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本身就有風險,截止到目前盈利的合作社很少,都在賠錢,即使投資也是打水漂,很難回籠資金,這就是當前合作社的困境。

辦理合作社的並非想發展三農,很多人是另有想法,總想不勞而獲,騙取國家補助,但是根本無望,我也有合作社證件,我用來賣農資,什麼也沒有做,我們鄉政府通知我刻一個章,備案用,說到時候國家有點補貼,其實什麼也沒有。

很多合夥人在一起做三農,但是真正操作起來很難,大家都不想投資,最後剩下一個慢慢幹 ,大家都非常清楚,錢投出去很難收回來,我們當地一個種地戶,承包了100多畝土地,種大蒜賠的血本無歸,後來種植大豆也沒有掙錢,現在已經投資上百萬,還沒有看到一點利潤,本錢都回不來,今年又種了核桃,剛種一年因為承包費砍了10畝,你說會掙錢嗎?

現在土地承包風險太大,農作物不值錢,人工太貴,找個人幹活一天最少100元,生產資料也貴,所以現在種地基本沒有利潤,真正賺錢的都是自己幹,不找人,自己賺個工資,如果處處找人肯定賠錢。

現在合作社太多了,辦證不要錢,誰都可以辦,很多都是徒有虛名,根本沒有運作,你說的合夥人都不投資,這個很正常,大家都怕擔風險,還是建議你自己慢慢幹吧,少祝你好運找人,自己親力親為,這樣還能掙點錢,祝你好運。


這是正常現象,也是現在中國合作社面臨的通病,所以現在成功的合作社很少。

我把我們合作社的發展過程給你講一下,你就會明白怎麼做了。

腰站子村是新疆奇台縣的一個普通農村,2008年之前農民生活都還很困難。2009年2月村支書帶領村委會4名幹部,共5人成立奇台縣豐驛農業合作社。5個人每個人貸款20萬,集資100萬作為合作社的註冊資金。當時村民沒有一個人入股,和你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一模一樣。

2009年合作社搞2000畝蔬菜大棚,組織村民幾十個就業崗位,當年盈利不大,只有十幾萬。年底村委會組織全體村民開會,分析合作社前景,入股的有十幾戶。

2010年合作社開始流轉土地,當年流轉6000畝,年終盈利將近300萬,所有村民都看到大家分錢,當年村民大會入股200戶,全村只有300多戶人。

2011年合作社流轉土地2萬畝,年終盈利將近1000萬,年終村民大會全村入股率達到98%。

2015年周圍村子的村民開始在我們村合作社入股。

2018年合作社流轉土地6萬畝,入股村民達到500多戶,包括周圍四五個村的農民。

合作社規模擴大的同時,要積極申請國家相關項目補貼,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希望能幫到你。


這是組織、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的一個非常典型的問題。

在當前的形勢下,共同考查選好了項目,或者在已有的、分散經營、初具規模且效益良好的項目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加強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擴大規模效益,實現共同致富,在這種情況下成立相應項目的專業合作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成立合作社首先要有牽頭人,這個牽頭人一般都是這個專業的生產經營能手、致富帶頭人。由牽頭人去動員、組織、登記社員,然後召集會議商討有關事項,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事項就是制定合作社章程,有關事項商定好了,有了章程,最後按程序到有關部門進行登記註冊。

一旦登記註冊了,章程就具有了法律効力,每個社員都將受到章程的約束,都必須按章程去履行義務、承擔責任。可現實中能做到嗎?

當然,成立合作社的形式有多種,有的由社員共同出資、籌集資金由專業社集體運營,有的以龍頭企業或種養大戶帶動、發動並提供統一供應生產資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保護價收購由社員分散承包經營模式等。不管採取那種模式都必須有資金投入,其中合作社的負責人或牽頭企業、種養大戶帶頭出資那是必然的,可等到其他社員需要出資的時候,他們會以種種理由不出資了,或者乾脆退社了,提問者提出的問題的情況就出現了。

有的在剛籌資、合作社還沒有投入沒有損失的時候退出了還好說,關鍵是有的合作社在已經投了大量資金、已經流轉了土地、準備再籌集社員資金大幹的時候,社員們退社了。

合作社進退兩難,是一個十分頭疼的事。出現了這種情況到底該怎麼辦呢?

按理說合作社註冊成立了是受法律保護的,合作社章程全體社員必須遵守,就是按照「參社自願、退社自由」的原則退出了,對於造成的損失也應該承擔經濟的責任,去跟退出的社員打官司嗎?不現實啊!最後合作社解散了,剩下的攤子只好由合作社負責人或牽頭企業、種養大戶去收拾了。我們這兒的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出現的亂攤子最後是怎麼處理的呢?

原合作社負責人或牽頭企業、種養大戶沒有氣餒,自己幹!除了自行生產經營外,抓住原社員及周圍羣眾同樣想發財的心理,通過示範帶動、通過統一供苗供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收購產品,實行農業企業化運營的路子,照樣把這一產業做大做強了。

如果原合作社負責人或牽頭企業、種養大戶也無回天之力、無能為力收拾亂攤子了,那也只能是花錢買了個教訓。

所以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運營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非常難的,有理有時也是寸步難行,有些難處可能連專家也想像不到。

你說是嗎?歡迎評論、指正。


要想辦成合作社,找幾個成功案例,給他們像放電影一樣,邊放,邊給百姓說,種種好處,利用老百姓貪小便宜的心裡,讓他們投資。

先從親戚朋友下手,讓他們入股,並幫著宣傳,利用從重心理,把好處使勁忽悠,說以後的分紅,效益,就近打工的各各好處,多找些實例來,把忽悠的功夫做足了,這是為了讓老百姓能夠上當,最主要是凝成一股繩,就跑不了,下勁幹了,當然忽悠人家能入股,還有保證老百姓的利益問題的分配均衡,和各項支出和收益,蠻幹的一抹黑是不可取的,產業要多樣化,單一的很容易坐喫山空,老百姓撂挑子不幹,一定要持續發展,或多或少都得有收入纔行,你看人家馬雲就是能忽悠,忽悠出一個阿里巴巴,但能忽悠人,也要記得給他們真正的實惠,他們才會跟著一起乾的起勁,所以良好的制度體系,分配體系,資金鏈體系,後續開展計劃,產業多樣化,創新科技化,多看多聽多借鑒成功案例,準備充足,吸引管理人才,分配工作,什麼人適合什麼,都要事先說好,否則一切白達,未來會有利益糾紛。

總之表裡都要做足了,你自己就要信心十足,否則又拿什麼讓別人相信你,與你一起冒險,要你沒有讓人看起來自信能力,無論你說的多麼的天花亂墜都沒有用,一個領導者必備的素質,就是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不論內心多麼崩潰,也要像個沒事人,你看自古以來能吹和忽悠的劉邦,馬雲就是很好的例子麼,自信和準備工作做足了,自己自信,別人看到你自信,也相信你了麼。


謝謝友邀請,合作社辦好了,股東怕承擔風險不出資咋辦。

這正常呀,那你就是合作社的帶頭人嘍,股東怕承擔風險,不出資是在情理之中。

股東對你的投資項目產生置疑,你是發起人,必須要足夠瞭解市場,前景如何,怎樣規劃,投資需謹慎,小心打水漂。

沒涉入其中會認為簡單,我們地方現在的合作社基本沒讓村民獲利,股份搭錢進去成本都難收回。開一張大口,大片包地,管理缺位,當甩手老闆,用工難。況且現在土地被肥料和農藥坂結,很多問題會困擾著大家。

進入原生態種養合作社,以種為主,老闆注資難,找村民貨款入股,修基耕道破壞不少土地,百姓怨聲四起,土地難以復原。承包人進退兩難。

我可以給你談談一個新建的合作社狀況,看你是否可以從中看到點什麼。

包地近兩百多畝,上年種植烤煙,每畝地栽苗一千一百株為標準,政府育苗,土地租金兩佰元一畝,璇耕機二百元一畝,工人工資100至130,150每天。(肥料,栽苗,培土,除草,採摘上烘,抹頂打芽,師傅烘烤,翻擇煙葉)費工不少,忙大半年沒賺錢。

這合作社管理人改變思路,縮小規模,依託當地農產品,以收購帶種植。

土地也改變戰略,土地劃分給責任人負責,以發放種子模式,交由種植戶直接種植。生鮮到半成品收購,簽定收購價格,種植戶很有信心,也少了工人開支。

回答有點離題,考慮到起初困難,給你繞了圈。那麼合作社本該共同擔責,承擔風險,你遇到融難資。你覺得你思路可行,可以多出資,以後利潤按注資分紅,且不更好!謝謝你的邀請!


在成立合作社的時候,要制定合作社章程,明確合作社成員的義務和責任。合作社成立了,很多成員不投資,怕擔風險,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現在農民賺錢不容易,他們害怕將錢投下去,會血本無歸。我建議你召集合作社成員開一個會,向社員們說出你的想法,就是合作社按照股份制分紅,誰投資誰分紅,不投資的社員不能參與分紅。不過,現在不投資的社員以後可以投資。比如每年的春節後社員可以投資。至於社員到時候撤資,你要和社員們商量,制定社員撤資的章程,比如允許社員年底撤資。社員撤資後必須一年後才能再投資。以上建議供你參考。


謝邀!

據我瞭解合作社都有5人以上的合夥人才允許開吧,合夥人不願意出資就倆原因:

1.對投資回報率抱有懷疑

2.利益沒談攏

首先第一個原因;興辦合作社的初衷和目標是什麼?經營理念是什麼?比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互利共贏的局面。既然當初同意合作了,現在猶豫不決,就是對投資回報率或者經營缺乏信心!這就要靠你的個人魅力和口才了。想像一下如果是馬雲,他會怎麼做?我記得他說過一句話『也許我說的是錯的,但我相信自己說的』當你抱著必勝的心態去做一件事,往往會事半功倍。

其次第二個原因;就看你是要做領導者還是願意做領袖了。領導簽合同,領袖繪藍圖(畫大餅)


辦合作社的初衷就是帶領成員跟村民致富的,如違背了這條初衷,合作社趕早散夥。

當然合作社要贏利必須要投資,在初期合夥人不肯投資怕風險這是正常的,你想誰(何況還是農民)會拿現金投一未知數,除非你在別人眼裡是一金剛鑽,所以你現在就要在他們眼裡樹立個人威信,建立個人品牌,只有有了信任基礎就自然會找你投資的,說白了就讓他們嘗到農業中的種養甜頭,我就以種果蔬合作社為例。

首先自己先租幾十畝地,種上見效快的蔬菜,等賣菜時再收點農戶的菜跑市場,只要跑好了市場,自己賺到錢後,鄰居自然有人加入合作社。

等合作社有了田和人之後,合作社就有了後盾,一邊跑好市場,一邊圈地拉人,做大做強。做大後還怕沒人投資嗎?

後面的我不說應該知道怎麼做了,祝你合作社越來越興旺!


如果你是合作社的法人代表,你可以自己投資墊資從小做起,當合作社做大了自然而然就會有人出錢出力!

對於成員不出資的問題,你可以自己出資幫他們墊付解決眼下合作社成立問題,但是前提你要私下與想要加入的成員簽署出資協議,確保自己的利益安全。

同時還要告訴你,法人代表承擔的是本合作社的法律責任,有事的時候政府就找法人代表說話,而法人代表在經營過程中也代表企業說話(別人不具備資格說的沒用)。所以,法人代表的基本責任就是對合作社的遵紀守法合法經營承擔責任,風險就是合作社發生法律問題由法人承擔法律責任,在這個前提下才是成員共同分擔。

回答不是太完善,希望能幫助你,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貴在持之以恆的堅持!


自己投資自己做,從小做大,從單一到多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