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越來越多藝術生來思潮學習了,同樣是藝術設計狗,我就分享一點我在英國的藝術學習生活吧。

英語渣,雅思才破5.5,趕上了語言課的末班車,如果實在過不了雅思,語言課還是值得去的。

一是花錢消災(雅思)

二是提前適應在英國的生活

三是認識朋友(可能是留學時最好處的朋友了)

我趕的最後一班語言課的車——EPIC(Exam Preparation Intensive Course),顧名思義整套課都在教我們怎麼考過學校準備的語言考試。老師課上會灌輸一些現在流行的藝術理念,教一些藝術類單詞,如何描述自己的idea,演講自己的設計思路過程等,因爲考試就考藝術類的英語能力,而且這些能力也是上正課高頻率需要用到的。

語言課的時候最能提升英語水平的其實是下課去找房子,每天和中介看房子,與房東交涉,因爲這涉及你一年的居住環境和預算,所以會竭盡全力表達自己的需求和他們交流。

總的來說我覺得語言課本身其實挺水的,課時很短學到的東西真的不多,但語言課讓我提前到英國,給了我一個說英語的環境,對聽力口語的提升還是很大的,所以如果雅思沒過,讀語言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讀的是工業與產品設計,一個學期下來基本大部分時間在和同學meeting,在街上做interview, 和老師tutorial, 還有4-5次7分鐘左右的presentation,所以聽力和口語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使用頻率也是最高的。

閱讀和寫作反而用的少,一個學期就一篇essay。

一開始最不適應的就是英國人沒有午休的概念,很多時候9點上課到12點,給你半個小時break然後又開始上課,吃飯都來不及,更別提午休了。如果有午休習慣的同學要有心理準備。

在聖馬丁學習,有自己的思想是最重要的,老師不是很在乎你最後做出了一個什麼東西,因爲在他們眼裏無論怎麼樣你做的都是shit。所以老師很看重學生如何思考。

記得有一次tutorial,老師對我的idea不是很滿意,一直在反駁我的方案。所以我動搖了,在下次tutorial的時候換了個新的方向,老師卻更生氣了,說我不應該動搖自己堅持的東西,應該拿出有依據的調研和改進方案來說服她認同我。

每週老師都會邀請一位在職設計師回學校給我們做演講,分享他們的設計職業生涯和一些項目。如果對這個方向感興趣,可以在演講結束後和那位設計師交流探討。

在倫敦,有很多的博物館和展覽可以看,永遠都逛不完,這對我來說非常好,可以吸收各國各種藝術風格和理念。

來英國之前一定要和媽媽學幾道拿手好菜,因爲英國食物名副其實的很難吃!

出門吃10+磅一頓還不如自己煮便宜好吃,而且聚會還有機會露一手。

因爲我是羣居動物,忍受不了寂寞,所以我到英國後就找了一個有共同話題的人合租。租房子我儘可能選能走路去學校的,一是因爲交通卡都要80磅了,還能省一筆。二是我就不能因爲學校遠來不及上課作爲藉口逃課了。

(對了,洗碗機真是神器啊,大幅提升我自己做飯的動力,學校宿舍就只能自己洗,所以我選租房哈哈)

玩我好像沒什麼分享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趕project,好像沒時間去浪。

如果喜歡蹦迪喝酒看球賽的同學,倫敦是個很不錯的地方。

出國唸書並沒有各種營銷號寫的那麼光鮮亮麗,既要攻克語言難關,克服各種文化差異,也要忍受得了寂寞,因爲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貌似沒那麼容易了。

不僅僅有學習上的壓力,生活中總有許多亂七八糟的事情需要獨立解決。

希望大家努力學習搞好語言,順利過雅思,來倫敦。

- END -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