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裏,四位病友正在唉聲嘆氣地互訴衷腸。阿唐有糖尿病,阿高有高血壓,大健經歷了心肌梗死,還有一位因爲難言之隱的困擾而與相親絕緣的小王。他們的病症看似各不相同,其實,都是腎臟出了問題。

唉,要是能早點兒發現腎臟疾病就好了!這是四個人不約而同的感嘆

其實,腎臟疾病看似狡猾隱匿,但只要掌握了相關知識,那麼發現腎病、保護腎臟就並非難事了!

針對腎臟病最關鍵的是做好兩項指標的檢查——腎功能檢查和尿液檢查。

腎功能檢查主要是檢測血清肌酐、尿素和尿酸等指標。

通過它們,醫生可以推算出“腎小球濾過率”,這能很好地反應腎功能損傷程度。同時,影像學檢查比如超聲波、CT、核磁共振等都能很好地協助排查腎臟疾病。

除了腎功能檢查外,尿液檢查也不容小覷,它能反應很多關於腎臟的健康問題。

在尿常規檢查中,尿紅細胞指標可以有效排查腎小球腎炎、泌尿繫結石等等病症;尿白細胞指標可以提示我們是否有尿路感染引發的腎臟病變;尿蛋白指標更是反應多數腎臟疾病的重要參數。在尿常規檢查之外,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更能通過每天尿液排出的蛋白量診斷腎臟疾病和評估治療效果。

當然,尿液檢查對於尿液樣本也有一些要求。醫生建議,最好留取晨尿,這對住院病人來說比較容易,若是門診病人,如果無法留晨尿,注意留尿前3小時儘可能少喝水,避免尿液稀釋。另外,尿檢儘量留“中段尿”送檢。剛尿出的尿液和最後少量尿液往往摻雜細菌等物質,這些都不要,只要中間段尿液,這就是“中段尿”了。如果需要留24小時尿液,那就需要將一天一夜內除第一次尿液外的所有尿液都留在一個容器中供醫生檢查分析。女性留尿液應避開生理期。

點擊閱讀

當“乳腺結節”遇上“鈣化” ,就是癌嗎!?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