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添加副食品? 

一歲以內寶寶不適宜吃的食物 

要分階段給予不同的食物嗎?是的,寶寶在一歲以前的生長速度雖然非常快,但添加副食品則需配合咀嚼、吞嚥力的學習,這又與寶寶在牙齒、消化器官的成熟度有有關,所以光是在0歲這段期間,所給予食物的型態,又須作階段性的調整。

一般而言,可粗分為三個階段:

流質食物階段(4~6個月)

半固體食物階段(7~9個月) 

固體食物階段(10-12個月) 

新竹東元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陳壽祥 

  添加副食品目的

當寶寶長到四個月大以後,母乳或嬰兒奶粉的營養將漸漸不敷生長發育的需求,所以從此時期起便要開始添加副食品,此外添加副食品還可訓練寶寶吞嚥固體食物和咀嚼的能力,讓他們逐漸適應牛奶以外的新食物及奶瓶以外的食具。

       而副食品也是做為斷奶前的準備食物,但所謂「斷奶」並不是不再喝奶的意思,而是將主食由奶類改變成一般的固體食物,奶類仍然必須每天供給,只是減少奶類的餐次而已。

之所以選擇四個月大以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是因為過早添加會干擾小嬰兒的味覺習慣,可能使他們變得不喜歡吃奶,而造成營養不均衡,甚至發育遲緩;而且新生兒成長至六個月時,體內幫助消化澱粉的ㄇㄟˊ開始上升,已可消化米粉、麥粉等澱粉類食物。 

家長添加副食,必須掌握兩大原則:

1. 天然新鮮(包括蔬果和肉類)。

2. 易於消化吸收:餵食的新食物必須做成碎而軟,口味自然、簡單。 

家長添加 副食品時,除了上述的兩大原則之外,還有幾個事項是必須注意的,包括:

1. 循序漸進,把握液體→半液體→固體的添加順序;由少而多量,由淡而鹹的原則。而開始吃固體食品時,也要先從容易消化的食物加起,例如蒸蛋、稀飯、麵糊、麥粉、米粉等等;小孩長牙後,可以吃些小塊固體食物,例如蝦、魚、雞肝等。 

2. 每次只加一種新食物,待寶寶吃慣後(約兩週),再加餵另一種。每吃一種新食物,應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及皮膚的狀況,若有腹瀉、嘔吐、皮膚潮紅或出疹等症狀,應立即停止。 

3. 餵食前應先洗手,並注意餐具的清潔,最好有專用的餐具。 

4. 餵食的時間最好在吃奶之前,因為小嬰兒在肚子餓的時候比較有興趣去接觸新食物,如此,比較容易改變食物並防止偏食。 

5. 餵食姿勢以坐位或半坐位最適宜。 

6. 不要以大人的口味來衡量小寶寶,寶寶是沒有口味之別,所以不需添加佐料或調味料。副食品不應太甜或太鹹,寶寶的奶粉也不宜加糖。 

 

新光醫院營養師 張雅琦 

在營養諮詢門診時,常會被即將為人母的孕婦們詢問,何種配方奶粉較好,選擇什麼嬰兒奶粉較適合小寶寶的營養需求,市面上各種嬰兒配方或較大嬰兒配方或第一階段奶粉、第二階段奶粉……等等各式琳瑯滿目的嬰兒商品,往往使父母們不知所措。 

母奶換配方奶粉

嬰兒配方奶粉多以牛奶為基質,雖然多少有些差異,但都是以「母乳化」為設計理念,但母乳化的嬰兒配方奶粉仍然不含可幫助寶寶消化的酵素,故母奶要換成嬰兒配方奶粉時,每次以一小匙嬰兒配方奶粉(即30㏄)的量開始測試,若無不良反應,即可一小匙一小匙逐漸增加至全量,所以寶寶可以同時母乳與嬰兒配方奶粉交替食用而不致有不良反應。 

交替漸進方式換奶

換奶的基本原則為減少一小匙原配方奶粉,改成新配方奶粉一小匙,若寶寶沒有不良反應即可再更改第二小匙。通常換奶造成不適症狀以「腹瀉」最多,但多是因為奶粉濃度沖泡不當所造成,所以換奶時也應仔細讀讀罐裝標示;其次為「過敏」,如皮膚癢、紅疹等現象,若新更換的奶粉與原配方成份相差太大,才會有此現象出現。也讓我們來了解市售的嬰兒配方奶粉的種類, 

市售嬰兒配方奶粉大多可分成四類:

1.早產兒奶粉:早產兒因未足月出生,消化系統發育更差,此時仍以母乳最合適或使用專為早產兒設計之早產兒配方,待早產兒的體重發育至正常(大於2500公克)才可更換成嬰兒配方奶粉,原奶粉每次減少一匙,改成添加嬰兒配方奶粉一匙,直至完全更換成功。

2.嬰兒配方奶粉:剛出生寶寶喝一般嬰兒配方奶,應從一匙30㏄開始餵食,市售嬰兒配方成份大多可符合寶寶需要,但仍有些成份比例不相同。當發現所食用的嬰兒配方奶與寶寶的體質不合時,應立即停止原配方,改用其它品牌配方。

3.免敏配方奶粉:又稱為黃豆配方奶粉。此配方不含乳糖,乃針對天生缺乏乳糖ㄇㄟ/ 的寶寶及慢性腹瀉導致腸黏膜表層乳糖ㄇㄟ/ 流失的寶寶設計。寶寶在拉肚子時可停用原配方奶粉,直接換成此種配方,待腹瀉改善後,若欲換回原嬰兒配方奶粉時,仍需以漸進式添加奶粉方式進行換奶。 

4.水解蛋白配方:此配方又稱為醫瀉奶粉,也就是小寶寶的太空飲食或元素飲食,其提供的營養可完全符合寶寶的需求,只是營養成份已經事先水解過,食入後不需經由寶寶的腸胃消化即可直接吸收,故此配方奶粉含渣量少或無渣,可減少寶寶的糞便量,多使用在急性或長期慢性拉肚子,以致在腸道酵素黏膜層受損,多種消化酵素缺乏之寶寶,或短腸症寶寶等。可直接停用原配方更換成醫瀉奶粉,相同的醫瀉奶粉要換回一般嬰兒配方奶粉時,則需採用漸進式換奶方式。

5.較大嬰兒奶粉:多為六個月以上的寶寶設計,營養含量較嬰兒配方奶粉高,蛋白質也提高,其實一般的嬰兒配方奶粉可供應寶寶至一歲,都不會有營養缺乏的現象,且此階段的寶寶開始食用副食品,不一定需要更換成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較大嬰兒配方。此時寶寶的腸胃機能雖已經比初生時成熟些,為了保險起見仍可採用漸進式換奶。 

不知您對寶寶換奶時應注意的事項是否已經有概念了呢?仍要再次提醒您「母乳是最好的」

 

新光醫院營養師 張雅琦 

小寶寶瓜瓜落地後,他們仍有許多器官處於未成熟的階段,只有吸吮和吞嚥的機能較成熟,而胃容量約為每公斤體重10㏄,也就是說一個出生體重為2800~3800公克之間的小寶寶,他們的胃容量約有30~40㏄。此時寶寶的胃排空也較慢;正常的小腸構造有許多的皺摺,把皺摺的一小部份放大,可以看到小腸黏膜中有許多絨毛。

這些絨毛上有許多的小腸表皮細胞,負責吸收營養的任務。小腸表皮細胞的表面,還有一層像柵欄狀的結構,我們叫它微絨毛,上面含有不同功能的酵素。微絨毛表面的酵素由外而內有乳糖沒、蔗糖、麥芽糖、澱粉等。這些醣類消化分布在小腸細胞頂端的微絨毛上,只要有醣類經過,就可以把食物分解。

六個月可吸收蔗糖

母乳所含的醣份中多以乳糖為主,而乳糖ㄇㄟˊ乃在微絨毛表面酵素層的最外層,所以乳糖可以在小腸消化吸收。大約六個月大的寶寶因有蔗糖ㄇㄟˊ,所以可以開始餵食蔗糖食物,如果汁。

初生寶寶澱粉消化能力不足

慢慢我們會為較大的寶寶添加穀類食品,如米粉或麥粉。此時小寶寶的微絨毛酵素可將澱粉類的食物分解或葡萄糖再吸收。大部份的澱粉食物在人體中主要是靠胰臟的澱粉ㄇㄟˊ來分解,但新生兒因為有生理性的胰臟酵素缺乏,所以無法消化澱粉,胰臟功能要到一歲後才能慢慢達到成人的程度。在胰臟功能尚未發揮的情形下,小腸黏膜上的酵素就顯得特別重要。嬰兒的唾液腺消化功能發展的不錯,母乳中也可以提供澱粉ㄇㄟˊ,幫寶寶消化澱粉,即使如此,初生寶寶消化澱粉的能力仍不足,所以不能給他們吃太多澱粉食物。

避免餵食高蛋白食物

剛出生的嬰兒分解蛋白質的酵素──胰蛋白ㄇㄟˊ分泌量都很少,胃酸分泌量也不多,限制了蛋白質和醣類的水解,可是卻也允許了母乳中許多特殊蛋白質,如荷爾蒙、酵素、免疫球蛋白等通過胃酸的屏障,以增加寶寶的消化力及免疫力。小腸微絨毛上消化呔的酵素,出生後的活性可達百分之百。

成人食入蛋白質後會將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而且絨毛有完整的屏障,能將大分子及外來物質阻擋在外,以免造成感染或過敏的現象,但新生寶寶對大分子的吸收力高,腸子的屏障不很完全,許多大分子的進入會造成過敏現象,所以寶寶的食物中,應儘量避免添加高蛋白食品,以免小孩對高蛋白食物發生過敏。

脂肪吸收力差

脂肪的消化主要先經由膽汁將脂肪乳糜化後,再由胰臟分泌的脂肪消化,寶寶此時的胰脂肪尚未發育完全,相對的唾液腺脂肪的重要性就增加了,但是新生兒因膽汁分泌較少,出生一個月內脂肪的吸收力較差。母乳中因含脂肪,所以喝母乳可以幫助嬰兒消化脂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