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奠定基礎,可是還沒實施,上天就帶走他,當時兒子也才7歲。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大大改變歷史走向,部分人的功績特別偉大,如果他們能夠活久一點,或許歷史會發生巨變。柴榮就是一個例子。不少人都認為,他是一個賢明的帝王,且也是一位讓後世無比惋惜。很多人認為,以他的聰明才智和膽識,一旦給他足夠時間,一個新的中華帝國就會誕生。只可惜天妒英才,他還沒活到40歲。

清人繪畫的柴榮 (網上圖片)

柴榮出生在天下分裂局面,所謂亂世出英雄,而他在那個時空中算是最傑出。當時,必須要以強悍武力,纔能夠征服其他勢力。柴榮早就知道這點,小時已經練武,長大後憑藉著出色的膽識和讓人敬佩的人品,招攬大量人才,還有強大軍隊。他先用武力征服,後來以文明去「馴服」,慢慢讓亂世走向和平。

當年的柴榮非常了不起,無論打仗還是處理政事都相當勇猛果敢,還做了很多讓人欽佩的舉動。軍事方面,他從郭威手中繼承後周後,發動多場戰爭,對抗領土周邊眾多的小數民族,以此擴張自己勢力。當時,柴榮因契丹和北漢挑起事端,所以進攻他們,柴榮就親自督戰擊敗他們。穩定自己的江山,而當時的柴榮剛當皇帝不久。

資料圖片

打響了名氣之後,他並沒有覺得就此罷手。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機會,應該順勢拿下太原。就這樣他重振旗鼓,開始篩選軍隊當中的人。不過他發現有很多隻在軍隊打混,所以決定從中挑選人才,讓他們進入殿前司,重組一支軍隊。這支軍隊看重不是出身而是能力,直接由皇帝掌管。柴榮花了僅一個月,就收復了三個關、三個州以及二十七個縣。只可惜在他戰時生病,一個多月的後就離開人世。

柴榮除了軍事方面出眾,也有治國才能。他公私分明,對於抗旨不聽話,甚至想要當逃兵的絕不留情,一旦發現一定會殺。而且有當年朝廷當中,有人想要阻止國家發展,剋扣百姓錢財。皇帝知道他就會處理。為了推動國家發展,開始從根本上改善國家制度,完善科舉,選拔更多人才。

網上圖片

在柴榮統治下,雖然天下還沒有完全平定,還有有很多地方要收復,但他十分有信心。只要時間夠,繼續發展,想要統一問題並非太大。當年的柴榮瞭解,自己並非上一任皇帝的親兒子,為了保證皇權不落入其他人之手,做了很多事。為了防止皇帝的親兒子和他的女婿從中作梗,逐步剝權,讓他們遠離政權中心,還一步一步的提拔趙匡胤,讓他掌管御林軍。甚至他已做好去世之後的打算,挑好了多位顧命大臣,讓其輔佐自己的兒子。只可惜他去世的時候才37歲,當皇帝的時間還不到6年,當時兒子也只不過才7歲。

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柴榮一旦能夠活得久一點,或許後周真的會輝煌,想要統治天下完全有可能。而且他也不會像趙匡胤擔心其他人謀反,讓他們上交出軍權。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方面,國家都會強大。

宋太祖趙匡胤(網上圖片)

只可惜他做好了一切,奠定了基礎,可是還沒能實施,上天就奪走了他的性命。之後由趙匡胤建立了大宋,趙匡胤也沒有殘害柴榮後代。只不過相比柴榮,他並沒有大肆發展軍隊,再加上不重視武將,彼時北方民族發展越趨成熟,政權更受威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