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生活方式對付常見病
——趙霖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春媒體座談會上的報告節選(下)

  綠皮苦瓜泡水喝

  糖尿病在中國叫「富貴病」,在日本叫「生活方式病」,在美國叫「富裕綜合徵」。

  我國糖尿病患者中95%都是2型糖尿病(即非胰島素依賴型)。血液裏的胰島素和葡萄糖好比是一對「兄弟」,它們在血液裏碰到細胞,胰島素去「敲門」,細胞裏有個受體,是「看門」的,就會把「門」打開,胰島素把葡萄糖送進去,血糖就降下來了。如果你肥胖了,每一個脂肪細胞都會變大,造成細胞中的受體也發生變化;如果是酸性體質,老喫雞鴨魚肉,細胞裏的受體也會發生變化;它們就不認識胰島素了,胰島素「敲門」也不開,葡萄糖送不進去,血糖降不下來,胰島素髮揮不了作用,這就叫作「胰島素抵抗」,是造成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所以防治糖尿病要記住6個字,就是「管住嘴,邁開腿」。

  我一個朋友的父親得了糖尿病,來問我怎麼治。我說有效的辦法就是調整生活方式——管住嘴,邁開腿。先去買個計步器,每天要走8000步,因為人體75%的血糖是靠肌肉運動消耗的;然後每天買根苦瓜,苦瓜有白皮和綠皮的兩種,就買綠皮的,早上把苦瓜切碎了,用開水焯一下喫掉,然後把水灌到杯子裏,提著杯子去走8000步,把水喝完。3個月後,老先生的血糖正常了。堅持喫苦瓜,對降血糖肯定是有作用的。但由於苦瓜性味寒涼,可以加點姜。牙不好的老人可以把苦瓜煮爛了再喫。

  降壓藥可以「剪」著喫

  造成高血壓的原因非常複雜,歐洲有句話叫「Nohurry,noworry,nohypertantion」。就是「不著急、不生氣,就沒有高血壓」。情緒對人體血壓有重要影響,這是第一方面的原因。

  美國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中國大部分地區高血壓病的發生率和酒類的消費成正比。這是第二方面原因。

  第三方面原因是「口重」,高血壓與食鹽攝入量有關。我國喫鹽最多的省是山東,山東省的農民平均一天喫鹽17.3克,高血壓發生率達到15.3%。喫鹽最少的省區是廣西,廣西的農民平均一天喫鹽7.5克,高血壓發病率只有8.2%。世界上喫鹽最少的民族,是北極圈裡的因紐特人(舊稱愛斯基摩人),他們平均每個人一天只喫4克鹽,高血壓發病率只有4%。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每個人的日攝入食鹽的推薦量是5克。

  第四方面原因是血壓和飲食結構有關係。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曾經做過一個聯合研究,叫DASH計劃,就是通過飲食的方法來糾正高血壓。他們選了一批高血壓病人,收縮壓全在160毫米汞柱以上,分成三組:第一組喫美國飯,就是把牛奶當水喝,一個人一年喫100千克牛肉;第二組是在喫美國飯的基礎上加蔬菜、水果;第三組人攝入低熱量、低膽固醇、低脂肪的食物,再加蔬菜、水果。結果在短短的兩個月內,第三組病人的血壓分別降了6~11毫米汞柱。從這個研究觀察可以發現,飲食結構對血壓調整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

  如果上面這些生活方式你不在乎,完全依賴降壓藥,大劑量服用降壓藥以後,血管驟然舒張,血壓下降。但血壓高的時候,血流速度快,血流量自然很大,腦和心臟是不缺血的。如果服用大劑量降壓藥,血壓是降下來了,但由於血流速度驟然減緩,使腦供血和心臟供血不足。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喫了降壓藥以後渾身難受的原因。總之,大家在喫降壓藥的同時,一定要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

  2005年,我在中央黨校的一個講習班上說,我不反對大家喫藥。但是喫藥的同時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調節。有一個廣東的幹部聽完課後,每天拿剪刀把降壓藥剪掉一點,同時調整生活方式,三個月的講習結束後他的血壓恢復正常了。D4

  (健康時報記者李梅浠根據錄音整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