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已經討論了幾十年。長期以來人們重視教育的功能性,忽視教育的本體性,近些年來學術界開始重視教育本體性的研究,因此提出“生命教育”的理念。其實教育的本體性和功能性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是個體生存發展的基礎,但個體不可能單獨生存。教育促進個體的發展是基礎,沒有個體的發展,也談不上教育的功能。

我認爲,教育的本質可以概括爲:提高生命的質量和提升生命的價值。教育對於個體來說,提高生命的質量,就是使個體能夠生活得有尊嚴和幸福;提升生命價值,就是使個體能爲社會、爲他人做出有價值的貢獻。青年人都在講要實現“人生價值”,人生價值是什麼,就是要對社會、對人類、對自然做出一點貢獻。人的價值總是體現在與他人、他事的關係之中。在人類社會中孤立的自我價值是不存在的。這就又回到功能性的問題了,所以教育的本體性與功能性是無法分開的。

爲什麼說今天提倡生命教育有重要意義呢?因爲我們曾經過於偏重教育的功能性。有的學校把學生的升學率作爲爭當名校的工具、有的地方領導把學校的升學率作爲展示政績的工具、有的家長把教育作爲孩子進入名校的敲門磚。其實,我國的教育方針是全面的,既要求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人才,又提出要培養學生爲人民服務、爲社會服務的責任心,把教育的本體性和功能性統一起來。生命教育就是要還原教育的本質,提高生命的質量和生命的價值。

李金初校長是教育改革者、教育實踐家。他在短短的十多年時間裏把一所連區重點都不是的普通學校辦成中國知名的學校,靠的是他對教育深深的情懷,靠的是他改革創新的精神,靠的是他攻堅克難的勇氣,靠的是他的勤奮努力。從事教育50多年來,他不斷學習,不斷探索。退休以後,退而不休,又辦起民辦學校——建華學校,而且短短几年,就成爲家長趨之如鶩的學校。李校長長期擔任中學教師、中學校長,本來就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現在辦起幼兒園、小學,聽到小朋友一聲“爺爺,你好!”喚起他對人生的頓悟(這是他自己提到的)。教育不就是爲了人生嗎?爲了使人生更美好嗎?這種頓悟,不是偶然的,是幾十年從事教育並不斷探索的思想積澱,是教育思想的昇華。李校長近幾年周遊世界,更體會到人生的價值。於是提出“人生中心教育”的理念。由此出發,在古稀之年,他居然讀起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史等著作來,尋求“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論基礎。李校長的“人生中心教育”不是停留在理論上,而是付之於實踐。他在高中開設了人生教育的課程,和同學一起討論人生、討論生命、規劃生涯。在理論探索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終於完成了《人生中心教育論》(商務印書館)這部著作。

讀了這部著作,我感覺彷彿是讀了一部活的教育學教科書。書中論述了“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論基礎,梳理了人類教育發展的歷史和歷代教育家、思想家關於教育的理念,構建了“人生中心教育”課程框架,論述了“人生中心教育”課程理論和實施方案,並彙集了在建華學校教學的許多案例,形成了《人生中心教育課程論》(商務印書館)這部姊妹著作。兩部作品既有理論,又有實際,而且語言生動活潑,從看到身邊事件、自己感受、親身的教育實踐,娓娓道來,具有可讀性。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16日 20 版)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