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北京平行進口車,尤其是搶自家進口車飯碗的北京平行進口車,車企打壓起來,可謂各種法子都用上了。例如,寶馬在去年對其旗下熱門車型X5的排量進行了微調,將之由2979ml調整為3004ml,導致該車型通過平行進口渠道入關需多繳納近11萬元稅款。受此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寶馬品牌在北京平行進口車市場的銷量下滑超過一半。

而相對應的,國家政策對於平行進口車那堪稱是一路扶持,各種支持利好政策不斷。平行進口汽車CCC認證(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改革上週在上海順利落地。也就是說,平行進口車今後能夠在政府監管下依法履行產品召回、質量保障、售後服務、汽車「三包」等事宜。

一邊是政策扶持,一邊是車企壓制,這種微妙的局面,讓北京平行進口車始終只是在春天裡晃蕩,即便一季度同比增長三成,還是過不上夏天。

買平行進口車越來越方便

隨著各地陸續開展平行進口車試點,龐大、廣匯等大型經銷商集團都紛紛開展平行進口車業務,在他們的門店也能不時看到平行進口車的身影,甚至有的商家將展廳開到了市中心。此外,不少北京平行進口車商還開始打造互聯網平臺,有興趣的消費者打開網頁,選好車,比下價格,滿意的話直接就能下單。

如果你是一位內地消費者,現在也能看到北京平行進口車的蹤影。長期以來,北京平行進口車商家依靠相對低的價格,和車企授權的4S店「搶食」至今,以佔平行進口車市場前兩位的豐田和路虎品牌來說,豐田旗下的熱門車型普拉多、酷路澤,路虎旗下的熱門車型路虎攬勝、攬勝運動版、路虎第四代發現都在國內4S授權經銷店有售,但走平行進口渠道,價格上通常要便宜數萬到十數萬元不等,這就形成了其獨特的競爭優勢。

不過隨著車企對海外車源的管控加嚴,「搶食」的難度在日漸增加。以寶馬為例,去年對其旗下熱門車型X5的排量進行了微調,將之由2979ml調整為3004ml,導致該車型通過平行進口渠道入關需多繳納近11萬元稅款(我國進口車根據排量按階梯徵稅,3L是一道分水嶺),從而抹殺了北京平行進口車很大一部分的價格優勢。受此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寶馬品牌在北京平行進口車市場的銷量顯著下滑超過一半。此外,隨著跨國車企將越來越多的車型引入國內,可以想見,「搶食」會越來越不易。

與其拼著命地分蛋糕,不如開拓新市場,搞「差異化經營」,另外做一塊小蛋糕,雖然小,但是小而美。不過,目前真正專註於經營小眾車型的車企仍很少,之前受到各方期待的平行進口車市場對主流進口車市場的「補充」作用仍然很有限。北京平行進口車商家如何因應市場挑戰,找到行業未來的市場空間,值得進一步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