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泥彩塑:泥巴捏出的鮮活世界(中國民間工藝)王錦強《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9月07日 第15 版)

藝人正在製作泥彩塑

泥彩塑虎娃陝西省鳳翔縣彩繪泥塑是西府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間手工藝術之一,俗稱「耍貨」,始於秦末漢初,盛於明清,在當代仍然受到青睞。鳳翔泥塑是至今我國保留最古老、最原始、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藝製品之一。它是用當地特有的灰色板板土(學名觀音土)、白色封洗土(學名高嶺土)、上等棉花、糯米等4種天然材料配製捏塑出的空心泥塑。鳳翔泥塑從創作毛稿、制模、翻坯、黏合成型,經陰乾精拋、粉底、出線、裝色、上光等12道嚴密的工序精製而成。鳳翔泥塑以花草、魚蟲、祥鳥、瑞獸、神話傳說及風俗人物為主要意象題材,以圓雕和浮雕為主要表現形式,共有上百個品種30多個規格,大到數米小則幾厘米不等。在造型上既有遠古圖騰紋飾的抽象與奇特,又有周秦時期饕餮銘文的雄悍與神秘,同時還有漢唐造像的豐滿與威武。鳳翔泥塑文化內涵深邃,其形態憨實嫵媚,粗獷誇張,形象逼真,簡練概括,威武可愛,並以大紅大綠的色彩、酣暢淋漓的線條、浪漫神奇的紋飾而稱道。如今在鳳翔,泥老虎、泥娃娃的形象已經成為不可多得的藝術作品,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之中。遠道而來的客人挑選走幾件藝人們親手製作的泥塑後滿面春風,如獲至寶;就連外賓都對它刮目相看:他們歡天喜地地將鳳翔彩繪泥塑及其所賦予的吉祥和美麗連同泥塑帶回到他們的國度。藝人們還把泥塑活做成了父老鄉親們發家致富的金鑰匙。想抱孫子的爺爺奶奶,都要不失時機地去神廟「偷」一個拴紅繩的泥娃娃,或用一條紅布請一個泥塑「麒麟送子」回家,以求來年能抱上小孫兒;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家裡掛上泥塑「五毒」以辟邪惡驅晦氣;姑娘出嫁時,父母總要給女兒陪送一對泥塑「孿生燈啟罐」,以求早生兒女;不管哪個嬰兒滿月,外婆都一定要給小外孫送一隻最大的泥塑老虎和一大堆泥娃娃、鬥鬥鼓、金瓜、吉虎等泥塑玩具。在鳳翔方圓100多里範圍內、以鳳翔泥塑坐虎為代表的坐獅、掛虎臉、麒麟送子、金童玉女、蓮生貴子、還願娃娃、福祿壽三星等一系列泥塑精品,年復一年地進入千家萬戶。不難看出,鳳翔泥塑能流傳到今天,正是它與歷史、民俗、文化、信仰、審美相濡以沫的深刻人文內涵使然。所以,2006年鳳翔泥塑進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