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吉嶺,世界第三高峯干城章嘉峯的日照金山,攝影:Thomas看看世界

  2018年早已飛馳而去,然而在高山、在巖壁、在荒野,卻有一些人以奮力拼搏的姿態,留下了戶外永恆的記錄。

  每一年,記錄在戶外歷史中留下印跡的人、梳理影響深遠的大事件,也是雪線之上必做的課題。

  2018年,諸多新紀錄被打破,衆多新路線被開闢,一些傳奇人物離世,一批新星湧現,而中國山友創造的成就亦值得矚目。

  ——它們,共同揮就2018年波瀾壯闊的戶外畫卷。

  在1月,2018年戶外序幕便以”悲喜交加“開場。

  1月

  新年伊始,國人馮靜創造壯舉令人振奮,喜馬拉雅登山記錄保管人逝世,引發登山界嘆息,”殺人峯“上一場國際救援,也足以載入史冊。

  越野滑雪抵達南極點,中國女性第一人——從南極大陸海格立斯灣出發,歷時52天5小時,全程跨越約1130公里,終於在1月8日,馮靜越野滑雪抵達南極點,成爲我國完成此路線第二人、中國女性第一人。

  喜馬拉雅登山記錄保管人逝世——1月26日,喜馬拉雅資料庫(The Himalayan Database)的創始人,伊麗莎白·霍利(Elizabeth Hawley)在加德滿都溘然長逝,享年95歲。

  伊麗莎白老太太

  儘管伊麗莎白·霍利本人從來沒有參與過登山運動,但她卻是喜馬拉雅山區攀登探險歷史最著名的記錄者。在長達五十年的時間裏,她義務記錄、整理,並無償開放這些數據,受到整個登山界的尊重,贏得“登山世界的福爾摩斯”的美譽。

  瑞士機器烏力·史塔克(Ueli Steck)在給伊麗莎白講述其攀登路線

  《戶外》雜誌的撰稿人埃裏克·漢森(Eric Hansen)曾在採訪文中提到,伊麗莎白·霍利在長達五十年的職業生涯中,總共執行了超過1.5萬次採訪,她在加德滿都家中的檔案櫃裏存放着1905年至今,關於尼泊爾、印度、中國邊境340座山峯超過8萬個登山紀錄。(來源:澎湃新聞《事蹟 | 登山歷史檔案女王霍利逝世,她把一生獻給喜馬拉雅》)

  南迦帕爾巴特峯大救援——同樣在1月26日,一場國際救援在南迦帕爾巴特峯展開,營救對象是波蘭登山者託馬茲·麥凱維奇(Tomek Mackiewicz)與法國登山者伊麗莎白·芮濃(Elisabeth Revol)。

  南迦帕爾巴特峯,也被稱爲殺人峯

  在此前一天,兩人成功登上了冬季的南迦帕爾巴特峯頂。但隨之,託馬茲出現雪盲、凍傷、呼吸困難等症狀,伊麗莎白向外求援後,友人立即爲他們衆籌救援費用。

  與此同時,一百多公里之外的K2上,四名正在嘗試完成史上首次登頂K2的波蘭登山者,接到消息後立即從C2營地下撤,乘坐直升機前往救援。他們連夜7個半小時爬升了1250米,終在午夜發現了正在艱難下撤的伊麗莎白。

  被營救的登山者,伊麗莎白·芮濃(Elisabeth Revol

  而由於天氣惡化,衆人不得不放棄繼續搜尋位於海拔7280米左右、已經昏迷的託馬茲,將伊麗莎白安全帶下了山。

  一邊是他人性命,一邊是人類首次冬攀K2稍縱即逝的機會,高山之上,四位登山者的選擇,盡顯人性光輝。他們是:丹尼斯·烏魯布科(Denis Urubko)、亞當·比勒基(Adam Bielecki)、皮奧特·託馬拉和賈裏克·波特爾。

  緊接而至的2月,依然創舉和悲痛並存。

  2月

  這一月,絕壁之上再現精彩博弈,傳奇攀巖人物離世,而中國山友則多了一條戶外探險路線。

  Adam Ondra :首次Flash 5.15a/9a+——2月10日,攀巖天才亞當·翁德拉(Adam Ondra)又創下了新的記錄:在法國南部的Super Crackinette線路上,創造世界首個Flash 5.15a/9a+記錄。

  攀登中的亞當·翁德拉(Adam Ondra),圖片來源:climbing.com

  這是歷史上首次有攀巖者在瞭解了路線情況,在第一次嘗試時便能夠完成如此艱險級別的線路,再次在攀巖歷史上書寫下新篇章。

  傳奇攀巖者The Bird去世——2月16日,優勝美地的攀巖傳奇人物吉姆·布里德威爾(Jim Bridwell ,被稱爲 “The Bird”)逝世,享年 73 歲。 他以不計其數的首攀成爲現代攀登運動的開創者之一,包括在優勝美地開闢的 100 多條攀登線路,以及巴塔哥尼亞和阿拉斯加地區的一系列開創性的攀登。

  非常經典的圖片,也許你之前已經看過,中間這位就是吉姆·布里德威爾(Jim Bridwell ,被稱爲 “The Bird”)

  野牛溝環穿新路線開闢——2月18日~22日,山友雁東飛、山毛兔、知足用時5天,開闢出野牛溝環穿新路線。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季節性冰川是這條路線的特色。

  一代傳奇人物辭世,年輕的奮進者則繼續書寫新的傳奇。戶外運動的魅力,從不間歇。

  3月

  3月一條來自尼泊爾的官方消息,牽動着衆多山友的心。

  尼泊爾高等法院責令政府允許殘疾人攀登珠峯——3月7日,尼泊爾高等法院駁回了政府禁止雙腿截肢和視力受損人員攀登山峯的決定,允許他們嘗試任何一座海拔超過6500米的山峯,包括珠穆朗瑪峯。

  這條命令保障了全世界殘疾登山愛好者徵戰高峯的權利。其後不久,我們便收穫了振奮人心的消息。

  4月

  4月的清明節,國內年輕的登山者相繼開闢兩條新線路,彰顯國內登山的新生代力量。

  三名95後山友首攀未登峯,將其命名爲“依央嘉波”——4月5日,三名95後山友小海、阿楚(陳楚俊)和王術麟登頂了四姑娘山區的一座未登峯,將其命名爲“依央嘉波”,併成功開闢“First”攀登路線。

  小海、阿楚(陳楚俊)和王術麟。來源:自由之顛亞果《結斯溝未登峯“依央嘉波”攀登報告》

  這座山峯位於四姑娘山區結斯溝深處,日果冷覺5417峯北面,海拔5221米,難度與風險相對較低:

  由於依央嘉波山體較小,難度和風險並不高。對於想嘗試自主攀爬的登山者而言,這座山將是一座很適合的入門級山峯。(來源:8264自由之顛《結斯溝未登峯“依央嘉波”攀登報告》)

  紅線爲三人行進和攀登路線。來源:自由之顛亞果《結斯溝未登峯“依央嘉波”攀登報告》

  崗什卡衛峯三西壁新線路開闢——清明節期間,還有一條新路線在青海的崗什卡衛峯三被成功開闢,完成者是國內年輕的阿式攀登愛好者歐陽和胡說,他們將其命名爲”法老“。

  年輕登山者不斷首登留名,彰顯中國登山的無限可能。5月,這種奮進的力量依然延續,而沉重的死亡也伴隨其中。

  5月

  隨着高海拔登山季到來,5月份,衆多登山成就讓人備受鼓舞,而一場發生在珠峯的山難也讓我們惋惜不已。

  那瑪峯新路線“畢業之路”——5月2日,山友阿楚和華楓在那瑪峯成功開闢一條新路線,取名爲“畢業之路”。這條路線有別於沿那瑪峯右側攀爬的傳統路線,而是沿中間直上,是一條岩石路段轉冰川路線。

  簡丹無氧登頂馬卡魯——尼泊爾時間5月3日,簡丹無氧登頂馬卡魯峯(海拔8463米),成爲中國無氧登頂馬卡魯的第一人,也是國內女性無氧登山最高紀錄保持者。

  保加利亞著名登山家在希夏邦馬失蹤——5月初,集動物學家、研究員和演說家等身分於一身的保加利亞著名登山家博揚·彼得羅夫(Boyan Petrov)在希夏邦馬峯被報告失蹤。

  失蹤的登山家,博揚·彼得羅夫(Boyan Petrov)

  據悉,他是在天氣變差後獨自繼續攀登,最後一次被隊友在3號營地用望遠鏡看到時,沒有攜帶對講機和補充氧氣。他的經歷令人欽佩:曾兩次戰勝癌症,全部無氧完成了14座8000米山峯中的10座。

  43載執守一夢,“無腿勇士”終於站上珠峯——5月14日10時41分,69歲的“無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頂珠峯,成爲世界登頂珠峯中年齡最大的殘障人士。

  夏伯渝在攀登珠峯途中

  1975年,26歲的夏伯渝在攀登珠峯時凍傷,之後,他經歷兩次截肢、癌症化療等種種磨,卻始終堅持超強度訓練,只爲站上珠峯。

  攀登在珠峯,通過險惡的冰塔林

  2014年,遇上尼泊爾登山史上最大的山難;2015年,遇上8.1級大地震,2016年,在海拔8754米突遇暴風雪;2018年新年第一天,尼泊爾禁止雙腿截肢的殘疾人登山,他打官司爭取暫停禁令……終於,他站上了世界之巔,成就至耀時刻!

  登頂珠峯次數最多的人——5月16日,48歲的夏爾巴登山者卡米·瑞塔·夏爾(Kami Rita Sherpa) 第22次站在世界最高峯上,刷新登頂珠峯次數最多的世界紀錄。他表示希望能在退休前達到25次。

  夏爾巴登山者卡米·瑞塔·夏爾(Kami Rita Sherpa)

  他於1994年5月13日首次登頂珠峯,截至目前已成功多次攀登珠峯、卓奧友峯、洛子峯、K2及馬納斯魯峯等,共計32次8000米高海拔攀登經驗。

  日本登山家慄城史多在珠峯去世——5月21日,一則不幸消息從珠峯傳來,日本35歲的登山家慄城史多在登頂失敗下山途中,於海拔6400米的珠峯二號營附近因失溫去世。

  登山家慄城史多

  慄城此前七度挑戰珠峯,屢試屢敗,2012年更因爲凍傷失去9根手指,被稱爲“一指登山家”。他也曾在三年內成功單人無氧登上6大洲最高峯,並在兩年內完成喜馬拉雅山脈四座8000米高峯單人無氧登頂。他的著作《一步向前的勇氣》激勵了許多人。

  慄城史多曾經因爲凍傷失去了9個手指

  榮耀與悲痛並存的5月過後,我們迎來了不斷收穫的6月。

  6月

  絕壁之上極限速度被不斷推進,新路線不斷開闢,6月,戶外捷報頻頻。

  藍津、魏廣廣完成國內最難傳統攀巖路線“防火牆”——6月伊始,一則攀巖捷報傳來:國內最難傳統攀巖路線,黎明老君山”防火牆“(5.13d/8b)被大魏(魏廣廣)、藍津完成,他們是完成該線路的第三、四人,無疑是將中國的傳統攀水平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鼻子”(The Nose)線路進入2小時時代——美國加州當地時間6月6日早,漢諾德(Alex Honnold)和卡德維爾(Tommy Caldwell)創造了速攀酋長巖頂峯“鼻子”(The Nose)線路新紀錄:用時1小時58分07秒。

  知名的鼻子路線,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攀登者:漢諾德(Alex Honnold)和卡德維爾(Tommy Caldwell)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從首攀用時45天,再到7天、9小時、6小時、4小時……直至不到2小時,絕壁之上,極限被不斷推進。

  他念他翁鹽登線開闢——6月18至6月28日,山友野人不野、大山、玲歷時10天,在藏東南開闢他念他翁鹽登線,中國山友又多一條波瀾壯闊的“高顏值”徒步路線。

  他念他翁鹽登線美景。來源:林林152 《人間仙境——橫斷山脈他念他翁鹽登線10天探路行程(含軌跡攻略)》

  從G218鹽井至G318登巴村結束。總行程約135km,累計爬升9000多米,翻越6個5000+左右的埡口,一路花海,山體獨特,視覺盛宴。這是一條高顏值的中上難度路線。(來源:8264 林林152 《人間仙境——橫斷山脈他念他翁鹽登線10天探路行程(含軌跡攻略)》)

  他念他翁鹽登線攻略。來源:林林152 《人間仙境——橫斷山脈他念他翁鹽登線10天探路行程(含軌跡攻略)》

  念青東薩普線開闢——6月,念青東還有一條新徒步路線問世:山友過客、孤月、蜜蜂、石頭歷時8天,成功開闢念青東薩普線,一路雪山映照、花海相擁,震撼人心。

  念青東薩普線美景。來源:孤月0627《念青東之薩普神山徒步穿越》

  行程140公里左右,總共翻越6個5300+的埡口。其中,埡口最高海拔是5490米,而且有兩個埡口是冰雪埡口。此路線是念青東所有已知路線中平均海拔最高的路線……(來源:8264 孤月0627《念青東之薩普神山徒步穿越》)

  念青東薩普線攻略。來源:孤月0627《念青東之薩普神山徒步穿越》

  新線路的開拓,新紀錄的打破,這種夢想照進現實的力量足以讓人熱淚盈眶。7月,依然如是。

  7月

  三項新紀錄產生的7月,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看到人類刷新未知邊界的成功。

  K2滑雪下撤第一人——7月22日,又一壯舉發生在K2:波蘭極限滑雪運動員Andrzej Bargiel 登頂世界第二高峯——喬戈裏峯(8611米)後,從頂峯滑雪下撤,成爲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完成“K2滑雪下撤”的人。

  Andrzej Bargiel從K2滑雪下撤的視頻,展現高超的登山滑雪技藝

  國人首次6000米級技術山峯登頂後滑雪下降——7月25日,登山滑雪愛好者赤旗和Simon登頂雀兒山後,從冰壁倒攀下至海拔6100米,俯身下滑,疾馳而下,在雀兒山留下人類第一道雪板印記。

  雀兒山登山滑雪全過程,來自公衆號”極致玩家“。

  超越“瑞士機器”,大喬拉斯峯北壁速攀新記錄誕生——7月27日,瑞士登山者達尼·阿諾德(Dani Arnold)用時2小時4分鐘完成大喬拉斯峯北壁Cassin線路的攀登,超越烏力·史塔克(Ueli Steck)此前2小時21分鐘的用時,創下新的速攀記錄。

  達尼·阿諾德在大喬拉斯峯北壁攀登,動圖來源:猛獁象Mammut

  大喬拉斯峯北壁攀登路線圖,圖片來源:Explorersweb

  隨後的8月,依然好消息不斷。

  8月

  8月,拉託峯I峯北脊迎來首登,國內登山和攀巖領域也在不斷突破。

  阿尼瑪卿西壁直上新線路開闢——8月5日,山友阿楚、樹林、小海、尖曾四人成功開發阿尼瑪卿西壁線路,以便修正2017年開闢的東北山脊路線的不合理之處,讓阿尼瑪卿的攀登更安全。

  40年來首次,拉託峯 I峯(Latok I)北脊首登成功——8月12日,備受矚目的拉託峯I峯(海拔7145米)北脊終於首登成功,首登者是斯洛文尼亞的Ale esen,Luka Stra ar和英國的Tom Livingstone。

  從左起分別爲Luka Stra ar,Tom Livingstone 與Ale esen,其中Ale esen是凱樂石簽約運動員,圖片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四十年來,數十支探險隊伍曾在北脊進行嘗試,都未能成功。這條路線也一直被登山者視爲喀喇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高海拔登山最後的重要榮譽之一。作爲40年來的首攀創造者,他們也極有可能成爲今年金冰鎬獎項的大熱門。

  國人首次6000米級山峯登頂後滑翔傘下降——8月17日,陳濤(強子)攀登至玉珠峯頂峯,打開滑翔傘,起飛,4分30秒後在大本營落地,完成了國人首次6000米級山峯登頂後滑翔傘下降。

  陳濤(強子)從玉珠峯頂滑翔而下的視頻

  中國攀巖隊亞運會摘取獎牌——8月27日,雅加達第18屆亞運會攀巖項目的比賽全部結束,中國隊共收穫2銀3銅。其中鍾齊鑫獲得男子速度個人賽銀牌,何翠蓮獲得女子速度個人賽銅牌。

  攀巖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在本屆亞運會上首次被設立爲比賽項目。目前除了鍾齊鑫等老將,不斷湧現的新秀也爲中國攀巖帶來了更多希望,如潘愚非、黎金鑫、張悅彤、宋懿齡等,相信中國攀巖運動會有可觀的前景。

  UTMB首次奪冠,賈俄仁加創造歷史——8月31日,藏族小夥賈俄仁加用時5小時28分鐘,爬升3500米,在56.5公里的UTMB越野比賽中,獲得OCC組別冠軍,實現了中國選手在UTMB站臺的零突破。

  UTMB,即環勃朗峯耐力賽,賽道穿越法國、瑞士、意大利三國,繞勃朗峯一週,分UTMB、CCC、TDS、OCC和PTL五個組別,是全球公認的最難的越野跑賽事之一。

  賽事紛呈,收穫不斷,未知探索,從0倒1,9月,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這種收穫的喜悅。

  9月

  這一月,一場世界性賽事精彩呈現,國內登山者羅靜也爲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攀巖世錦賽——9 月 6 日~16 日,來自五大洲 57 個國家的531名選手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舉辦的 2018 年國際攀聯世界錦標賽上齊聚一堂。鍾齊鑫男子速度攀巖決賽中獲得第四名,並在1/4決賽中創造個人最好成績5秒609。

  而在難度賽中,亞當·翁德拉(Adam Ondra)惜敗雅各布·舒伯特Jakob Schubert,獲得亞軍。而本次世錦賽是Adam迎戰2020年奧運會的試煉場,“攀巖天才”加入奧運,值得期待。

  羅靜完成14座8000米山峯攀登——9月29日上午8時30分左右,17名中國登山者登頂希夏邦馬峯(海拔8027米),包括董紅娟、劉永忠、羅靜、張樑等人。

  這是中國登山界的歷史時刻。其中羅靜在去年已晉升“羅十三”,只待圓夢希夏邦馬,便可完成十四座8000米山峯攀登。但在今年五月的嘗試中在離頂峯77米的地方因天氣原因、擔心雪崩等原因下撤,此次終於完成壯舉。

  羅靜的十四座攀登歷程,圖片來源:凱樂石

  隨後,戶外又迎來了跌宕起伏的10月。

  10月

  10月,有不少新紀錄的誕生,以及新線路的開闢,但在我們爲之歡呼時,山難也爲其蒙上陰影。

  八百流沙極限賽樑晶奪冠,刷新國人記錄——10月1日,中國頂級越野賽2018八百流沙極限賽落幕,中國選手樑晶以85小時46分43秒奪冠,刷新中國選手在該項賽事裏的最好成績。

  洛格斯北南穿越線路開闢——十一期間,山友野人不野、蒼穹、趙小軍、Lily用時5天開闢洛格斯北南穿越線路。這條線路途徑衆多海子,最終進入洛格斯景區。

  來源:Lily(莉莉)《2018國慶四川川西洛格斯聖山北南穿越之寸步難行》

  古爾加峯突發暴風雪,一支韓國登山隊全部罹難——10月12日,喜馬拉雅山脈古爾加峯突發暴風雪,席捲了位於海拔3500米高度的大本營,一支韓國登山隊在風暴中失蹤,包括5名隊員和4名當地嚮導,經搜救確認全部遇難,創下了尼泊爾自2015年以來最爲嚴重的登山事故。

  古爾加峯,圖片來源:Gripped Magazine

  此次遇難登山隊長金昌浩是韓國知名職業登山家。2013年,他已完成全球14座8000米高峯攀登,也曾榮獲亞洲金冰鎬獎。此次他們準備探索一條新路線,並取名爲“韓國之路”。

  完攀過十四座8000米山峯的韓國知名登山家,金昌浩

  時隔61年,國人再次登頂貢嘎,並開闢新路線——10月18日下午4點45分,李宗利、童海軍師徒二人,在經歷風雪肆虐的11個小時連續攀登後,沿北壁轉東北山脊新線路成功登頂貢嘎頂峯,登山界爲之沸騰。

  兩人登頂後的照片,來源:李宗利:2018貢嘎攀登記錄

  百餘年來,貢嘎山承載的悲痛不斷,死亡率遠超珠峯及13座8000米以上山峯。1957年,中國登山隊付出了半數隊員的慘重代價登頂,時隔61年,國人終於再次在此書寫榮耀。

  格聶山區Husta峯新線路開闢——10月25~26日,張清偉(野人)、黃思源(阿左)、劉峻甫完成四川格聶山區Hutsa峯(藏語名爲公佈章素)新路線, 線路名爲:紀念碑。

  路線攀登途中,圖片來源:凱樂石

  奧地利登山者David Lama完成Lunag Ri峯首攀——10月25日,27歲的奧地利登山者大衛·拉瑪(David Lama)在喜馬拉雅山區Lunag Ri峯完成了一次精彩絕倫的獨立攀登。

  Lunag Ri峯頂峯俯拍,圖片來源:First Ascent of Lunag Ri

  動圖來源:First Ascent of Lunag Ri

  位於中國西藏和尼泊爾邊境的Lunag Ri峯此前從未有登頂記錄。大衛·拉瑪在與同伴進行過兩次嘗試,分別止步於距離頂峯300米和250米的區域後,獨自一人成功登頂,爲他攀登“開拓者”的榮譽簿上再添一筆。

  2018國際攀聯世界盃——10月29日,2018年度國際攀聯世界盃攀巖賽的收官之戰在廈門成功舉辦。作爲國際攀巖聯的最高規格賽事之一,本站比賽吸引了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122位頂尖運動員,男女速度賽和難度賽四個單項排名世界前十的運動員悉數登場。

  比賽中。

  本次比賽中國選手錶現不錯,速度賽中,男子選手鍾齊鑫、黎金鑫闖入八強,最終分獲第六、第七名,林鵬輝進入十六強;女子選手宋懿齡、倪明薇、何翠蓮均闖入十六強。

  跌宕起伏的10月之後,勇於挑戰的優秀登山者又在高山之巔爲我們帶來新的成就。

  11月

  尼泊爾Himjung峯全新路線開闢——11月1日,登山者Vitus Auer,Sebastian Fuchs和Stefan Larcher沿尼泊爾Himjung峯(海拔7,092米)西脊開闢了一條超長距離的全新路線。這座山峯由韓國登山家金昌浩和搭檔沿南壁首登。

  攀登路線圖,圖片來源:planetmountain.com

  時隔七年,國人再登勒多曼因,並開闢新路線——11月3日,張東豪與南旭龍沿勒多曼因北壁中央溝槽直上轉東山脊登頂,成功開闢新路線。

  上一次登頂,是2011年周鵬和嚴鼕鼕的“自由之魂”攀登組合開闢的“紀念陳佳慧”路線,如今時隔七年,國人再次登頂勒多曼因,無疑是今年登山屆的一大盛事。

  高山之上,探索不止,12月,極寒無人區挑戰亦未止步。

  12月

  2018年即將結束之際,一場驚心動魄的孤身挑戰在南極洲上演。

  獨自穿越南極大陸——12月下旬,一則報道再次書寫人類極限:33歲美國探險家科林·奧布雷迪(Colin O'Brady),於26日自力完成獨自穿越南極大陸的壯舉。他的整個旅程歷時54天,行進約1500公里,途中經過南極點。整個行程中不僅沒有任何外在補給,也沒有依靠風箏助力行進。

  前行中的科林·奧布雷迪

  科林·奧布雷迪本人

  寫在最後

  2018年戶外,跌宕起伏,波瀾壯闊。在無人踏足之地探索開闢,在未曾留跡之峯首登留名,挑戰從未終止,極限被不斷推進,悲傷也與之相隨。

  而2019,又將有誰改寫歷史?是你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