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弱勝強是魔術,以強勝弱才是兵法

來自專欄權商謀道

以弱勝強是魔術,以強勝弱才是兵法

魔術又稱障眼法,把真實的東西藏起來,引導觀眾的注意力,干擾人們的判斷力。

有點類似兵法中的聲東擊西,軍隊如果要進攻西門,就派一些人拿著話筒在東門門口喊:喂,我要進攻啦,我要進攻啦,給城裡的人造成一種軍隊要從東門進攻的錯覺。等到所有主力都防守在東門,西門就會很容易突破。表面上看到的東西只是魔術師放的煙霧彈,真實的東西藏在煙霧彈下面,所以魔術往往是看得越仔細,就越不容易看出真相。以弱勝強就是這類魔術,表面上好像弱者真的可以戰勝強者,實際上如果它能戰勝強者,那它一定是更強的一方,而不是弱者。

虎落平川和放虎歸山是一對非常有趣的成語,有的人說老虎是貓科類動物,有爆發力但耐力不佳,捕獵的時候可以通過環境的掩飾,配合自己的爆發力,在獵物反應過來時已經變成了食物,假如老虎到了平原上會怎麼樣?

周圍的動物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說:看到那隻小腦斧沒?它耐力不好,爆發力強,我們要離他遠一點,一天24小時死死的盯住它。它一靠近我們,我們就跑,時刻記住保持安全距離。於是所有動物眼睛都瞪得比燈泡還大,就盯著這隻老虎看,最後結果會怎麼樣?在沒有周圍環境掩飾的平地上,老虎相對於之前來說就是弱者,脫離了自身適合的環境。等到放虎歸山,這隻老虎就會重新變為百獸之王。

所以歷史中拿破崙打俄國,到別人的主場上作戰,遇到了冰天雪地,相當於老虎去了平原,和其它動物賽跑,比誰跑的時間長。俄國兵力沒有法國強,表面上來看是弱小的一方,但由於法國客場作戰,天時地利人和又都不佔優,強者變為弱者,俄國戰鬥力最終還是比法國強大,從而以強勝弱。

而兵法就是為了以強勝弱研究的,用計策讓對手變弱,那麼己方相對於敵方,就是強大的一方。比如《三國演義》中經常看到這樣的劇情,一方佯敗逃亡,另一方乘勝追擊,追到對方事先埋伏好的陷阱里,敵方全軍覆沒。那麼100個人如何打敗150個人?想辦法讓150個人兵力分散,用100個人去圍攻對方分散的小分隊,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如果看著打不過,那趕緊跑路,兵法從來不提倡以弱打強。十則圍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卧薪藏膽的越王勾踐就是這樣,打不過那就裝孫子,等到回國再發展經濟,訓練軍隊,強大己方的力量。然後送美女給敵方,讓對方娛樂至死,天天玩遊戲追劇,死宅在家中,最終達到以強勝弱的目的。網路上流傳過一個段子,這個段子就反應了兵法以強勝弱的原則。段子是這樣的:永遠別和白痴爭辯,因為他會把你的智商拉低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後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用胡攪蠻纏的方式讓對方喪失情緒控制力,然後運用自己不講理卻讓他人敗下陣來的成功經驗,最終反轉強弱力量對比。

所以學習兵法後的人也很容易變得自信,如果別人說:你看你長得這麼丑。你就可以說:但是我比你聰明啊。對方說:你看你還沒發財。你就可以說:但是我比你有文化,有內涵啊。對方說:你連名牌包包都沒有。你就說:但是我有中國古典書籍啊。對方:……

既然缺點無法避免,生來就有。那就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以強勝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