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 吳文可 張豆豆

4月13日~14日,2019中國胸外科肺癌聯盟高峯論壇華中站暨河南胸部腫瘤高峯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胸外科肺癌聯盟、河南省抗癌協會主辦,河南省人民醫院承辦。

大會特邀國內胸外科學術領域的權威專家教授,重點就肺癌等胸部腫瘤的診療和手術熱點話題進行學術探討。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巡視員黃瑋在會上表示,中國胸外科肺癌聯盟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胸外科醫學的發展,促進胸外科各同行間的學術交流,培養和啓發了無數的胸外科臨牀醫生,在推動學科建設、探索學科發展、培養專業人才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論壇舉辦,專家共同探討肺癌等胸部腫瘤的診療和手術熱點,將極大地提高河南、華中以及中西部地區的肺癌診治水平。

近些年,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激增和年輕化趨勢,如何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質量,一直是業內專家探討的熱門話題。

據河南省2019年4月10日發佈的《2018河南省腫瘤登記年報》顯示,2015年河南省肺癌發病率爲50.23/10萬,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19.46%;2015年河南省肺癌死亡率爲40.05/10萬,肺癌居河南省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河南省肺癌“抗擊戰”的形勢十分嚴峻。

事實上,不僅是河南,全國肺癌防治形勢也是如此。據2019年1月份全國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肺癌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2015年我國新發肺癌病例約爲78.7萬例,發病率爲57.26/10萬,佔所有癌症的20.03%。而2015年我國因肺癌死亡人數約爲63.1萬例,死亡率爲45.87/10萬。

中國胸外科肺癌聯盟主席、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主任醫師支修益表示,目前我國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造成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癌症早診不夠、篩查不足。他說,目前我國由政府財政支持的針對肺癌早篩的覆蓋人羣很少,更多的是單位組織的體檢對肺癌的篩查。

支修益介紹,我國肺癌患者的特點就是發現晚,約80%的肺癌患者被確診時已經進入中晚期,此時進行治療和幹預的效果很差,患者平均五年生存率僅爲16.1%。

面對形勢嚴峻的中國肺癌“抗擊戰”,支修益認爲,推進肺癌早診早治工作刻不容緩。肺癌篩查不僅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和相關疾病的治療壓力,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患者的心理負擔,並且能發現其他隱藏的健康風險。

中央型肺癌一般是局部進展期的惡性腫瘤,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方文濤介紹,目前中央型肺癌的治療仍需要進行開胸手術切除。但是外科手術切除存在切除範圍大、手術難度高、創傷大等問題。相對來說,腔鏡手術有着開胸手術所不具備的優點。

事實上,2014年之後,NCCN(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指南已經將腔鏡手術作爲早期肺癌的推薦治療手段。那麼,在治療中央型肺癌時微創和開放手術到底哪個更好呢?

方文濤表示,腔鏡手術在國內胸外科的蓬勃發展是最近十來年的事情,目前尚不能確定哪一種手術方式更好。

目前國內外關於微創手術和開放手術的研究很多,大致可以分爲微創袖型切除與開放袖型切除的對比研究,以及微創全肺切除與開放全肺切除的對比研究兩類。通過國內外以及上海市胸科醫院的這些研究,方文濤發現,進行袖型切除時,微創手術雖然時間相對於開放手術延長了30分鐘左右,但是術中出血量和術後引流量顯著減少,術後住院時間也有所縮短。而且,微創手術治療的腫瘤學效果的總體生存率和累計複發率與開放手術相似。

而進行全肺切除時,微創手術的時間相對開放手術延長了40分鐘左右,但是微創手術術後引流量顯著減少,術後ICU時間、住院時間也顯著縮短,並且淋巴結清掃更爲徹底,腫瘤切除率與開放手術類似。

方文濤表示,儘管我們目前無法回答治療中央型肺癌時微創和開放手術到底哪個更好,但是微創手術治療中央型肺癌在腫瘤學效果和功能學獲益上值得我們去探討。另外,我們發現,微創手術可以縮短病人術後恢復期,減少病人住院時間。

武漢同濟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廖永德介紹,目前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主要採用以手術爲主的多學科綜合性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總策略是根據病情分期採用相應的治療方法。比如Ⅰ期和Ⅱ期患者的治療以手術爲主,Ⅲ期患者以多學科綜合治療爲主,Ⅳ期患者一般進行姑息性化療或者放療。

廖永德表示,近年來,傳統新輔助治療即術前放化療因毒副作用大而備受爭議。靶向新輔助治療雖然還有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其研究探索一直在進行,並且取得了很大進展。

之前國內外的研究已經證實了靶向新輔助治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國內吳一龍教授及其團隊的新靶向臨牀試驗研究也證明其對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有重要價值。廖永德表示,他和他的團隊對ⅢB—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靶向新輔助治療探索研究共計進行了24例。在經過靶向藥物治療後,絕大部分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降爲Ⅰ期或者Ⅱ期,即可進行手術治療的分期。在這24例患者中,最長存活時間達41個月,且所有病例隨訪至今無一例死亡。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放化療總生存期爲8~10個月,生活質量大大下降相比,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廖永德指出靶向新輔助治療使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重新獲得了一次手術的機會,在治療、預後、耐藥、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也有其獨特的優勢。簡而言之,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來說,靶向新輔助治療有更大益處。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