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確定:高考時間定了!

又是一年高考時,高考的時間定了,考研的時間還未知。每年8、9月份纔會正式公佈當年的考研初試時間。但是每年考研初試時間也有一定的規律:從2014年開始,考研初試時間都設定在當年最後一個月的倒數第二個週末進行。

16考研初試考試時間:2015年12月26-28日;

17考研初試考試時間:2016年12月24-26日;

18考研初試考試時間:2017年12月23-25日;

19考研初試時間:2018年12月22-24日

預計20考研初試時間在:2019年12月21日-23日,時間一年比一年提前。

按照12月21日開始初試的話,距離考研初試還有:249天!8個多月後,20考研鵝就要上“戰場”。

現在倒計時還是三位數,20考研鵝可能還有一點“安全感”,可是時間時間倏地一下子就過去了,千萬別等到了兩位數就開始慌了。所以,一定要在基礎階段做好準備工作。四月份已經過去半個月了,接下來的半個月,希望20考研鵝能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有些同學現在已經確定目標院校,也有才打算考研還不知道要考哪所學校。如果是後者,結合自身情況:

①確定目標院校的層次:名牌大學+優勢專業、特色院校+強勢專業、名牌大學+弱勢專業(或新設專業)、一般院校+一般專業等;

②確定目標院校地區:家人建議、自己職業發展等綜合考慮,想想自己想要考哪個地區;

③鎖定目標院校範圍: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根據上面兩條,初步確定幾所學校,一般是5所左右。然後再更有目的的蒐集各個院校報考數據、資料等信息,通過綜合對比之後,最終確定目標院校。

19考研基本接近尾聲,現階段也是考研信息“新鮮”出爐的黃金時期,希望大家把握這段時間,整理考研信息。

1、整理學習學長學姐經驗

現階段有很多剛剛結束考研的同學在網絡上發佈自己的考研經驗,這些經驗對於考研新手(完全不知道考研怎麼一回事)的同學來說,就是你學習的最好資料。但是也不要盲目,更不要迷信。每個人的基礎情況不同,學長學姐的經驗不一定就適合你,“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纔是正確的學習經驗姿勢。

2、蒐集目標院校相關經驗

報考的學校身邊沒有認識的學長學姐怎麼辦?該如何學習經驗?要學會利用手機各種社交平臺,比如圍脖、薇X、逼乎、貼BA等等,都可以通過關鍵詞搜找到對應的學長學姐。

以上只是一部分相關經驗,大家可以試着在各種平臺搜索,可以換關鍵字,比如初試經驗,某某專業經驗等等,就可以找到最新的相關考研經驗,甚至找到學長學姐本人。

3、積極參加本校大四學長學姐的經驗分享會

很多學校都會舉辦考研經驗分享會,由各個學院組織,邀請本校已經考上研的學長學姐爲大家講述考研過程,本校學長學姐的一些經驗,尤其是學校的選擇,更有借鑑意義。可以留下學長學姐聯吖系方式,如果以後要考同一所學校,會給你提供有力的幫助。

當然,不論是本校還是外校學長學姐,與他們交流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禮貌,有些基礎性問題,儘量自己動手蒐集。向他們問一些網上找不到的內容,比如:專業課資料需要哪些,報考專業的複試情況(複試差額比,刷人比例),報考這個學校最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後期可以諮詢一些關於導師的情況等等。

除了分享會,還有大學一年一度的“跳蚤市場”,可能有些學校有有些沒有或者叫法不一樣。跳蚤市場上面每個院系位置固定,你可以很便宜入手一些考研專業課資料,甚至找到直系學長學姐,他們都是你考研路上得力的信息來源。

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難考,就目前來看,單打獨鬥封閉式考研不太現實。就算是一個人備考,也需要在網絡上建立一個考研圈子,以免錯過重要信息。比如:

研友:相互鼓勵、督促學習,互相分享考研資料,共享考研信息等等;

師哥師姐:複習指導,分享報考院校信息等等;

本科院校老師:高校老師也都是碩博以上學歷,他們也都有一定的人脈資源,如果能和老師相處融洽,或許能給你提供很大的幫助,比如擇校、複試、調劑等等。

參考基礎(暑假之前)、強化(暑假至9月份)、提升(9月-11月)、衝刺(11月至考前)四大階段制定全程複習計劃,每個階段要完成對應的複習內容,從而具體到每個月,每週,每天的複習計劃。

近期小編會給大家整理一份詳細的考研備考月曆,以供參考。既然選擇了考研這條路,從一開始就要認真對待,走好每一步,結果一定不會差。

已經考過研同學,如果讓你給後來的學弟學妹提建議或忠告,你最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呢?可以評論交流哦~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