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8 13:06:04)标签:佛学星座

注:「六壬仙师」是法通供奉的主神,也是与法通缘分最深的一位仙师!很多人都认为「六壬仙师」仅仅是保平安、驱邪制煞的,其实不然,「六壬仙师」是通天彻地的。坊间流传的唐朝国师李淳风为「六壬仙师」,其实不然,李淳风仅仅是六壬派的一个杰出代表,而仅仅是这个杰出的弟子,在唐朝的时候已经通天彻地,其中的一部《推背图》就已经流传千古!!!近几百年,最杰出的就是义和团,义和团的三个头目都是六壬派的杰出弟子,而义和团最出名的一句是 -- 刀枪不入。确实,大刀砍不入、红缨枪刺不入,但机关枪、大炮能打得入的。八国联军进攻的时候,中国唯一的抵抗力量就是义和团,而义和团的大量六壬派弟子作出了无比重大的贡献,为抵抗外敌而献身!!!有的人会问,既然有著「六壬仙师」的扶持,为什么还会死亡呢?问这一句的,就说明这个人迷信了,在战争的年代,在国运悲惨的年代,人的运气,神灵的力量,显得特别特别的渺小,真的!如同神话小说所讲的,人间要有此一劫,就一定要让人间经过此一劫之后,才能迈向辉煌,看,今天的祖国是多么的繁荣、强大、富有!!!-- 法通李淳风仙师李淳风仙师,隋唐时岐州雍人(陕西凤翔县),精通天文、历算、阴阳占卜之说。约生于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约卒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其父李播,曾担任过地方官,后来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旧唐书----李淳风传》说他︰「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李淳风早年学道于天台山,师承道教上清派郑思远(药王);而他的事迹及著作流传甚广,名扬后世,成为名颂古今之天文学家及术数家。李淳风仙师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占星大家,其著作《乙巳占》则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占星学典籍。祂在天文仪器制作、历法修订、天文著作编撰,以及数学、气象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根据历史故事记载,李淳风早在隋炀帝时已任职司天监,透过观天文星象,预测天机国运。由于隋炀帝荒淫无度,饥民遍野,民间流传「杨花败,李花开」的民谣。李淳风决心促成「李花开」的新时代,他在太源找到唐国公李渊,将「天机国运图」的奥秘告知李世民父子,为唐朝开国作出甚大的贡献。李淳风仙师与著名道法家袁天罡共为图谶,预言历代兴亡变革之事,名为《推背图》,此书一纸风行,流传至今。另外还著有《麟德历》、《乙巳占》、《太上赤文洞神箓》注及《金锁流珠引》,收入《道藏》。在数学上以注释十部算经(现称《算经十书》)而著称,注释后的这十部算经于656年被定为国子监教科书刊用全国。据书载,李淳风仙师在校对新岁历书时,发现朔日(初一)将出现日蚀,这是不吉祥的预兆。于是他将此天象呈报给唐太宗。太宗听后很不高兴,说:「如果日蚀不出现的话,到时看你如何处置自己?」李淳风说:「如果没有日蚀,我甘愿受死。」到了日蚀那天,太宗来到庭院等候,并对李淳风说:「我暂且放你回家一趟,好与妻子和孩子告别。」李淳风说:「现在还不到时候。」说著便在墙上划了一条标记:「等到日光照到这里时,日蚀就会出现。」果然如李淳风所预测的,日蚀出现了,并且与他告诉的时间丝毫不差。从这故事可知他在天文学上的高深造诣。李淳风官至太史令、司天监(相当于天文台台长),并受封为国师、紫光禄大夫等官衔,在任期间,主持修撰历法、占卜吉凶、科仪符契,贞观时制浑天仪等。其后,李淳风仙师退隐于房公山 ,立教扬道,号「六壬」,传法授徒,信徒者众,当中盛名者有李道兴,李惠举等人。至仙师飞升后,其弟子为延续法门香火,奉仙师为法主,门人薪火相传,以静修、书符、 诵文、念咒、科仪等科目,作为修行及济世的目标,称为「六壬仙法」,尊称李淳风为「六壬仙师」。学法谨记六壬仙师千秋宝诞三月十八日农历寿诞 恭祝六壬仙师千秋宝诞,仙寿无疆六月廿二日农历得道。六壬百年风雨情近代百年来六壬仙教由于个别传教弟子违背祖训,介入俗世纷争,致使六壬仙教损失惨重。六壬流传2000余年的法门几乎失传。义和团是1899年-1900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山东。1899年,六壬仙教传教弟子朱红灯率领义和拳在山东西部和西北部进行反洋教斗争,附近各县纷纷响应。义和团的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最初,他们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屡遭清政府的镇压。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1900年6月,义和团在得到慈禧太后的招抚和默许后,大量涌入北京。他们在北京习拳练武,赶制武器,烧毁教堂,惩罚贪官污吏,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灭洋、反帝」活动。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共2000余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侵略军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以及爱国官兵的阻击,于26日败退回天津「租界」。但是,另一批侵略军却在6月17日攻占了大沽炮台,然后大举进犯天津。义和团在天津与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战斗,部分清军也在义和团影响下参加了天津保卫战。7月14日,天津失陷。但是,义和团歼灭侵略者1000多名,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义和团运动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清政府慑于帝国主义淫威,曾先后多次下令「速为剪除,……实力搜剿」,「切实弹压,毋令滋事」,「从严惩办,以靖地方」。1899年10月上旬,山东平原县杠子李庄,因教民欺压群众,义和团便冲击当地的教堂。知县蒋楷派兵前往镇压。朱红灯率团民二三百人(一说近千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10月中旬,朱红灯指挥义和团击退数百名清军骑兵的进攻,后又进至距平原县城仅十八里的森罗殿。不久,朱红灯率众冲出重围,转至茌平。同年11月,六壬仙教传教弟子朱红灯及本明和尚被清军游击马金叙部逮捕,后在济南遇害。此后,鲁西北地区的义和团在高唐县人六壬仙教弟子王立言等领导下继续进行斗争。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清廷决心把山东义和团镇压下去。1899年12月6日,派工部右侍郎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统兵前往镇压。12月25日,袁世凯统率装备精良的七千名武卫右军到达济南。他见山东「民情强悍」,义和团民「所在多有」,便「分布队伍逐处弹压」。至1900年夏初,「各处拳厂,均已撤闭」,有的「潜匿僻壤,私相演授」。王立言等首领相继牺牲,幸存的团民在六壬仙教传教弟子阎书勤等领导下,南撤两湖两广,部分进入江西山区隐姓埋名。民国期间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僖,李济深等都是六壬弟子,他们建立的亲卫团成员大都是六壬弟子,白崇僖还在军中直接设立六壬总坛,传授神拳神功,号称钢军。到解放军解放全中国时,最头痛的对手也是桂系的部队。他们长期在华东和中原战场。国军占两淮、苏北,钢七军是和七十四师一样的头号主力。粟裕在苏中时候,陈毅在泗县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桂系七军,结果惨败。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被华野歼灭后,中原战场有四大旗杆:五军、整十一师(18军)、七军、整四十八师,桂系占了两个。华野七月分兵后,叶飞、陶勇的一、四纵,就是被七军和整四十八师缠住,后来很长时间摆脱不了,使这两个纵队失去了战斗力,损失了两万多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七军、整四十八师又给刘邓部队以重大的打击,使刘邓损失惨重!后来刘邓被迫改变作战方针:先打杂牌军,后打中央军,避开桂军。连中国第一悍将刘伯承都对桂系惧怕三分、避其锋芒。 渡江战役后,四野进剿白崇禧部前,罗荣桓曾这样评价广西兵:「要警惕广西兵团,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的两广(广东、广西)部队。这些著短裤、穿草鞋的兵,打仗顽强,又善于爬山,跑起来像揩了油的,很难抓住。特别是桂军对白崇禧很迷信,有所谓『小诸葛在,共军其奈我何』的狂言。从湖北的武胜关到湖南的武陵山脉恐怕主要是同两广部队作战,部队要有准备,尤其是指挥员,要心内有底,可能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解放后共产党打击封建迷信,取嫡一惯道,六壬残留弟子也倍受牵连,纷纷隐姓埋名,或以茅山道教名义、或以仙教、圆灵门、神拳等名义或出家隐入寺庙、或漂洋过海到东南亚新加坡,广东惠阳一支不甘寂寞于1960年跑到香港发展,至今发展弟子数万。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