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英國著名電影演員和導演影星查理 · 卓別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誕辰130週年紀念日。

對於很多觀衆來說,卓別林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名字,它就是歡樂和喜劇本身。可卓別林自己卻說:幽默的內在根源不是快樂,而是悲傷。終其一生,他通過塑造各個底層人物形象爲羣衆發聲。在抨擊不平等的世界同時,沒有選擇用尖銳的形式進行。而是撕開痛處後又用溫和的手段縫補起來,引領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城市之光》上映後,卓別林曾說:“在電影的最後一刻,我發現愛因斯坦在擦拭眼淚,這更深一步地證明:科學家都是不可治癒的感情動物。

今天我們懷念卓別林,不只是因爲他曾經帶給一整個時代裏熒幕前人們歡樂。也是因爲他始終在用電影講述平凡小人物在各個年代裏的生活樣貌,他的影片像百科全書一樣記錄下了上個世紀裏這個世界的變化。

本文是1959年卓別林70歲生日之際,寫下的一首詩。那時,一生忠於的民主與自由的卓別林,正遭到了美國這個他生活了多年的國家的排斥,最終一生歷盡苦難尋求安定的漂泊者,還是沒能逃脫漂泊的宿命。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

70歲的卓別林寫下了這首詩,他終於摘下了小丑的面具,開始學會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並選擇和一生的跌宕起伏和解。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文 | 卓別林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真實”。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懂得,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人,

是多麼的無禮,就算我知道,時機並不成熟,

那人也還沒有做好準備,

就算那個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尊重”。

當我開始愛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

都是對我成長的邀請。

如今,我稱之爲“成熟”。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才明白,我其實一直都在正確的時間,

正確的地方,發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靜。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自信”。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不再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

不再去勾畫什麼宏偉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

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我的韻律。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單純”。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開始遠離一切不健康的東西。

不論是飲食和人物,還是事情和環境,

我遠離一切讓我遠離本真的東西。

從前我把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這是“自愛”。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總想着要永遠正確,不犯錯誤。

我今天明白了,這叫做“謙遜”。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

也不再爲明天而憂慮,

現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

今天,我活在此時此地,

如此日復一日。這就叫“完美”。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明白,我的思慮讓我變得貧乏和病態,

但當我喚起了心靈的力量,

理智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夥伴,

這種組合我稱之爲,“心的智慧”。

我們無須再害怕自己和他人的分歧,

矛盾和問題,因爲即使星星有時也會碰在一起,

形成新的世界,今天我明白,這就是“生命”!

他本就是一個流浪漢,直到遇見了電影!

小說講述了20歲的卓別林在成爲一代喜劇大師之前,在美國經歷的一場不可思議的流浪!

那還是一個電影沒有聲音只有畫面,天上沒有飛機只有飛艇,愛迪生與柯達公司依靠專利權組團剿滅小電影公司,三K黨穿着白色祭袍在夜裏焚燒十字架甚至私刑拷打黑人的美國!卓別林漂洋過海而來,紐約首演失敗,從東海岸流浪西海岸,意外踏上了尋找世界上第一架電影放映機的驚奇之旅,發明它的人不是盧米埃兄弟也不是麥克斯•斯科拉達諾夫斯基,而是一個膚色比黑夜還要黑的神祕人!

從紐約到加州再到俄亥俄,是什麼經歷造就了這位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的才子?

卓別林在八十八歲時的瑞士家中,以同死神討價還價爭取到的時間,完成了這封揭曉生命長河中最珍貴的祕密的長信。“我這豐盛的一生中,我最後是將所有的慾望,連同我無可救藥的靦腆一起傾注到電影裏,而電影也拯救了我。”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