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有的地方土豬肉每斤能賣二十元以上,養一頭豬能掙800元嗎?農村是一望無際的廣闊天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遠離喧囂的鬧市區,氣候舒適生態環保,適合各種畜牧養殖的宜居環境,為雨後春筍的畜牧業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畜牧業才蒸蒸日上。部分地區的土豬養殖佔領了市場一席之地風雲在起,農村土豬的生長習性比較耐粗飼適應性強非常抗病。肉質口感都特別好,不如其它精養豬見效快。但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綠色食品的追求以日俱增方向明確。土豬是當今社會最珍貴的食材,它的肉質自然香味濃有嚼頭,是大眾餐桌上百裏挑一的健康食品,綠色食品中的佼佼者有目共睹。土豬肉出售價格一般都在20元一斤以上,排骨更是達到了40-50元上下,能賣到這個價位原因就是供不應求物以稀為貴的市場走勢。土豬的市場前景大有可為.不可小視。散養的土豬生育期需要一年的光景,操心費力在所難免,陽光總在風雨後有付出就有回報,賣一頭土豬的存利潤800元輕而易舉.易如反掌,養殖戶喜在心裡樂在臉上。散養的土豬值得農村開發延續的產業,形成規模打品牌效益,為農民增收開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康莊大道。


為什麼農村有的地方土豬肉每斤能賣20元以上,養一頭豬能掙800元嗎?


很巧,我家每年下半年都會養一頭豬作為年豬,基本就自己家喫和送朋友用,不外賣的,對於這個問題我來簡單的說幾句:

1、農村的土豬不是真正的土豬。現在農村的豬也是雜交豬,不存在土豬的,至少我接觸的周圍家裡養的都是雜交品種的豬。土豬我覺得至少應該是小的時候的那種黑豬或者花豬,皮很厚的那種。目前來說自己家養的豬比外邊的優勢就是不加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餵養,品種上和養殖場的沒多大區別。比如我們家今年搞了一頭紅毛豬,除了毛色發紅目前沒發現和以前豬不一樣的,反而買豬仔的時候多花了兩百。

2、餵養方式。我們家的豬都是餵養的自己家的玉米和糠皮、麩皮,青飼是自己家的紅薯秧、包菜等東西,基本上不向外邊買飼料什麼的。所以目前看來這種餵養方式也算不上土豬,只是很原始的餵養方式。土豬我覺得應該是半散養的方式吧?當然這只是我的一點看法。

3、土豬難買。目前我接觸的很多城裡人都到農村來定製糧食的,比如大米、麵粉和菜油等,基本上現在農村誰家養一頭年豬啥的農村有熟人的親戚都會託人來訂購,雞蛋什麼的也是如此。但是事實你們買的土豬肉大多都是假的,因為真正自己家養的年豬基本都不賣的,給多少錢都不賣的,買給你們的土豬基本就是農村的小的養殖戶,實際上給豬喫的某些東西不比飼養場少。

實際上現在隨著健康意識的普及,農村人也越來越多的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自己養的豬自己喫,自己的雞蛋自己喫,這個在現在的社會都是稀罕物,根本輪不到不認識的人來買,基本提前都被訂購了,自己買到的「土貨」很可能是山寨的。


為什麼農村有的地方土豬肉能賣20元以上,養一頭豬能掙800元嗎?

謝謝題主的邀請!

先來分析一下養一頭土豬的成本。土豬最大的特點是耐粗飼,適應性強,抗病力強。這就是說它不需要像品種豬那樣供給全價飼料,也不用像品種豬那樣用需要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這樣飼料成本和藥費就會少很多。

但是,土豬轉化率低,生長緩慢,料肉比比品種豬要低得多;品種豬長一斤肉需要2.8斤的飼料,土豬長一斤肉卻需要3.5斤以上的飼料;這樣大體算一下養一頭土豬的成本比品種豬要高得多。

另外,品種豬的出肉率在70%左右,而土豬的出肉率只有50%。一頭250斤的品種豬可以出肉175斤左右的豬肉;而土豬只能出125斤左右的豬肉。並且品種豬的瘦肉率比品種豬要高得多。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土豬和品種豬相比,除了耐粗飼和抗病力強外,生長速度,料肉比,瘦肉率都不佔優勢。題主問,土豬肉能賣20 元以上,養一頭豬能掙800元嗎?

如果養豬人賣豬,肯定掙不到;因為收豬的人給土豬的價格比品種豬要低一些,而養殖成本比品種豬要高很多;在大城市有市場的話,賣土豬肉的人,賣掉一頭土豬掙800元肯定不止。

養豬戶養殖土豬基本沒有什麼利潤,這也是土豬少的原因。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這個計算方法及結果恐怕是磚家們計算的吧!我家在農村,深有體會,如果養豬不採取集約化、大量用混合飼料來飼養,根本沒有多大的經濟效益,老家鄰居他就養了幾頭豬,其中有兩頭是單獨分開喂的,週期近一年,但這兩頭豬是不出售的,自己喫和親朋送一點,而另外飼養的豬一般四個月左右就殺了賣掉,就是這樣一年也沒多大收益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