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開創了文武並修的教育體系

  考數千年來武術的發展,直到孫祿堂先生的三部拳學著作出現,武術才得以確立為修身的學問。換言之,孫祿堂先生通過對武術理論與技術體系本身的歸納總結、去粗取精、凝練優化,升華了武術的功能,使技與道合,於是使武術在完善了技擊功能的基礎上突出了修身育人的效用,從而開創了文武並修的教育體系。

  孫祿堂先生在其《形意》、《八卦》、《太極》三部拳著的凡例中開明宗義:「是篇發明此拳之性質,純以養正氣為宗旨。」「是篇專講究為修身而作。凡我同胞,無論何界,男女老幼皆可習之。身體過懦者。可易之強,過剛者,可使之柔,或有身體極弱及有勞傷病症者,或因他種拳術非血氣之力不能練習者,亦均可練習之。將氣質馴至中和,氣固而神自完。」這就把武術的功能與目的拓展到修身的境界,使之成為修身育人的一門學問。這在武術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需指出的是,孫氏武學並不是硬將文武兩道牽強附會地拼湊在一起,而是從實踐、技術、理論三個方面改善並升華了武術的功能。孫氏武學是以形而上的學理為起始,通過改造生理,來啟迪良知,完善人的良知良能、變化人的精神氣質,來完成修身育人的目的。

  早在1888年,孫祿堂先生創立「蒲陽拳社」的時候,就開始了文武並修的教育實踐活動。在「蒲陽拳社」里,孫先生並非僅僅傳授或交流武藝,而是文武並授,普及於鄉民。他倡導「不以氣粗力猛為勇,而以不粗不猛剛柔相濟為勇也」,提出文武一理,通過習武修文,明理修身、格物致知。孫劍雲大師曾說:「『蒲陽拳社』從成立那天起其宗旨就是變化氣質、改善精神、修身育人。強調善養正氣、文武並修、格物至知、體物不遺。這是『蒲陽拳社』的傳統和特點。」因此,歷代孫氏門人中鮮有好勇鬥狠、粗俗蠻野之輩,而盛行書劍合壁、武人文相之風。「蒲陽拳社」從修身育人的意義上講,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武術學校。

  孫祿堂先生通過其天才的武學實踐和體悟,總結凝鍊出中和——內勁理論及其技術修為體系,從而使文武兩道源於一理,有機融合。換言之,中和——內勁理論及其技術體系是文武並修教育體系的「武」的方面的基礎,此為由形而下步人形而上之梯。而其「文」的方面的基礎就是易學及儒釋道之理,此為由形而上指導形而下的標燈。而兩者所以能妙合為一,是因為孫氏武學與易學及儒釋道之理皆是道性的一種體現,皆反映著萬物的本原或曰基本規律即所謂天道。

  孫祿堂先生在《拳意述真》自序中指出:「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術曰內勁。」因此,只有當內勁成為武術修為的核心時,文武兩道才可能真正在本質上得到統一,妙合於道,成為一門能從中求真、得真的修身育人的文化體系。

  那麼,孫氏武學又是如何使拳術與儒釋道三家之學相表裡,構成文武並修的教育體系的呢?首先,由孫氏形意、孫氏八卦、孫氏太極構成的孫氏武學是《易》之奧蘊在拳術中的體現。《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孫氏武學所體現的也正是《易》的這一基本精神。

  孫氏形意拳合於儒家之理,以中庸為原則,修為正大直剛之精神。孫先生在《形意拳學》中指出:「五行單習是謂格物修身。五行拳合一演練,是為齊家,有克明德之理。五行炮(對練)謂家齊,是五行拳各得其當然理之所用,而又謂明德之至善也。」孫先生在《形意拳學》中還詳盡論述了拳術從體用兩個方面對習者的精神氣質以及心智所產生的影響。其一是通過練習拳術使身體機能得以改善,進而產生改善精神氣質增益心智的作用。如孫先生在論及崩拳時指出:「其拳順則肝氣舒,其拳謬則肝氣傷,肝氣傷則脾胃不和矣。其氣不舒,則橫拳亦必失和矣。此拳善能平氣舒肝,長精神、強筋骨、壯腦力,故學者當細研究也。」這就揭示出拳術所以能改善習者精神氣質的機制,同時也提醒人們錯誤的拳術修習方法不僅對人體無益而且有害。這似乎也能說明為什麼一些著名拳家往往或身患重病或夭亡早逝之困,同時也說明拳術雖為形而下之法,但要想產生修身的效果還需要有形而上的哲學的指導,故需文武並修。其二是通過練習拳術使習者掌握正確的作用方法即所謂機竅,並在傳統哲學的指導下使形而下的機竅上升為理論,產生形而上的意識,從而獲得格物至知、體物不遺之效。如孫先生在論及五行合一進退連環拳時指出:「連環者,是五行合一之式也。五行分演而為五行拳,五綱之謂也。合演而為七曜連珠,連環之謂也。分合總是起鑽落翻陰陽動靜之作為。勿論如何起鑽落翻,總是一氣之流行也,起鑽落翻亦是一氣流行之節也。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拳技亦云:起鑽落翻之未發謂之中,發而告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形意拳之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之達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則天地位、萬物育矣。若知五行歸一和順,則天地之事無不可推矣。」這就揭示出正確掌握了拳術演練的方法、規矩,在中庸思想的啟發下,能使人體悟出中和的道理和作用,產生形而上的慧識。再如,孫先生在論及孫氏安身炮的作用時指出:「其勁能與諸家道理會一。亦可以同登聖域。」這說明孫氏武學與諸家道理相合,文武一道,武文一理,皆可使人獲得至高的品性和悟識。

  孫氏八卦拳合於周易之理,並能體現數不離理、理不離數,數理兼該,乃得萬全的《易》之精微。孫祿堂先生在《八卦拳學》的凡例中指出:「是篇為修身而作。取象於數理,立體於卦形,命名於拳術。謂之游身八卦連環掌。皆以實行體育、強壯筋骨、保護身體為正宗。」這說明孫氏八卦拳是一門以《易》為指導的、技理合於數理的拳術體系。又云:「是篇粗淺之言,以明拳術至深之理。簡約之式,能通拳法至妙之道。拳中數形,不過作為萬物之綱領。若能熟習,則縱橫聯絡全體一致,。不惟取數形數式習之則已也。朱子云: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理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拳術始教。」從而闡發了孫氏八卦拳之宗旨為修身、明理。孫先生在《拳意述真》中又進一步揭示了八卦拳的功用:「體用一源,動靜一道,遠在六合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動一靜、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體用焉,亦莫不有八卦拳之道焉。其道至大無所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將此道得之於身心,可以獨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由此可知孫氏八卦拳是將《易》之奧蘊—一形之於拳術的一門教化人之身心的學問,是用以修身明理,既可獨善其身又能兼善天下的一種教育手段。

  孫氏太極拳則與道家精神相表裡,使人之心性馴至中和,庶幾近於道。孫先生在其《太極拳學》中指出:「是篇拳術不尚血氣,純任自然,不能傷其後天之力,專以善養人之浩然之氣為主。」他在揭示太極拳之本質時指出:「太極者在於無極之中,先求一至中和至虛靈之極點。其氣隱於內也則為德,其氣顯於外也則為道。內外一氣流行,可以位天地、孕陰陽,故拳術之內勁,實為人身之基礎,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技曰內家拳術。名稱雖殊,其理則一。故名之曰太極。」又云:「古人云:無極而太極。不獨拳術為然,推而及於聖賢之所謂執中,佛家之所謂圓覺,道家之所謂穀神,名詞雖殊,要皆此氣之流行己耳。故內家拳術實與道家相表裡。」從而論證了孫氏武學所以能成為修身育人的一門學問的內在機理,同時也說明了孫氏武學所以能與儒釋道之學相互補,成為中國傳統哲學可實證的體驗體系的原因。

  總之,孫氏武學開啟了文武並修、寓教於武之門,凝練出中國傳統武學的精神本質,啟蒙著後來出現的各派武學思想。因此,孫氏武學不僅是中國傳統武學集之大成的一門文化體系,也是今天武學思想的正源。

第五章 開啟武術文化傳播、普及之門

  孫祿堂先生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開啟了近代武術的文化運動。孫先生不僅為近代武術文化運動奠定了完備的理論基礎,而且是這一運動實踐的領袖人物,使武術文化的傳播與普及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在孫先生的《形意舉學》出版前(1915年5月出版),武術的傳延主要是以門派私傳的形式進行。其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師徒間的傳承,二是拳經或拳腳譜的秘密傳遞。這兩種方式可以說是明清時期武術傳播的主要途徑。其共同特點是非公開性和模糊性。因此,皆不利於武術作為一門文化的傳播和普及。民初,孫先生率先打破武術傳播過程中的封閉保守陋習,開創了以拳照和文字理論說明相結合的全新的傳播與普及方式,進行武學著作的公開出版發行。孫先生在武術傳播普及中的這一創舉不僅使武術的傳播由私下變為公開,而且改善了武術技理傳承上模糊性的問題,使之精確系統。孫先生的這一貢獻影響至今,他當年開創的這種形式仍是武術傳播普及的基本形式之一,其澤惠後人無可限量。

  話說到此,不得不提兩個典故。其一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回到西班牙,一些朋友對他的偉大發現表示慶祝,但是也有一些同行或出於不服或出於嫉妒在宴會上發表言論故意貶低他的發現。他們說任何人像哥倫布那樣沿著海岸線一段一段地航行都可以發現美洲大陸,甚至連白痴都能做到。這對哥倫布拿起一個雞蛋放在桌子上,對那些貶低他的人講:你們誰能把這個雞蛋立在桌面上?眾人試了半天,誰也沒能把雞蛋立起來,最後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於是哥倫布拿起雞蛋用點力往桌面上一放,雞蛋雖然破了,但立了起來。哥倫布說:這件事做起來這麼簡單。但是如果我不示範給你們看,你們都認為是不可能做到的。當然,現在你們人人都可以效仿了。同樣,在武術的傳播與普及方面,當年孫先生的工作也是始創性的工作,由此開拓了一個時代。

  其二是關於孫先生的《形意拳學》出版後第二年發生的一件事。保定形意拳家劉緯祥在保定小察院成立武術研究會,邀請孫先生前往。一見面,劉緯祥就說:「你攝了那麼多影,不怕把功夫攝丟了嗎?」因為當時流行說照相能奪人的元氣,甚至減壽。當然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孫先生說:「那你就試試吧。」倆人一過手,劉即被放出。劉始信照相不會丟功夫。這就是說在今天看來是很平常的一些常識,在當時卻有很不尋常的意義。所以,對於孫先生的五部拳著在武術的普及和傳播中的作用,要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看,從這個意義上講其確實是一個時代的里程碑。

當然,孫先生的五部拳著在武術普及與傳播中的作用,遠不僅是由畫像改為拳照這麼簡單,其所闡揚的拳學思想已遠遠超出了武術范聞,而深入到中國傳統哲學領域,併產生重大影響。這是因為,孫先生的五部拳著不僅使武術成為一門修身的功課、成為由形而下至形而上的階梯,而且也為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創造了一套可以檢驗其真的實踐體系,從而完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結構。

  因此,孫先生的《形意拳學》出版後,學術界名流如辜鴻銘、陳寶泉、劉春霖、馬一浮、蔡元培、胡樸安、陳微明等對孫先生的學識、見地與修養無不嘆服,常登門拜訪或書信往來,相互交流心得。這使當時傳統文化界的一些學術權威改變了對武術的認識,促進了對武術文化功能的認同,為武術的普及與傳揚創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也為武術進入學校,成為一門必備的教育手段奠定了文化與理論基礎。換言之,武術的普及與傳播若無理論與文化作為基礎與內涵,也許會風靡一時,但用不了多久就會演化成為一場鬧劇而煙消雲散。武術從民初到抗戰爆發前這二十多年所以能蓬勃發展,直到進人奧運會,是與孫先生為其建立了深厚的理論與文化底蘊分不開的。直到今天,武術最使人們著迷的還是其蘊含的文化理念。太極拳的廣泛傳揚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孫先生對傳統武術普及、傳播上的貢獻還表現在破除傳統武術的自秘保守舊習上。《拳意述真》的出版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拳意述真》(1923年出版)是孫先生根據自身的經驗和體會對前人拳論進行的一次系統整理、總結升華,從而揭示闡發了拳學的真意,奠定了傳統武學統一的基本理論。可以說其後出現的各家或傳統或現代的武學理論皆可以從《拳意述真》中找到出處,但又皆不及《拳意述真》對武學宏括得完整、深刻、系統、貼切。比如今天武學研究中比較熱門的關於拳學中意、氣、形之間關係的討論,以及有關武術中套路作用的爭論和技擊理論中有法與無法、有限與無限的認識,皆在《拳意述真》中早已有了精確、系統、完整的答案。

  可以說《拳意述真》的出版使武術已無任何神秘可言,其把武術由托神附仙歸還到對自然法則的認識與掌握上,為破除武術界的保守陋習,促進武術界各派的交流與統一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當然,《拳意述真》揭示的是武學的核心和本質,建構的是武學的基本理論,而不是一本拳腳譜。因此後人若把其當作什麼拳學秘笈,想從中得到些什麼特殊的秘訣,恐怕就要失望了。這也就是當年田鎮峰先生一再抱怨孫先生的原因。因為兩人對武學的認識所站的高度不同。田紀峰先生想知道的是孫先生的功夫所以能獨步天下的特殊心得和特殊練法,而孫先生所關心的是武學中的共性及其基本規律。

  孫先生對武學傳播、普及的貢獻不僅在理論和著述方面,還體現在有關武術教育普及的實踐活動中。孫先生不僅創立了中國近代最早的業餘武術學校——蒲陽拳杜,而且一向熱衷於武術的教育工作。民初,孫先生先後在法政學校、北京高等師範學堂、北京體育講習所、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傳授武術。普及武術教育。以後又受聘於中央國術館擔任首任武當門門長,嗣後改就江蘇省國術館副館長兼教務長。並且與張靜江、李景林、虞洽卿、杜月笙等共同籌備和主持了浙江國術遊藝大會和上海國術大賽,孫先生擔任這兩次大賽的籌委會副主任和浙江國術遊藝大會評判委員會副委員長以及上海國術大賽的評委主任。同時,孫先生還培養出一大批武術教育的精英骨幹,如中央國術館教務處處長朱國福、湖南省國術館教務長、總教官朱國楨、山東省國術館教務主任李玉琳、浙江省國術館副館長鄭佐平。一等教習曹晏海、江蘇省國術館一等教習胡鳳山、馬承智、孫振岱以及上海國術館教務主任靳雲亭等。

  孫先生在武術傳播與普及方面的活動並非一帆風順。他始終堅持拳與道合的武學思想,既反對牽強附會地把武術的本體精神與政治主義硬扯到一起,也反對唯技擊論忽視武術的修身功能;既反對少林武當孰優敦劣的pai xi之爭,也反對奢談武術的統一而不研究何為武術中基本法則的模糊論點。強調拳術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拳術越是遵從自身的客觀規律,就越能給人以啟迪,產生「體萬物而不遺」的效果。如對馬良的「新武術」,孫先生就很不以為然,由此曾遭到一些人的嫉恨,並引發了中央國術館開幕典禮事件。孫先生為了顧全大局,為了使剛剛開始的國術運動免遭pai xi鬥爭的損害,主動辭去以馬良係為主體的中央國術館的武當門門長的職務,改在江蘇省國術館任職。然而當馬良系的一些骨幹份子跑到江蘇省國術館一定要與孫先生一見高低時,才發現孫先生僅於閑庭信步、舉手投足間竟打得他們魂飛膽喪,無不驚服。於是馬良系的幾員大將如胡鳳山、袁偉等復拜在孫先生門下習藝。可見,孫先生在進行武術的傳播與普及中是有原則的,這個原則就是要以拳與道合為基礎。否則,武術在傳播與普及過程中將由於偏離本體而逐漸喪失原有的作用和功能。總之,武術要想健康地傳播與普及,就必須有理論基礎、文化內涵和基本原則。這是當年孫先生已經解決,但卻被一些後人逐漸淡忘的一個重大問題。總結孫先生這方面的貢獻,對今天傳統武術的開展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在本文行將結束時,筆者深感本文所述的內容與孫先生對武學的實際貢獻相比只能是掛一漏萬。這是筆者的學力所限。但筆者所以要勉為其難地完成此稿是基於以下幾點認識:

  (一)孫氏武學所代表的並非是哪一個門派,而是代表了整個傳統武術所曾達到的最高水平,是傳統武術集之大成後的結晶。我們繼承、研究傳統武術若不以孫氏武學為基礎,就永遠不算能從古人的身影下走出來,也就更不可能產生具有實質意義的革新與發展。幾十年來傳統武術的開展現狀,已無情地證明了這一點。

  (二)由於歷史的原因,真正能夠理解孫氏武學的人不多,真正能夠對孫氏武學有所掌握的人就更少。孫氏武學的技術內容目前已幾近絕傳。所幸者,孫先生留下了五部武學著作,可以作為今人繼承與研究的基礎。

  (三)目前傳統武術的開展很不正常,今天管理和研究傳統武術的某些管理者和專業人士的素質更令人堪憂。功利、淺薄、偏狹、浮躁,嚴重損害著傳統武術的繼承與研究。因此,如實地、客觀地對前人的貢獻作一介紹,對今人如何研究、繼承傳統武術就顯得非常必要。

  (四)傳統武術的宣傳需要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解放以來,孫氏武學長期未得到認真的研究與公正的對待,實在是傳統武術研究與繼承上的一個重大失誤。這也是目前社會上一些傳統武術在理論上經不住敲,在技藝上經不住實證的一個重要原因。

  (五)傳統武術是學問而不是宗教,打破門戶之見的根本是以理服人。以理服人,其一是歷史的真實。什麼是歷史的真實?如何論定?不能靠什麼家譜、什麼自篡的軼事,更不能靠什麼道聽途說,而要靠真正經得起推敲的史料文獻。可以說從唐豪先生起,這件事就始終沒有做好。其二是科學的實證。科學實證不是在武術中僅僅增加一些時髦的名詞,更不能以偏概全地僅僅用某一門或幾門科學理論去解釋作為複雜的科學系統——人體科學的重要分支的武術學,而是首先要引入科學的觀念和科學的方法論,其次是要以實證、實效為依據。

  (六)尊重本民族的聖賢、英雄是弘揚升華民族精神的基礎和途徑。孫祿堂先生不僅創建了空前的武學文化成就,而且具有極高的個人品行。時人稱「其忠義之心肝膽相照,非常人可比」(《國術周刊》載)。「有古風粹然之氣見於面背」(《大公報》評語1934年1月29日)。孫祿堂先生一生,無任何不良嗜好,不貪不賭,不抽煙、不嗜酒、不二色。樂善好施,常助濟同道,賑濟鄉民。生活甘於清淡,輕利而重道。一生致力於武學的研修與傳揚。清史館篡修陳微明寫道:「微明游京師,遇完縣孫祿堂先生,授以內家拳術,以為先生乃幽燕豪俠之流也;及其處之既久,乃知先生人品之高,道術之深,有非士大夫所能及者!蓋先生兼通奇門數理,精於易,著有形意太極八卦拳諸書,其術大抵借後天之復先天,由有為以歸無為,摧剛而為柔,揉直而為曲,內健外順,體乾用坤,故能沖虛不盈,變動不居,隨機制勝,時措之宜。嘗曰:『天下之理,同歸殊途,一致百慮,大道無名,體物不遺,惟湛密者能睹其微,中和能觀其通,夫其神全者,萬物皆備於我,其不相通者,必一曲一偏之士也。』微明聞有殊才異能,必訪其人,然精於藝者,不能通其道,善為言者,不能證於行,或守一。先生之言,暖暖姝姝而自悅,不知天地之大,四海之廣,惟先生備然侗然,無成心,無私見,故能兼取眾善而為我之用,無相拂之辭焉。自士大夫以至於百家技術之人,其為學以干祿者為多,惟先生輕利樂道,久而彌篤,負絕藝不自表暴,故能知其深者絕少。……微明遊客京師,雖饔餐不繼,而戀戀不忍去者,以感先生之德,意而欲略窺其門徑也。今歲庚申冬月十五日,先生六十初度之晨,無以為祝嘏之獻,僅略述先生行誼,以為壽言。夫以先生明大道之要,識陰陽之故,通奇正之變,解生勝之機,體之於心,驗之於身,精氣內蘊,神光外發,孟子所謂直養無害,塞乎天地之間者,先生勤而行之,服而不舍。」(摘於陳微明「孫祿堂先生六十壽序」一文)由此足見孫祿堂先生超凡入聖的人格魅力。因此,孫祿堂先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其成就和品行與古聖賢一樣具有極高、永恆的人文價值。

  本文的形成就是以上述幾點認識為出發點的。

  童旭東  1998年8月22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