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3月28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和上海市金融工作局的指導下,由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和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主辦,陸家嘴管理局和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18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藍皮書》發佈會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

  現場圖片

  3月28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和上海市金融工作局的指導下,由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和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主辦,陸家嘴管理局和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18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藍皮書》發佈會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祕書長陳鳴波,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副主任董鑫旺,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趙萬兵,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長葉國標,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唐海燕,副校長顧曉敏,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吳大器,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趙宇梓,浦東新區原人大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顧曉鳴,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呂虹,廈門國際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林小紅等出席發佈會。

  領導致辭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祕書長陳鳴波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祕書長陳鳴波在致辭中表示,自2006年上海金融學院(今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推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藍皮書》以來,已經經歷了13個年頭。13年,13本《藍皮書》不僅以詳實的數據忠實記錄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歷程,還精心彙集了上海智庫專家潛心研究的豐碩成果,已成爲國內外金融領域很有影響力的一套叢書。13年春華秋實,風景常新。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祕書長陳鳴波說,隨着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全面深入推進,《藍皮書》發行量、受衆面也不斷擴大,而且年年展現新觀點、新視角和新評價,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程中發揮着諮政啓民的重要作用。他感謝《藍皮書》編委會一以貫之的努力和辛勞,希望更好地發揮“藍皮書”的品牌效應,以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唐海燕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唐海燕在講話中指出,由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教授、市政府參事吳大器領銜主編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藍皮書》連續進行了13年。13年來,《藍皮書》編寫團隊篳路藍縷,致力於以高校智庫爲平臺踐行“諮政啓民”的使命。一方面,通過每年編寫《藍皮書》,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支持和投身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去,發揮“啓民”作用;另一方面,進行前瞻性、系統性研究,積極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建言獻策,發揮“資政”作用。《藍皮書》始終追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步伐,融權威性、專業性、國際性、實用性、參考性、系統性、時效性於一體,已成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學術研究領域、專家智庫方面的一個品牌,也成爲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平臺和靚麗風景。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葉國標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葉國標在致辭中指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藍皮書已連續發佈了13年,最近幾年一直選擇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發佈,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藍皮書不僅總結和描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一年的成果,同時也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和建議,建言獻策,融權威性、專業性、思想性、國際性、參考性、時效性於一爐。譬如,總書記去年11月宣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爲國家戰略,2018年的藍皮書就有對長三角金融協同發展的論述。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希望能參與2019年藍皮書的編撰,把上海的能源金融板塊寫進去。

  葉國標表示,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不僅是陸家嘴金融城的地標性建築,更是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特別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功能性平臺、資源性平臺和服務性平臺。我們要盡心盡力,做好力所能及的服務。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副校長顧曉敏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副校長顧曉敏在歡迎辭中表示,今年1月上海地方高水平項目評審,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列入培育學校,藍皮書作爲難得的開放平臺和品牌也已經成爲學校服務地方的重要載體,是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主動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這一國家戰略的重大舉措。

  贈書儀式

  唐海燕、吳大器代表《藍皮書》編委會向上海金融界贈書。

  《藍皮書》介紹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吳大器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吳大器代表《藍皮書》編委會介紹了2018年《藍皮書》的編撰情況及主要內容。據介紹,2018年《藍皮書》的第一編是對2017年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概覽與分析,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中心、中國支付市場和各國金融中心比較研究等五個方面作了數據爲基礎的扼要概覽與評價。第二編是金融區域發展和開放創新的專項研究,根據2018年國家對上海金融中心建設堅持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藍皮書》對長三角一體化中的金融協同與風險防控、上海金融服務“一帶一路”的方向、中國保險業如何加快對外開放、上海碳交易市場的發展和綠色金融的法制保障研究開展了專項研究。在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高質量、寬口徑發展上,《藍皮書》提供了2018年業界特別關心的一些命題的專業思考,特別把金融的區域發展和開放創新作爲2018年《藍皮書》專項研究的主線,爲上海金融的創新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研究成果。吳大器指出,《藍皮書》的第三編內容是決策諮詢專報,對受到國家領導和上海主要領導批示的上海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協同聯動和重點突破、對金融的風險防控等作了專門的闡述。全書30餘萬字,形成了與2018年上海金融健康發展相匹配的創新研究成果。

  吳大器指出,2017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進一步現固了以金融市場體係爲核心的中國金融中心的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集聚了股票、債券、期貨、票據、外匯、黃金、保險等各類金融要素市場,成爲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全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根據上海金融業聯合會發佈的數據,2017年上海金融景氣指數達5399點,較2016年末增長432點,增幅8.7%,顯示出2017年上海金融業景氣程度較好。吳大器表示,與2016年相比,景氣度發展狀況繼續有所改善,其中金融國際化、金融人才、金融創新、金融生態環境都有較大改善。

  吳大器指出,在2017年9月在迪拜發佈的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可以看到上海排名第六,在2017年7月發佈的新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上海排名第五,《藍皮書》對排名的變化作了框架性分析。他表示,上海金融中心在全球經濟錯綜複雜的情況下穩步前行,使我們對2020基本實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更充滿信心。

  吳大器表示,以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爲主的調研團隊一年裏走訪了江蘇、浙江、安徽和上海來對長三角一體化中的金融協同與風險防控進行了調研。在大量數據、案例、訪談的基礎上,形成了命題起步的原創型成果:(1)首次提出了長三角一體化的價值定位,對提出的龍頭樞紐、航空母艦、核心城市和區域金融協同體系先行區作了闡釋。(2)系統梳理了浙江、安徽、上海、江蘇的金融調研數據,現狀剖析,集中反映了三省一市金融行業對加強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的願望和企盼。同時也有相應情況的具體建議。(3)重點分析了上海“新興金融風險防控”的現狀,歸納了上海多元、協同、聯動處置的體系特點,提出了破解難題,加快規範制度建設的系列建議。(4)總體形成了對長三角一體化金融支撐的兩個方面(金融協同發展與風險防控),提出了創新爲主線監管防風險的5+5方向型對策。吳大器表示,目前,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正在有序推進,長三角金融協同與監管聯動一定會是2019年的熱點和重點。

  吳大器指出,在《藍皮書》第三編中對決策諮詢的重點項目進行了調研,在“深入一線,注重聯動,突出金融的不可或缺和戰略融合,追求高質量突破”的導向下,建言高質量發展:一,上海的國家戰略空間聯動是上海新時期健康發展的區域成長特點,更需要堅持“國家一盤棋”、“面向開放的世界”、“按年循序集成規劃”三個推進理念。二,“上海製造”需要新時期的華麗轉型,並在緊密推動上海特有的國家戰略中做實基礎支持源,做全系統佈局面,做準核心突破點,在並不太長的時期內,做好高質量發展的突破樣板。三,找準加快張江生物醫療產業的痛點,緊扣該產業環境管理精細度不足,規劃用地制度通配性不足,存在更新政策支撐不足的“三不”瓶頸,提出五大對策,打造突破樣板:1、以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爲試點,積極探索製造與城市融合發展模式;2、完善環境管理的“放”與“管”舉措;3、大幅推進用地的複合彈性高效舉措;4、突破工業用地存量更新政策舉措;5、助推產融結合的張江藥谷金融產品問世。專報受到上海市委、市府領導的批示,爲2018年底上海市出臺的“上海生物製藥產業發展25條”提供了鮮活的素材和建議舉措。實踐證明:上海的國家戰略空間聯動,對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而金融的血脈流動與融合成果則是重點突破的基礎與畫龍點睛所在。

  吳大器表示,從國際視野上看,上海金融20多年的發展是高標準起步,階段式推進,寬口徑跨越,雙高型發展。從未來攻堅上看,距離2020年還有2年,上海金融更需要的是引外資弄潮,重國際定價,防風險底線,護“長長路帶”。

  最後,吳大器談到,在2018年藍皮書的基礎上,已對2019年的藍皮書內容有了初步思考,主要研究內容有上海金融行業中會計、審計、區塊鏈、大數據實踐集成的創新試驗研究,上海金融在“科創板+註冊制”推進中聚焦生物製藥產業的創新建議,上海金融防範風險的模型研究,上海浦東雙城輝映(張江與陸家嘴)的方案研究等。

  長三角區域特邀研究員聘任儀式

  聘任儀式現場圖片

  在長三角區域特邀研究員聘任儀式上,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唐海燕向上海的張宇祥,浙江的邱士明頒發聘書。

  專家點評

  在專家點評環節,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趙宇梓,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呂虹,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金融學院院長、教授許文新,浦東新區原人大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顧曉鳴,廈門國際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林小紅充分肯定了《藍皮書》在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並對2019年《藍皮書》的編寫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趙宇梓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趙宇梓表示,未來《藍皮書》可以增加對新金融領域的關注和分析,例如消費金融,要加大關註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當中的短板,要跟蹤改革、創新成效上成功和不足的一面, 並且要提高《藍皮書》發佈的時效性。

  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呂虹

  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呂虹建議,隨着金融改革創新的力度不斷地加大,可供研究的案例和樣本也會更加豐富,可以結合智庫專家的理論和企業的頂層設計、內部的實踐來增加對《藍皮書》提升應用價值方面的探索,並結合現在中央對上海五大中心建設的要求,更好地發揮實踐的應用價值,爲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設做貢獻。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金融學院院長、教授許文新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金融學院院長、教授許文新表示,2019年《藍皮書》可以側重於金融供給側的改革,並且可以對金融風險防控的手段進行深入的研究,集中上海的智慧,對已獲得成效的手段進行梳理。另外,他表示,《藍皮書》可以出英文版本,走出上海,走出中國,爲外國人瞭解上海金融提供一個有利的平臺。

  浦東新區原人大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顧曉鳴

  浦東新區原人大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顧曉鳴表示,《藍皮書》可以增加國際比較,橫向比較,縱向比較,預測未來方面的內容,並增加綜合性的圖標。另外,他表示,未來金融中心的建設,一定建立在金融機構、人才以及業務內容上,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在板塊內容上可以增加金融服務和鄉村振興戰略以及中小企業服務,適當反映金融人才的發展狀況。

  廈門國際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林小紅

  廈門國際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林小紅表示,要進一步提高數據信息質量以及解決數據口徑的問題,找準角度更真實地通過數據反映真正的情況,另外,在未來的研究和藍皮書編纂過程中,希望可以吸收來自一線金融機構的人員一起參加,有利於未來增強政策出臺的傳導效應。

  2018年《藍皮書》發佈會是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建立開放平臺, 進一步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契機,2019年《藍皮書》的研究方向已基本確定,學校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奉獻聰明才智仍然在路上,任重道遠。

  本文來源:陸家嘴金融網

  文字:斯晶晶

  攝影/圖片:趙竟皓

  統籌:李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