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受邀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發表演講。不過和其他演講嘉賓不同的是,「外星人」馬雲竟然大談「煮雞蛋」!

馬雲說,十年前,阿里巴巴的年輕人算過一筆帳,10筆電商交易要消耗的能源,可以煮熟4個雞蛋,現在阿里已經讓能耗下降到只煮熟1個雞蛋。阿里做了很多創新,比如通過深層湖水降溫,製冷能耗節省80%。今天,這成了阿里巴巴通過技術創新練就的競爭能力。

用「4個雞蛋到1個雞蛋」的比喻來談如何應對氣候變化,馬雲不愧是劍走偏鋒的高手。沒想到做電子商務起家的阿里巴巴竟然有這麼多創新的黑科技。其實,任何能效的提升都包含了一系列複雜的技術組合,是阿里巴巴數萬名工程師耗費10年之功練成祕籍。而且,阿里巴巴還很慷慨地把這種技術能力通過阿里雲對外輸出,以提升整個社會資源利用的效率,降低能耗。

巴黎氣候大會演講第二天,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便和馬雲會面,詳細商討瞭如何利用雲計算和大數據,更科學的應對氣候變化的難題,以及全球面臨的饑荒、災難、疾病等問題。

靠湖水就行 90%時間都不需要電製冷

馬雲在演講中提到的深層湖水降溫技術,目前正應用於阿里雲千島湖數據中心。

這個數據中心最牛的地方就是90%的時間都用千島湖的深層湖水製冷,這比傳統的空調製冷方式要節約能耗超過八成,比普通數據中心全年節電數千萬度,減少碳排放一萬多噸標煤,是目前亞熱帶最節能的數據中心之一。

阿里雲千島湖數據中心內部圖

千島湖數據中心不但綠色節能地解決數據中心製冷問題,還採用了光伏太陽能、水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伺服器餘熱也被回收用作辦公區採暖。

除了節能,千島湖數據中心的另一大特色是節水,設計年平均WUE(水分利用率)可達到0.197,打破了此前由Facebook俄勒岡州數據中心創下的WUE0.28的最低紀錄。

千島湖數據中心一經啟用,就引起了全球科技行業的關注。在2015世界電信展上,阿里雲獲得了以「真實技術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為評判標準的2015世界電信展卓越企業獎,阿里雲也成為本次展覽上唯一獲此獎的中國企業。

如果你以為水冷數據中心就是最厲害的科技,那就圖樣圖森破了。據說阿里正在張北建設百分百基於綠色能源的雲計算基地,建築外表覆蓋太陽能電板,同時採用自然風冷和自然水冷系統。綠色能源可就地轉化成計算資源,供全球使用。

工程師的綠色觀:高性能與高效率

數據中心接受大自然的饋贈,使用陽光、水、風等清潔能源,十分環保。除此之外,阿里巴巴的工程師們還有一套獨特的綠色觀——那就是不斷追求IT系統極致的高性能和高效率。

比如基礎設施。在阿里的工程師眼裡,交換機、伺服器、快閃記憶體等硬體並不是冷冰冰的黑盒子,它們可以賦予智慧,跟隨某種規律自由地排列組合,而不是僅僅滿足於一種現成的或者傳統的商業解決方案。阿里人給這個項目取名AliRack(阿里整機櫃解決方案)。

就像你在美國大片裏看到的數據中心機房一樣,AliRack提供的也是高密度、模塊化、集約化的整機櫃伺服器,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機櫃望不到頭,雖然看著是上千上萬的機器,但又好似在強大力量的指揮下變成了一臺機器在運行,很有點國慶閱兵走方陣的架勢。

AliRack帶來的能源效率提升顯而易見。首先整機櫃交付部署,能提升大規模部署機器的效率;其次,可以集中散熱和集中供電,降低功耗;第三,整機櫃管理能提升運維管理效率;最後,高密度部署還能節約數據中心資源。

硬體可以優化,軟體同樣可以。阿里雲有一項大數據計算服務叫ODPS(OpenData Processing Service, 簡稱ODPS),是由阿里雲自研,應用於數據分析、挖掘、商業智能等領域。阿里巴巴的離線數據業務都運行在ODPS上。

阿里今年年初開始對自身的離線計算業務做了一系列調優,包括代碼層面的優化、梳理業務邏輯、更精確的資源調度,以及加快上線新一代硬體,如用萬兆網卡代替千兆網卡等。經過這一系列措施,在今年「雙11」之前,ODPS離線計算的能源效率整體提升了約30%,同時性能更加穩定,順利通過「雙11」海量數據運算的考驗。

就在前不久,阿里強大的軟體實力又一次得到證明。在全球科技公司的計算奧運會Sort Benchmark排序比賽中,阿里雲的分散式計算平臺「飛天」(Apsara)用不到7分鐘(377秒)完成了100TB的數據排序,打破了Apache Spark的紀錄23.4分鐘,更早之前Hadoop的紀錄是72分鐘。

用公共服務的方式提供計算資源

潘基文為啥對阿里巴巴情有獨鍾?據說祕書長對阿里近年來在雲計算和大數據領域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非常讚賞,打算向阿里「取經」——他向馬雲提出,利用阿里巴巴的雲計算和大數據能力,與聯合國一起提高用數據解決全球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聯合國有關級別培養數據處理高端人才。

聯合國祕書長之所以對阿里雲青眼有加,和阿里巴巴對雲計算的定位密切相關。

在阿里看來,互聯網充分普及的今天,計算作為一種抽象的資源,已經不再需要自建軟硬體設施獲得,完全可以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獲取,這就是雲計算。

在這個意義上,雲本身就是能源效率的貢獻者。

阿里雲把阿里內部經過錘鍊的硬體能力、軟體能力、大數據能力、安全能力,甚至人工智慧能力,統統打包成可在線購買的產品對外輸出,從而提升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率,分享技術帶來的紅利以及提升人類福祉。

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雲計算的方式創業創新:一款視頻社交APP小咖秀2天時間迅速上線,迅速走紅;浙江水利廳使用雲計算來支撐沿海地區的颱風實時路徑發布系統經受幾百萬用戶訪問,減少颱風災害;浙江交通廳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預測未來的交通擁堵情況,智能出行降低排放;鐵路總公司12306鐵路售票網站利用雲的彈性分流餘票查詢業務,大幅提高春運購票效率……技術紅利通過雲的方式被普遍分享,雲計算作為撬動創新、提升福祉的槓桿,其基礎性地位正逐步強化。

馬雲說,第一次技術革命,是對人類體能的釋放,讓人的力量更大;第二次技術革命,是對能源的利用,是對人類活動半徑的釋放,讓人可以走得更遠;而這一次技術革命,從IT時代進入DT時代以後,數據新能源帶來的計算能力,釋放的是人類的大腦。

和所有偉大的公司一樣,阿里巴巴正在用行動向外界展示一個越來越負責任的企業形象,在氣候、貧困、疾病、交通等重大公共議題上,阿里巴巴嘗試用技術創新應對挑戰。

看來,馬雲煮的這顆高科技雞蛋,還真值得細細品嘗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