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抽象作品,要用心而不是眼

唐承華是一位在油畫、版畫、彩墨、綜合材料、裝置、攝影等多個藝術門類間辛勤創作,高產且遊刃有餘的藝術家。也是一位較早在意象表現與抽象領域進行探索的藝術家。在他近二十年的創作歷程中,其語言與思想的軌跡經歷了從形式探索到回歸媒介,從視覺語言的實驗到重視手工性表達的階段性發展。

唐承華這種多方位的綜合探索,始終將目標集中在一個交匯點上:即西方的現代格局與東方的傳統神韻。正是對這兩個基本因素的把握,使他的畫既有西方抽象藝術、硬邊藝術以及主體派拼貼的趣聞和效果,又保持了中國傳統藝術獨有的韻致。正如業界所給予的高度評價:唐承華的作品是具備當代藝術特質的作品,難得的是在國際化的同時,將中國傳統元素、中國精神融合其中,運用各種材質將藝術能量轉化為生活的點滴。

唐承華抽象繪畫作品主要側重於材料的心性表達與觀唸的流溢。近年來,中國的抽象繪畫興起一輪新的發展高潮,然而由於其針對現實主義再現的逆反性,普遍缺乏對形式語言自身的深入探究。抽象繪畫不是藝術創作、藝術史邏輯的簡單異議者,它有其自身的規律。唐承華恰當地把握到這一點,這或許同時也受惠於他海外遊學經歷帶來的嚴謹創作態度、對版畫精巧語言的探索與運用。而且,也正是因為廣泛的興趣,使得他的創作在類型、形式、效果上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

一件藝術作品,不管是文學,音樂電影還是繪畫,最本質的還是傳遞情感。對於傳統的繪畫,畫家往往藉助具體的形象來傳遞情感,因為我們對具體形象的認知是大同小異的。抽象藝術所做的,是拋棄具體的形象來傳遞情感。康定斯基和馬列維奇嘗試將現實世界中的具體形象抽象化、符號化,進而傳遞情感。蒙德里安更進一步,將具體的形象抽象到極限,只剩下橫豎直線和色彩,追求純粹的理性。而到了羅斯科和艾格尼絲-馬丁這些抽象主義畫家這裡,他們更進一步,選擇完全拋棄了現實世界的具體形象,只憑藉繪畫的形式,直接傳遞情感。這像是說,在他們之前的畫家是在藉助小時、平米等刻度描述時間和空間,而他們選擇了直接去描述時間和空間這個完全抽象的概念。

對於抽象藝術作品的欣賞,我們不再需要關注他畫的是什麼,只需要去嘗試感受畫家的情感就可以了。有人說,我體會到的情感和作者想表達的情感不一樣,豈不是很尷尬?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是特定的,先了解下作者的生平,往往對作者的情感會有更好的體會。另一方面,我們只需要放鬆心態,自己感受就好了,不需要和別人的感受一致,甚至不需要考慮作者想表達什麼。

唐承華的裝置作品則以及對觀眾既定觀看經驗的改變則成為了其創作的首要目的。對材料、物質的關注、使用、探索是近些年來唐承華創作中較為重要的一個母題。從平面藝術走向空間藝術,在一個充滿「風景」的自我心靈和物理空間中探討自然中生命輪迴的命題,抽象、表現、觀念交織出現在唐承華的作品中。作品不僅打破了架上平面性的限制,將空間表現狀態作為一種展示手段,立體展示了藝術家傳達的思想,實現作品與環境之間的對話,也完善了作品的意義。

想要「充分」理解和體會一件藝術作品,我們需要熟悉藝術語言與內在的「規律」。藝術作品是一種傳達和溝通的方式。當我們在詮釋時,我們需要考慮什麼因素呢?需要包括藝術家的本來意圖嗎?也就是說,這是他想傳達的信息嗎?或者我們得把藝術品定義為獨立存在的個體,以它們本身具有的屬性來詮釋它們?這樣一來,除了藝術品本身,其他的因素和語境都沒有相關意義嗎?

古今中外的一切藝術創造,都來源於現實,來源於作者對客觀現實的體驗。作者對客觀現實的態度及對其體驗的深度,是決定作品意味和格調的重要因素。不論藝術家從事何種類型的創作,是具像寫實,是象徵寓意,抑或是表現抽象,這種規律性的原理應該是普遍存在的。

一個把藝術融入生活的藝術家,展覽中所展示的物品,無論繪畫、雕塑、裝置、陶藝等藝術品,還是建築、傢具、綜合設計等生活必備品,都取材於生活中本源物料。陶瓷、玻璃、絲綢等等等等,沒有一樣不在現實生活中與人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人與物的這種關係,也非常有機的緊扣著「物感主義」的本真,即人與物的相互交融。

當這些生活用品被加工成實用性很強的藝術品後,其功能也就逐漸發生了變化。在保留其最基本的原始功能的基礎上,它們還被附加上了一些諸如調節心情、愉悅心靈、舒緩壓力等功能。也就是說,這些生活物品因為有了藝術的靈性和氣息,在保有使用價值的同時,更擁有了欣賞、收藏等社會價值。當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因為藝術血脈的注入,而有了這樣的附加功能後,生活的品質也就越加提高了。

所以,水墨、油畫、版畫、裝置、書法、陶瓷等藝術形式,他都涉獵過。在他看來,無論哪種藝術形式,只要可以表達他的藝術觀念,都可隨手拈來,體現了他藝術上的多產和包容。

我們看上圖這張攝影,背景是唐承華的畫作,與製作的瓷器相得益彰,在瓶中裝飾中並未選鮮花而是乾草,不會與瓶身的顏色比搶眼,低調沉穩。攝影是攝影師用鏡頭表達的對作品的理解和詮釋,是對作品的再創作。

唐承華說藝術是他的生活方式,他也要把這樣的一種美的方式傳遞給更多的人。於是他實驗了更多與生活相關的物性媒介,陶瓷、絲綢、羊絨…連同他的詩、畫、故事一起,濃縮成猶如迪奧香氛般沁人的魅力,在每一處他所及的空間中漫延,並不停地衍生出新的故事。

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懂當代藝術

特地做了一些普及文章

歡迎點擊其他文章瞭解

關注「範ER藝術空間」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