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懷孕後很容易出現下肢和外陰部靜脈曲張,靜脈曲張往往會隨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而逐漸加重,越是到了懷孕晚期,靜脈曲張越厲害。

孕期靜脈曲張的原因

01

荷爾蒙

瀋陽九州家圓醫院的專家表示:增加的黃體素造成血管壁擴張,再加上懷孕時全身血流量會增加,使得原本閉合的靜脈瓣膜分開,造成靜脈血液的逆流。

02

壓迫血管

胎兒和子宮隨孕期的增加而變大,壓迫骨盆腔靜脈和下腔靜脈,使得下肢血液迴流受阻,造成靜脈壓升高,曲張的靜脈也會越來越明顯。

03

其他問題

有家族遺傳傾向,血管先天靜脈瓣膜薄弱而閉鎖不全,或是孕期體重過重等,都是靜脈曲張的高危險羣體。

緩解和預防靜脈曲張

01

不要提重物

重物會加重身體對下肢的壓力,不利於症狀的緩解,所以孕媽媽儘量不要提過重的東西,如需要可請家人或者同事幫忙。

02

儘量避免長時間坐姿

避免長時間站姿或雙腿交叉壓迫,休息的時候可將雙腿擡高,幫助血液迴流到心臟。

03

採用左側臥位

休息或者睡覺時,孕媽媽採用左側臥位更有利於下肢靜脈的血液循環。另外,睡覺時可以用毛巾或被子墊在腳下面,這樣可以方便血液迴流,減小腿部壓力,緩解靜脈曲張的症狀。

04

每天堅持鍛鍊

孕媽媽最好每天堅持鍛鍊,如散步等。這樣有利於全身血液的循環,能有效地預防靜脈曲張。

05

不要穿緊身的衣服

鞋子不可過緊,睡眠時用枕頭墊高雙腿,以促使靜脈血迴流,儘量左側臥,避免壓迫到腹部下腔靜脈,減少雙腿靜脈的壓力。

06

控制體重

如果體重超標,會增加身體的負擔,使靜脈曲張更加嚴重。孕媽媽應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必要時可諮詢醫生。

07

穿彈性襪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每天起牀後,趁靜脈曲張和下肢水腫較輕時,穿上合適的醫療級彈性襪來減輕靜脈曲張症狀,還可避免磕碰等外傷造成的出血及感染。

08

泡腳調理

泡腳具有活血化淤,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泡腳時,需要把出現毛細血管的部分都浸泡。溫度一般掌握在45-50度爲宜,水溫過高,則會加重下肢充血,同時浸泡時長不宜超過30分鐘,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臟負擔。

想了解更多關於孕期、產後、育嬰、育兒相關專業知識可關注 公衆號【母嬰學園】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