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科學轉變政府職能”爲主題的第三期金融集知享匯日前在京舉行。國務院參事、國務院參事室原副主任方寧應邀深度解讀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放管服”改革的新成效、新格局及存在問題,旨在幫助金融人把握當前國家“放管服”改革機遇,科學認識政府職能轉變。

  方寧認爲,全面深化改革沿着三條主線展開,一是大幅度取消、下放行政審批權;二是優化行政管理流程;三是減稅降費。

  “改革的主要成效表現在我國營商便利度提高,促進了‘雙創’,促進了新動能成長壯大,推進了經濟平穩增長,進一步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轉變。”方寧表示,2019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將邁入了新的階段。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着力優化營商環境”成爲今年政府工作的重點工作之一。方寧表示,當前我國已有龐大的市場主體,而且這一羣體還在不斷增加,“把市場主體的活躍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關鍵所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發展軟環境”。

  方寧指出,當前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把握好三個關係:一是政府與社會的關係,二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三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

  方寧表示,從微觀角度看,優化營商關係、推進“放管服”改革與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下一步需要更加精細化,進一步提升質量,同時加強整體協調。他強調,要更加科學地界定政府職能,準確評估市場的發育程度、社會治理的發育程度、法治建設的完善程度,在此基礎上來界定政府職能。

  在問答環節,方寧回答了現場聽衆對改革開放、地區發展差異化和投資熱點區域、事業單位改革等熱點話題的提問。方寧認爲,民間金融應該是今後放權的重點領域,在未來的金融結構中,民間金融應當“三分天下有其一”。此外,要藉助新科技、新手段,助力政府職能轉變,推動實現治理現代化。

  本次活動由金融集與國研智庫共同舉辦,國研智庫集團副總裁、“一帶一路”大使訪談總策劃、《新秩序》作者孫超主持了此次知享匯,旨在助力金融人深刻理解“放管服”改革,積極應對國內外競爭新格局,把握變革和投資機遇。

  (經濟日報 記者:顧陽 見習編輯:覃皓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