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90後不斷步入工作階段,他們開始有一定金額的收入進行支配,調查顯示,超七成的90後認為理財是必備能力。90後往往都選擇操作方便快捷、准入門檻低和小額及時存取是互聯網理財方式。

日前,《國人工資報告》課題組負責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殷劍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工資盈餘的投向,除了銀行還有互聯網理財,而後者的主力軍是90後。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99名90後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0.4%的受訪90後在理財,74.7%的受訪90後認為理財是必備的能力。在受訪90後看來,操作方便快捷(62.6%)、准入門檻低(59.7%)和小額及時存取(54.1%)是互聯網理財較傳統理財吸引人的地方。

受訪90後中,男性佔54.3%,女性佔45.7%。

47.5%受訪90後每月理財額度占工資的一到三成

「我現在已有一定的存款,錢一直放著會越來越不值錢,應該關注一下理財。我打算將一小部分資金放在P2P(互聯網借貸平台——編者注)平台上試水。」中科院在讀博士生朱飛亞表示,除了正常花銷,剩下的收入都用作理財了。

北京郵電大學碩士生劉朝華說,自己口袋裡一有錢就會去理財,「曾經買過一些大的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一般我會根據手裡的資金狀況來分配理財額度,除去基本花銷,剩下錢的50%我都用來理財」。

民調顯示,70.4%的受訪90後在理財,25.8%的受訪90後正有理財的打算,僅3.8%表示不會去理財。至於理財額度占每月工資收入的比例,比例在11%~30%的最多,有47.5%,其他比例為:31%~50%(23.1%)、1%~10%(18.9%)、51%~70%(5.8%)等。

「傳統的理財要去銀行辦理,耗費時間長。而互聯網理財簡單易操作,各種信息在網上檢索也比較方便,我更偏向互聯網理財。」朱飛亞說。

目前在北京某銀行上班的馬梅(化名)說,據她觀察,來銀行理財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年輕人不多。「90後花銷大,剛工作手裡攢的錢也不多,他們更適合短期、流動性好、零存整取的理財方式,而互聯網理財剛好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

在傳統理財方式和互聯網理財方式上,58.4%的受訪90後更偏向互聯網理財,12.1%的受訪90後更偏向傳統理財,29.5%的受訪90後則表示各有千秋,因時而異。

相較於傳統理財,操作方便快捷(62.6%)、准入門檻低(59.7%)和小額及時存取(54.1%)是互聯網理財最吸引90後的地方。其他特點還有:收益更高(40.4%)、交易成本低(24.9%)。

74.7%受訪90後認為理財是必備的能力

朱飛亞身邊理財的同學非常多,他覺得,到了研究生階段,理財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研究生有一定的存款,也更成熟了,甚至有的人還會考慮結婚買房的問題,和錢直接打交道的機會會更多」。

劉朝華認為,人們只有懂得如何理財,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產和生活。調查中,74.7%的受訪90後認為理財是必備的能力,13.1%的人不這麼認為。

「90後的孩子獨立自主,他們的理財特點是大膽靈活,不像父母那樣一味地存錢,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不同的理財產品。」劉朝華說。

朱飛亞認為,90後是伴隨互聯網長大的一代,理財意識很強,相對他們的父輩而言,他們信息更暢通,收入更多。

90後群體的理財表現有什麼特點?55.9%的受訪90後認為是理財渠道更加靈活多元。其他還有:購入互聯網理財產品趨於常態(43.3%),較80後、70後等更能承擔理財風險(42.9%)和普遍具有理財意識(35.1%)等。

此外,26.0%的受訪90後認為他們目前識別虛假理財產品的能力不足,16.2%的受訪90後認為有盲目性,片面追求收益率。

中央財經大學互聯網金融與民間融資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孟祥軼表示,90後群體的父輩一般出生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國內金融市場不完善,更沒有多少理財產品,再加上那時收入水平普遍較低,理財意識就比較弱。而90後生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生活富足,金融環境更好,需求和供給都提高了。

孟祥軼認為,90後已經習慣了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給人們帶來的便利,他們對互聯網的信任度遠高於他們的父輩,所以更願意採用互聯網這樣方便的形式。「另外,現在理財都和社交綁在一起,一些理財產品依託社交平台發展,又促進了90後對互聯網理財的喜愛」。

69.5%受訪90後希望互聯網理財平台維護系統安全,確保資金安全

「在理財的過程中,收益性、安全性都是要考慮到的。」劉朝華選擇的理財產品幾乎都是500強企業旗下的,「感覺實力強的公司會更保險」。

劉朝華建議大家在理財的過程中要保持理性,不要只盯著收益率,有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高得嚇人,可是這樣的產品往往不靠譜,「我們要在安全性和收益率之間找到平衡」。

馬梅認為,互聯網理財會變得越來越成熟,但如今理財方式、理財產品多種多樣,年輕人要仔細考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孟祥軼介紹,90後在風險意識和風險承擔方面還很不足。無論在校大學生還是剛工作不久的90後,理財知識都還比較少,再加上金融市場發展得很快,難免讓人眼花繚亂。

孟祥軼建議,90後要學習並掌握一些基本的金融理財知識,比如市場中正常金融回報率是多少,高於此回報率幾倍的基本可算詐騙,以及注意投資的分散化等。其次就是要將理財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理財能力。「當下P2P發展迅速,有些理財項目創始人並沒有金融專業背景,平台產品、理賠等內容設計也簡陋,但還是有很多人投這樣的項目。說明大家辨別能力不足,很容易受高利率、高回報的誘惑,從而上當受騙」。

調查中,69.5%的受訪90後建議互聯網理財平台維護系統安全,確保資金安全。其他建議還有:平台注重客戶信息保護,避免泄露(58.3%),投資者提高警惕避免盲目,謹防網上詐騙(55.9%)和通過相關條例維護投資者和平台雙方權益和利益(35.3%)等。

編輯: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孫靜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