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王芳等三位老師系統介紹社會心理學的範圍和研究進展,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中的熱點。可以說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議題基本上來說都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也比較有意思。我特地選用了2011年第六期中國科學院院刊的心理學學科專輯中王芳《社會心理學:探索人與社會的互動推動社會的和諧》給大家做一次系統的介紹轉載在心理學之家PSYBOOK.本文作者:王 芳 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祕書長、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發表中英文論文30篇。E-mail: [email protected]劉 力 男,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人格與社會心理研究所所長。亞洲社會心理學會執委暨中國區代表、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祕書長、中國心理學會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分會理事、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學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心理學,已發表中英文論文數十篇。[email protected]許 燕 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建設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會長、北京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已出版學術著作20餘部,發表論文160餘篇。[email protected]社會心理學是研究人與社會情景交互影響的科學。實證主義創始人孔德(A. Comte)提出了一個兩難命題,人既是他所在社會的產物,又是這一社會的創造者[1]。孔德(A. Comte)的這一理論命題蘊含了社會心理學的中心議題:人是如何創造和改變環境、環境又如何塑造人的思想與行為、個人及其所屬羣體在各種環境中如何行動?通過圍繞著這一中心議題展開研究,社會心理學成為了當代國際心理學中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在近30年出版的主要英文心理學學術期刊中,社會心理學研究的被引用率高居榜首,表明社會心理學處於心理學知識體系的中心[2]。在科學界最具權威的刊物Science與Nature上,每年都有相關內容發表。在歐美一流大學心理學院系中,社會心理學已經成為核心學科。社會心理學既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應用學科。一方面,社會心理學家採用科學的方法研究自我、態度、決策、價值觀、人際關係、羣際關係、團體動力等基本心理過程與規律。另一方面,社會心理學的原理和研究成果在公眾輿論、幸福與尊嚴、羣際衝突與和解、反腐敗與社會公正、社會預警以及廣告與消費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對推動社會的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在社會心理學領域,科學問題研究與解決社會現實問題兩者得到了有機的整合。社會心理現象十分複雜,既涉及社會文化層面,又涉及個體層面;既涉及羣體與個體的意識層面,又涉及羣體與個體的無意識層面。因此,社會心理學既不排斥現有的任何心理學研究方法,也不賦予某種研究方法以特別的優先權。相反,它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的方法學取向,強調對同一研究問題進行多方法的相互驗證(triangulation of methods)。2 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脈絡眾所周知,馮特(W. Wundt)於1879年在萊比錫大學創立了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心理學成為了一門獨立的科學。在其學術生涯的後半期,馮特致力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並在1900—1920年間出版了10卷本的「V?觟lkerpsychologie」,此書名本意是「歷史與比較的社會文化心理學」,可簡稱為社會心理學。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W. McDougall)的《社會心理學導論》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E. A. Ross)的《社會心理學》不約而同地問世,宣告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並分別奠定了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取向和社會學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取向的基礎。現代社會心理學就是在這兩種不同的理論取向的不斷交鋒、論戰和相互融合中發展起來的。1924年,美國心理學家弗勞德·奧爾波特(F. H. Allport)出版了《社會心理學》,被看作是實驗社會心理學的開端。這部經典著作影響了幾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並為後來美國社會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石。近半個世紀之後,弗勞德·奧爾波特的胞弟高登·奧爾波特(Gordon W. Allport)應邀為1968年出版的《社會心理學手冊》撰寫了第一章「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歷史背景」。他把社會心理學定義為對「由實際的、想像的、或隱含的他人在場所形成的個體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理解和解釋」[3]。高登·奧爾波特的這一定義至今仍然被主流社會心理學教材所採納[4]。現代社會心理學奠基人勒溫(K. Lewin)指出,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必須建立在具體而實在的社會心理現象上,學者在理論建設過程中不能紙上談兵、向壁虛構[5,6]。社會心理學的學科生命力在於它立足於本土社實問題,卻能從本國現象歸納出具普遍性的社會心理原理。因此,當我們梳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主題更替脈絡時,毫不意外地發現其與同期的社會發展歷史宛若雙生。例如,兩次世界大戰和大屠殺激發了社會心理學家對於種族主義、攻擊、政治宣傳及羣體士氣的研究興趣,同時也促發了「社會認同理論」的誕生;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美國民權運動刺激了刻板印象、偏見、歧視等研究主題的發展;越南戰爭以及後來的伊拉克及阿富汗戰爭的爆發,推動了諸如服從與反服從、沉沒成本、少數派影響等議題的研究;20世紀最後幾十年間亞洲經濟的崛起以及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促使關注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文化社會心理學蓬勃發展;「9·11」事件及籠罩全球的恐怖主義陰雲則將社會心理學家的注意力吸引到人們如何應對基本的存在焦慮上來,相應的理論如「恐懼管理理論」受到關注[7]。從這些例證可以看出,從社會現實中發現科學問題,在解決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的重大問題的過程中提出科學理論,通過研究成果去解決社會問題,繼而將理論發展成為具有普遍科學意義和全球視角的理論,這種與社會的持續「對話」,毫無疑問是社會心理學一直保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3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領域及新興生長點3.1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領域當代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大領域:社會認知社會關係以及羣體與羣體過程[8]。社會認知的研究涉及到:(1)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效能及自我展示。這些研究對於我們理解人的幸福與尊嚴有著重要的意義。(2)歸因及其偏差、社會信念與社會判斷。對於這類問題的研究有助於理解人們如何通過對自我、他人及社會事件的知覺和解釋形成社會信念,從而確定公眾如何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中對他人與社會事件進行判斷。(3)態度的結構、改變、測量以及與行為的關係。近年來,在態度的雙過程模型、依從與態度改變的過程、誘導策略以及抵制態度改變的方法等領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從理論上講,社會心理學家對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非常感興趣,而態度被認為是行為的重要預測源,因此矯正行為可以通過改變態度來實現。在現實生活中,態度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在西方社會,政治家為了選舉的需要,通常設法喚起選民對自己的積極態度及對競爭對手的消極態度,從而贏得選票。在我國,研究公眾的態度有助於建立科學的社會預警系統,實現社會管理的目標。社會關係的研究主要關注人們彼此之間是如何發生聯繫的。它涉及到:(1)我們為什麼有合羣的傾向、如何與他人進行溝通、以及怎樣與他人產生關聯?我們如何被他人所吸引、怎樣在人際交往中形成友誼、如何與異性產生愛情、如何保持良好的家庭和諧?開展這類研究工作對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家庭關係,減少由人際矛盾與家庭矛盾引發的社會問題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2)為什麼人們會對特定的社會羣體產生偏見與歧視、怎樣才能消除偏見與歧視?是什麼引發了社會衝突、如何才能把緊握的拳頭變成援助的雙手?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對於減少民族衝突、緩解主流羣體與弱勢羣體之間的矛盾以及調整不同利益羣體之間的關係並促進合作有著重要的意義。羣體與羣體過程的研究關注的主要問題有:羣體如何激發個體行為並削弱個體的責任,促使個體去做那些他們獨自一人時永遠都不會從事的行為?羣體是如何形成和維持外顯行為和/或內在信念的一致性的?羣體是如何對待內羣體和外羣體成員的?哪些因素決定羣體的決策和績效質量以及什麼過程式控制制著羣體內的衝突與合作?這一領域的經典研究案例是社會心理學家對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和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悲劇的研究。研究者對發射決策過程的分析發現,美國宇航局的組織文化屏蔽了關鍵安全信息的有效溝通,抑制了專家意見的不同聲音,是導致災難的核心原因[9]。3.2 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新興生長點經過百年的磨練,已經邁向成熟的社會心理學成果豐碩,諸多新的生長點蓄勢待發,在此擷取兩點進行簡要介紹。首先,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在進化心理學思潮的影響下,心理學家們意識到,人類的社會行為也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基因的左右,進化社會心理學(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應運而生。準確地說,它並不是一種單一的理論模型,而是一系列的元理論假設,在其指導下,研究者提出概念、展開研究並解釋現象[10,11]。進化社會心理學認為,人類的心理機制是經過自然選擇進化而來的,是人類特有的功能,可以幫助人類有效地應付日常問題和滿足生活需要,使人類更有可能成功地生存和繁衍[12]。利用這一套理論假設,並基於實證數據的支持,進化社會心理學對大量社會行為做出了獨到的解釋。如,歸屬感源自於依賴於某個羣體以獲得身體安全及生殖可能的追求[13],而自尊則在其中起到信號的作用,即高自尊意味著高的社會接納,低自尊則代表著潛在的社會排斥[14]。人們進行社會推理和形成印象,是為了付出最小的認知資源並最快速地避免社會威脅或抓住生殖機會[15]。人們做出親社會行為的目的在於通過幫助與自己具有相似基因的他人來間接提高自己基因的遺傳可能性[16],與之類似,當人們在保護自身安全、搶奪繁衍資源時就可能做出攻擊行為[17]。總之,進化社會心理學以其強大的解釋力給予眾多社會心理現象以整合的理解,也激發了大量的後續研究。第二,和進化觀點強調人類的共同屬性不同,文化心理學(Cultural Psychology)強調的是人類的多樣性。文化心理學家認為基因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其表現形式取決於環境。文化心理學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應運而生,其關於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研究成果對於理解不同文化下個體行為的不同表現至關重要。如西方為個體主義文化,強調個人的自由和獨特性,崇尚個人奮鬥與個體責任;東方為集體主義文化,強調統一意識和行為,崇尚羣體和諧及顧全大局[18]。繼而衍生出西方人的獨立自我和東方人的互依自我[19]。文化與自我的差異導致東西方個體表現出一系列思維、判斷、價值觀及行為傾向的不同。這些研究提醒我們,在理解和解決中國特有的社會現實問題時,不可照搬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現成理論,而要在深入剖析中國人自己的心理和行為範式基礎上提出真正具有適用性的理論。在未來,文化心理學將突破跨文化差異比較的範式,深入探討文化如何塑造了這些相同或不同的心理過程,文化樣本也將擴展到東西方以外的更為廣泛的羣體;除此之外,社會新成員如何學習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們如何適應多文化的挑戰?心理與文化間的複雜動力關係如何?如何進一步理解文化多樣性和一致性?這些都是文化心理學未來的研究方向[20]。4 我國當前面臨的重大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題如前所述,社會心理學的生命力來自於與社會的持續「對話」。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新的現象和問題層出不窮:國際範圍內的能源危機和全球變暖導致地球超負荷,人們日益膨脹的物質需求卻未帶來心靈的富足,經濟與政治的不穩定使得部分地區局勢緊張。在中國國內,腐敗現象導致社會不和諧因素持續存在,貧富差距拉大使社會階層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社會的快速變遷致使民眾對幸福感的需求與日俱增,日漸盛行的物質主義大力影響著青年一代的消費觀和價值取向,生存壓力的普遍上漲導致民眾身心顯露疲態。針對這些主題展開研究,提出幹預和解決辦法,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是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者責無旁貸的義務,也是新千年里社會心理學即將面對的機遇與挑戰。下面列舉一些我國當前面臨的重大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題,期待國內外社會心理學研究者對此展開研究。4.1 社會公正與腐敗2010年10月26日,監察世界各國腐敗行為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發布了2010年度全球腐敗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排行榜。丹麥、紐西蘭和新加坡並列全球最為清廉的國家(得分9.3,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代表越清廉),而中國僅得3.5分,在全部17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78位[21]。我國當前腐敗現象迅猛發展的勢頭,傷害了廣大人民羣眾對於社會公平正義的強烈需求,危及和破壞了法律的權威性和有效實施,動搖著我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和經濟基礎,對黨、國家和社會造成了極大損害。目前,從宏觀層面來說,制度建設在不斷完善、監管力度在持續加大;但在微觀層面上,對於腐敗主體——個人的腐敗心理動因認識不清,對於腐敗過程的心理機制瞭解不夠,對於腐敗滋生的社會文化內涵把握不足,致使相關處理措施應對不力,這是導致現階段腐敗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社會心理學研究可以嘗試從腐敗行為的社會心理機制入手,從腐敗的文化根源、腐敗主體的自我構念、價值取向、道德判斷等方面出發開展實證研究,探討個人腐敗的產生過程、集體腐敗的捲入規律以及民眾對於腐敗的認知和態度,從而較為全面地剖析腐敗的深層心理機制、影響因素及文化根源。研究結果將為形成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建立和完善反腐長效機制,乃至指導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重要參考和有益建議。4.2 民眾心態與主觀幸福感2010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提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在經濟生活日漸富足的今天,中國老百姓正在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滿足。社會心理學提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的概念,指的是個體主觀上對自己已有的生活狀態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狀態的一種肯定的態度和感受[22]。圍繞這一可以操作和測量的對於幸福的界定,社會心理學者能夠開展大量的實證研究。例如,財富與幸福的關係究竟如何?什麼纔是決定和影響幸福感受的核心因素?不同社會階層人羣的幸福水平是否存在差異以及導致差異的原因是什麼?是否存在提升與促進主觀幸福感的有效途徑?此外,建立以主觀幸福感為中心,聯合其他反映民眾當下心態的動態指標庫,可以長期把握民眾社會心態的變化規律,為社會預警提供心理數據基礎。4.3 社會互動與人際和諧良好的社會互動和人際和諧是個體與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是,偏見與歧視是社會互動中的消極社會心態,阻礙了這些目標的實現。研究主流羣體與弱勢羣體之間的摩擦性羣體互動,對於降低並最終消除不同羣體之間心理隔閡與衝突具有重要作用。人們為什麼會對弱勢羣體形成偏見與歧視?其背後的社會認知機制如何?又是否存在動機性需要?這些偏見與歧視會如何通過內隱的方式表達出來?面對偏見和歧視,弱勢羣體的應對或適應策略有哪些?如何從個體、羣體及社會的角度消減對弱勢羣體的偏見和歧視,以促進人際和羣際的和諧?這些主題值得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進行探討。4.4 羣際關係與民族衝突中國現階段處於社會轉型的進程中,縱向的時代變化和橫向的社會分層使得羣體關係特別是民族關係日漸複雜,導致當前中國的民族格局仍顯動蕩不安。從國內外心理學對於民族衝突的研究狀況來看,還有一些理論問題有待解決:中國社會轉型期民族衝突的內在社會心理機制是什麼?如個體間的衝突是如何延伸到他們所在羣體的?為什麼極少數民族分離主義者能煽動得了較多本族人民的參與?民族衝突又是如何擴大化的?除了個體水平和羣體水平的因素外,社會文化情境因素是如何影響民族衝突的?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哪些因素能夠緩衝民族間的衝突?可否建立系統的民族衝突預警機制模型?如何才能基於上述機制和調節因素來預防和抑制民族衝突,進而實現多民族和諧共處?這些問題有待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予以解答。4.5 非常規突發事件與應急管理非常規突發事件是指前兆不充分、具有明顯的複雜性特徵和潛在次生衍生危害、破壞性嚴重、採用常規方式難以應對處置的突發事件[23]。因其具有複雜性、多樣性、不確定性、前兆不充分、孕育期不可觀測、潛在次生衍生危害、破壞性大等特徵,導致一旦爆發很可能嚴重影響地區性社會經濟發展,甚至引發社會動蕩與政局危機。近年來,非常規突發事件往往成為具有多種性質的複合型事件,並越來越多地指向於社會特徵。而且突發事件的社會特徵越凸顯,所產生的社會後果就越嚴重,影響越深遠。因此在應急管理研究中強調文化與社會心理學的視角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例如,非常規突發事件啟動了受災者哪些社會心理特徵及其表現規律如何?非常規突發事件的產生與應對是否體現出文化和地域的差異性?文化、地域、民族等因素是否會對民眾的風險認知和決策行為產生影響?事件外圍人羣的社會心理及行為反應如何?在非常規突發事件緊急應對過程中有哪些心理教育和轉變的方法?從個體和羣體角度視角出發進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將有助於補充現有應急管理體制的不足,變應急管理為長效的常規管理。4.6 工作壓力與員工職業心理健康在21世紀的時代背景下,經濟快速發展與動蕩、社會不確定性因素增強,對人們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對人們的心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各種因素成為影響人們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的重要方面。由於工作和職業所帶來的員工心理健康問題致使個體、企業及社會均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世界衛生組織(WHO,2007)的報告指出,員工的職業健康不良和工作能力降低可能導致國民生產總值減少10%—20%。社會心理學研究旨在探究工作環境中不同來源的因素所造成的壓力程度以及連帶導致的健康風險,此外,職業枯竭、工作-家庭衝突、工作狂、職場中的欺負和排斥等也受到了特別關注。4.7 社會矛盾與網路集羣行為當前中國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不斷增加,民眾心態急劇變化,社會風險也隨之日益加劇,社會穩定問題非常突出。網路作為普及率飛速增長的新興媒體,吸納了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民眾的聲音,網民的羣體越龐大,網路輿論就越真實地代表現階段社會的主流民意和價值觀,也就越能夠在社會公共生活中發揮影響。因此,關注和研究網民羣體的心理和行為規律對於把握社會羣體行為的機制與規律,獲取社會心態調控的方式和時機尤為重要。網路集羣行為發生、發展、激化、平息的全過程中網民個體及羣體的心理變化規律如何?何種社會事件有可能引發網路集羣行為?已誘發的網路集羣行為將如何走向發展?具有何種人格特徵的網民將主導或參與網路集羣行為?這些從文化背景、社會環境、網路平臺、個體差異等視角探究網路集羣行為深層社會心理機制的研究將為相關部門有效控制和引導網路集羣行為提供科學建議。4.8 民眾價值觀變遷與道德教育道德發展與品格養成是公民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方面,並從一個側面反映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變遷。因此,揭示主流價值觀與多元價值觀的衝擊對個體道德發展的影響,對於國民道德素質的科學評價及其提升,具有重要理論與現實意義。社會心理學可以在社會價值觀與公民道德觀的共變規律,公民道德發展的心理機制與教育策略,個體道德發展規律與社會道德規範要求的協調與銜接,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與促進方案等方面展開相應研究。5 中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未來發展建議我國的社會心理學自20世紀70年代末重建以來,經過3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逐步發展壯大的局面。一系列緊貼中國現實的研究主題的出現,使得社會心理學在解決本土問題時的重要貢獻日益彰顯。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國家層面的重視程度及支持力度,還是本學科內的研究佈局及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都差距甚遠。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滿足國家重大社會現實需求,建議未來應在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加強。5.1 在考慮和解決國家重大現實問題時納入社會心理學的視角當前,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十二五規劃」在全面把握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提出「加強社會管理、促進縮差共富」的重大戰略決策,可以看出,加強社會管理水平是中央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基層民生、縮小收入差距,消解社會矛盾、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而要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就必須首先把握社會情境下作為行為主體的個體及羣體的心理規律。因此,在審視、考慮和決策重大社會問題時除了從宏觀的視角出發探究相應的社會機制,還應從相對微觀的視角出發,在個體內、個體間、羣體內和羣體間等水平上進行分析,認可、強調並重視社會心理學在解決重大社會現實問題時的重要作用。5.2 在規劃和部署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時重視社會心理學研究近年來,心理學及相關領域逐漸在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中佔據一席之地,然而,縱觀支持力度的分配以及資助經費的流向,不難發現明顯的不平衡傾向:多數經費投入基礎性研究,針對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研究的資助嚴重不足;過於強調對心理學問題的神經生理機制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社會情景中真實問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對使用高精尖儀器設備進行的研究較為重視,而相對忽略研究問題本身的價值與合理性。此種唯方法論、技術導向的趨勢可能導致研究意義性的下降及生命力的缺乏。因此,我們建議在規劃和部署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時,應更加保護和鼓勵立足中國社會文化現象、致力於解決社會現實問題、採用多元方法進行研究的學科領域,如社會心理學研究。此外,對社會心理學研究的評價必須考慮到學科為社會發展服務的特點,而不應以簡單僵化的標準進行衡量。5.3 在加大力度推動心理學科全盤發展時促進社會心理學人才隊伍建設伴隨著國家層面的重視及投入的加大,近年來我國的心理學科發展整體上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社會心理學起步較晚,與其他心理學分支相比,還存在研究力量嚴重短缺、後備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在西方發達國家裡,社會心理學研究者數量眾多,如社會心理學研究者主要從屬的「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分會」是「美國心理學會」中規模最為龐大的分會。因此,在未來應進一步加大社會心理學人才隊伍建設的力度,更多地培養和引進高端研究人才、創建和扶持國家級創新研究團隊,使我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隊伍及人員力量與當前中國面臨和亟待解決的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相匹配,從而真正發揮出社會心理學理論創新和服務社會的雙重作用。6 結束語社會心理學應該、也必須關注當代社會生活所提出的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的現實問題。在100多年的發展進程中,社會心理學一方面致力於解決重大社會現實問題,另一方面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了完備的學科體系與不可替代的學科地位,使其既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又富有鮮明的文化與時代特徵。對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的研究,既是中國社會心理學家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也是社會現實賦予中國社會心理學家的重大歷史使命。主要參考文獻1 Cartwright D.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79, 42: 82-89.2 Yang Y, Chiu C. Mapping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Forty Yearsof APA Journal Citations (1970—2009).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9,13(4):349-356.3 Allport 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 In Lindzey G & Aronson E (Eds.),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2nd ed.).Reading, Ma: Addison-Wesley,1968, 1-80.4 Myers D.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NY: McGraw-Hill, 2010.5 Lewin K.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 Westport, CN: Greenwood Press,1975.6 趙志裕, 溫靜, 譚儉邦. 社會認同的基本心理歷程——香港回歸中國的研究範例. 社會學研究,2005,5:202-246.7 Ross L, Lepper M, Ward A. History of social psychology: Insights, challenges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Fiske S T, Gilbert D T & Lindzey G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5thed.). NewYork: Wiley,2010,3-50.8 Fiske S T, Gilbert D T, Lindzey G.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5th ed.) . New York: Wiley,2009.9 http://caib.nasa.gov/.10 Buss D M. Psychological sex differences: Origins through sexual sele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5,50:164-168.11 Ketelaar T, Ellis B J. Are evolutionary explanationsunfalsifiabl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the Lakatosian philosophy of sci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00,11:1-21.12 Burger J M. Personality (6th edition). Belmont,CA:Wadsworth, 2004.13 Baumeister R F, Leary M R. The need to belong: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5,117: 497-529.14 Leary M R, Baumeister R F.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self-esteem: Sociometer theory.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0,32:1-62.15 Carlston D E, Skowronski J J. Linking versus thinking: Evidence for the different associative and attributional bases of 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and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89:884-898.16 Stewart-Williams S. Human beings as evolved nepotists: Exceptions to the rue and effects of cost of help. Human Nature, 2008,19: 414-425.17 Campbell A.Aggression. In Buss D M (Ed.),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Hoboken, NJ:John Wiley & Sons, 2005, 628-652.18 Triandis H C. 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9, 96: 506-520.19 Markus H R, Kitayama S.Culture and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224-253.20 Lehman D R, Chiu C Y, Schaller M. Psychology and cultur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4, 55: 689-714.21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0 Results. http://www.transparency.org/policy_research/surveys_indices/cpi/2010/results.22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 34-43.23 韓智勇, 翁文國, 張維等. 重大研究計劃「非常規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研究」的科學背景、目標與組織管理. 中國科學基金,2009,4:215-220.Social Psychology: Exploring the Reciprocal Influe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Social Context, and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ang Fang Liu Li Xu Yan Jiang Jiang Sun Xiaomin(1 School of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100875 Beijing2 Beijing Key Lab of Applie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00875 Beijing)Abstract Social psych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reciprocal influe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his/her social context. Within its one century"s development, social psychology has focused on exploring and solving critical real-world events on the one hand, and established its scientific system and its irreplaceable disciplinary status on the other hand. The history and agenda of social psychology, characterized by the balanced combination of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are inextricably entwined with the history and priorities of the western society in which it develops.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y has seen contribu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in three major areas: social cognition,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group & group process. 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are two new research areas of the discipline.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sets a broad research stage to social psychology. Chinese social psychologists are recommended to pay their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promising new fields: social justice and corruption, the public at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nterpersonal harmony,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ethnic conflict, unconventional emergenc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workplace stress and occupational mental health, social conflicts and online collective action, changes in public values and moral education. Given its vital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its crucial social implications, principles of social psychology should be taken when the government faces the challenges of social crises, social psychology research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the government plans and deploys its major 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s.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miss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China is to provide a solid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Chinese social reality and promot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social psychology,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critical real-world events, China"s sustainable future王 芳 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祕書長、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發表中英文論文30篇。E-mail: [email protected]劉 力 男,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人格與社會心理研究所所長。亞洲社會心理學會執委暨中國區代表、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祕書長、中國心理學會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分會理事、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學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心理學,已發表中英文論文數十篇。[email protected]許 燕 女,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建設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會長、北京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等職。主要研究領域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已出版學術著作20餘部,發表論文160餘篇。[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