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搞養殖業的想法,因為本身就是農村人小時候家裡也養豬,也沒怎麼感覺會生豬瘟什麼的。為什麼養豬場的豬那麼容易得病呢?


規模養殖之後,疾病更容易傳播。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小孩上幼兒園小班的頭幾個月都是最容易生病的時候,為什麼?

因為概率增加了,一個班上只要有一個感冒,很快就能傳播整個班,半數以上得感冒,三成的小孩請病假。

養殖業為了效益最大化(這裡指整個社會的效益,不是單單指養殖場),一定程度的規模是必須的,而規模化之後,疫病容易大面積爆發,特別是長,生,葯,業,事件之後,大家覺得疫苗本身能有多大作用?

人疫苗不過如此,何況不會說話的犬者?

這是一。

第二,農村養豬病了就病了,不長就不長了,死了就死了,隔壁村死了兩頭豬你清楚嗎?

但是規模化之後,隔壁村有個場,三千頭豬,發瘟了,一週死了三十頭,如果有人知道了就會傳播這個事情,雖然比例相比較而言,三頭豬死一頭和三千頭死三十頭,明顯家裡養三頭的佔比高,但是三十頭的絕對數更大。

這是民間傳播的方式,還有官方傳播的,比如這次非州豬瘟。

其實只要豬場發現一例,並被確診的話,那就是個大新聞啊,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但是你家養三頭,死一頭你還會弄去檢測嗎?

說不定找個豬販子兩百塊賣他了(河蟹)。

~~~~~~

順一句,非州豬瘟不傳染人,大家放心喫肉,煮熟就行!

話說就算沒有非州豬瘟,也得煮熟纔行啊,動物體內寄生蟲可多了。

這個行業很多都是農村人養幾十幾百頭,都是全部身家,生活不易,各位城裡的朋友拉動拉動需求。


能幹點別的就別幹養殖,除非你喫得了大苦,經歷得了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不然還是幹點別的。

1. 不可控

大規模養殖有很多東西是不可控的

很多情況也是很難瞭解掌握

一隻豬犯病、一隻豬不喫飯、一隻豬不長膘,賠的是一隻豬

要是一羣豬呢,那賠的就是一羣豬

老話說「家財萬貫帶毛不算」深刻認同

2.疾病

疾病是養殖中繞不開的問題,殘酷的是,現在的疾病甭管是人的病還是動物的病,絕大多數病是沒有葯能治療的,養豬中的常見病豬瘟也是,感冒都治不好,何況豬瘟這種問題了

沒藥能治就意味著得豬瘟了就會傳染,傳染了就會死,一死死一大片,為啥新聞上都說「xx豬瘟疫情,已隔離。」 因為沒藥能治,只能把有病的全隔離全殺了之後再處理。

3. 還是別養了

所以大多數老百姓養殖還是看老天爺,幸運了不得大病喫的好點,再加上市場價格不太差也能賺一些。

碰上一點差錯,呵呵……

我是因為資質平庸,做普通工作也就是工薪族的收入,不滿足。 搞了養殖,風險雖然大,賺的也多一些。


之所以會覺得之前小時候看家裡人養一頭兩頭沒見豬瘟,可能是因為所見樣本量太小,其實你如果運氣好,你就算自己創業建規模化豬場,照樣也可能不發病。再一個也可能豬莫名奇妙不長肉了,病懨懨的了,然後就賣了,可能發病了你也不知道,並不是感染豬瘟就一定會死,越大的豬越不容易死……

為什麼規模化豬場容易發病?這個問題有問題,應該說為什麼新聞裏全是規模化豬場發病的新聞?因為小豬場發病損失幾十頭不值得新聞報出來……你看看非洲豬瘟影響的豬場,前期全是小豬場散養戶,到最近才開始有規模化育肥場發病,生物安全做的好的規模化母豬場目前官方消息也還沒有出現發病的例子……

最後,如果想要在養殖行業創業賺錢……我個人覺得你如果扛得住失利損失80%投資,那麼創業賭一把也沒問題……同時環保問題,前期投入問題,現金流問題,都不是很好解決……有點錢幹什麼不好非要創業養豬……


密度太大,營養不均衡,運動太少


豬養殖場一般密度大,發現和處理不及時,細菌和病毒在豬羣裏很容易就會傳播開來,特別是消毒衛生沒做好的情況下。豬的數量上來了,管理工作相應升高,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完全不是家庭養豬可以比的。還有主要的疫苗注射問題,一般私人養豬在疫苗的注射上不是少打就是漏打,相應出現問題就會大很多。因為你豬羣多了,主要有一些出問題,就會很容易造成大範圍傳播。


因為老闆不懂,技術落後,管理不嚴,中國集約化養殖被鹽痔蠢老師帶錯了方向,鹽老師是發了大財了,但中國養豬也完蛋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這貨的是三階段藍耳講話,一階段打死苗有用,二階段大活苗有用,三階段不大最好,前後十年,他老人家變了三次每次都發財,賺不同客戶羣體的錢,產業基本上都是被這羣笨蛋誤導的。。。。中國養豬能好麼,領路的都是些野和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