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超级病菌」之谜

  最近,一种「超级病菌」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在8月11日刊登的一篇论文中说:2009年英国发现有一种带有「NDM-1」的大肠杆菌感染病例增加,这种细菌「超级顽强」,几乎能抵御目前所有的抗菌药物,已经导致一些病人死亡。英国的研究者发现,感染这种病菌的病人中有许多在1年内曾经去过印度或巴基斯坦接受过手术治疗,因此怀疑这种病菌来源于南亚。科学家们担心这种「超级病菌」很可能向全球蔓延。

  什么是「NDM-1」?

  「NDM-1」是新德里金属β内醯胺酶-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的英文缩写。之所以被称为「金属β-内醯胺酶」,是因为它的一组活性部位上含有金属离子,而且,这种酶就是依靠上面的金属离子来「破解」抗菌药物的活性「密码」,使病菌对许多药物产生了抗药性。这种金属β-内醯胺酶有许多种类,最早是日本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一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发现的。后来又发现了蜡样芽胞杆菌、亲水性气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气味黄杆菌等许多细菌都可以携带金属β-内醯胺酶,带有这种酶的细菌就会对许多药物产生抗药性。我国也曾发现金属β-内醯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病例。由于最近英国发现的这种带有金属β-内醯胺酶大肠杆菌是一种新的类型,又怀疑是从印度传入的,因此冠上了印度首都「新德里」之名。

  细菌身上的「NDM-1」是怎样形成的?

  细菌身上的「NDM-1」实际上是人类给「逼」出来的。由于人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不合理的使用,使许多细菌在抗菌药物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逐渐进化,改变一下自己体内的基因,产生对这些抗菌药物的抗药性,继续在这种恶劣的抗菌环境下生存。

  细菌的遗传基因中,有一种像「活动硬碟」一样的基因单位被称为「整合子」,它可以从其他细菌身上「拷贝」一些像「木马病毒」一样的耐药基因,「整合」到自己的基因中去,使自己获得了「破解」抗菌药物活性的「密码」,产生抗药性;它不仅可以把这种耐药的「木马病毒」基因传给下一代,甚至可以传给周围同种或不同种的细菌,使它们都获得抵抗药物的能力。细菌身上的「NDM-1」就是这样形成的。因此,不仅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都可以获得「NDM-1」这样的遗传基因,成为一种新的致病细菌,也就是最近所说的「超级病菌」。据英国和印度的研究人员研究,这些带有「NDM-1」的细菌「除替加环素和黏菌素以外,对其它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在部分患者身上,甚至这两种抗生素也不起作用」。

  NDM-1「超级病菌」会在我国流行吗?

  卡迪夫大学的研究者沃尔什说:「由于频繁的国际航空旅行、全球化以及南亚国家医疗旅游业的兴起,NDM-1现在有机会迅速传播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超级病菌」的新闻一出现,就有许多人担心这种疾病像甲流和非典一样流行。其实,这种细菌的感染不会造成像甲流和非典一样在普通人群中流行,它们主要发生在医院中,尤其是外科手术的病人中。这些病人常有伤口,或者有穿刺等治疗性损伤;手术、疾病和药物的使用使他们的抵抗力下降;更重要的是他们常常会使用许多抗菌药物。这使得不怕抗菌药物的「超级病菌」趁虚而入,造成病人感染。

  近来,类似NDM-1细菌的感染也出现在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荷兰。那么,带有这种「超级病菌」的人有可能来到我国,甚至在我国生病;也有可能我国的旅游者在国外生病后感染了「超级病菌」,然后再带回国内;我国医院里病人体内的细菌也可能自动获得「超级病菌」的耐药基因。因此也需要引起我国医务人员的警惕。

  如何对应这种「超级病菌」?

  对应这种「超级病菌」的方法主要是控制医院内感染。医务人员要注意不要滥用抗菌药物,在医院的各种操作中注意消毒隔离,要勤洗手,正规无菌操作;尤其要注意识别NDM-1细菌感染的病例,在国外接受过手术治疗的病人发生感染后应特别注意进行NDM-1病菌的筛查,及时隔离病人,防止医院内NDM-1病菌的交叉感染和传播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