說實在的,我都有點記不得了,所以如果細節上有出入,我的錯。)

這裡並不是指「全世界都說我做的不對,但是我毫無根據地認定我做的對」——這個只能叫做自戀。

這句話,對於普通人,對於精神病態傾向的人,按照不同的方式解讀會更好些。

(1)普通人。

對於普通人看來,最最通俗易懂的解釋,恐怕是「自我實現預言」。你想著一個「壞目標」,你就不知不覺地往壞的一面思考,往壞的一面去處理問題。

(2)精神病態傾曏者

首先,解讀思路完全不同於普通人。這是個純獎勵驅動問題

精神病態者盯著什麼,就會完全忘記身邊的幹擾、懲罰效應,全神貫注向著這個目標靠近。也就是說,當你盯著「好的精神病態者」時,你就會忘掉「壞的精神病態者」而全力向好的精神病態者靠攏;但當你盯著「壞的精神病態者」的時候,你就會忘掉「好的精神病態者」,而不斷向「壞的精神病態者」趨近——為什麼呢?因為你在一片批評中,本身已經陷入「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怪圈,這時候你又只盯著「壞的精神病態者」,你說,你能注意到「好的精神病態者」存在麼?

可能有NT會問:為什麼會盯著「壞的精神病態者」看?

因為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而且不會對懲罰起反應啊!

所以——無論如何,盯著「好的精神病態者」看。


#6 不要拘泥於「精神病態」

因為作者是研究這個的。所以這本書的主題無非是精神病態傾向(Psychopathic)。

但是我想提醒一下:

如果真的要專門研究某一專題的專家,懷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心態來寫書的話,出現

The Wisdom of NT

The Wisdom of Narcissism

The Wisdom of Sociopath

之類的書,我都不會覺得奇怪。

我想說的是,按需而定。

比如我。從我個人的角度,說真的我不是特別關心這個問題,Wisdom也好,Stupid也好,我不是特別的關心,因此對於The Wisdom of Psychopaths興趣就不大。但是如果有The Wisdom of NT或者The wisdom of Asperger的話,也許我會更感興趣一點。

所有這些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結尾

有一些事情必須說明一下。

第一,我自己從未實踐過Kevin Dutton這本書上任何一個觀點的(也許以後會借鑒一下)。只是作為一個讀者,從「回過頭來看」的視角,覺得這本書有不少可取之處,值得借鑒。

第二,Kevin Dutton這兩本書(這篇文章介紹的只是第一本,後面還有一本,我也沒看過),背後有大量的實驗和理論依據。但是Kevin Dutton的論文我沒怎麼讀過。對Kevin Dutton的研究感興趣並且心存疑惑的人可以瞭解一下。

第三,我希望快速結束掉這個任務,所以我沒時間翻英文版原書甚至沒時間再翻一次中文書——只是快速的寫一下關於書中核心觀點的理解。

第四,對於同一個問題,不同領域有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所以如果某個問題成為難題,並不代表這個問題本身很困難,也許是沒有找對方法。我想一部分精神病態者,最終成為低功能精神病態者,恐怕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希望讀這本書的人,能從中有所收穫。

完。

真·結尾

差點忘了……

書中有一些(據說是)「精神病態者的智慧」的東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