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次协调会议之后,中华职棒联盟正式拒绝体育署的邀请参赛仁川亚运,这是1998年曼谷亚运以来职棒球团首次缺席亚运棒球赛事,事实上,从国家整体运动政策落实、棒球运动的全球化发展、国内职棒的永续经营或是职业棒球员的社会责任,职棒球团及球员都没有拒绝出赛的理由。

首先,教育部以国家整体运动政策高度之下是选派所有运动菁英参与亚洲运动会,而职棒球团或球员工会若考量因个人利益而选择避战似乎让球员背上「怯战」的标签,事实上,棒球运动发展在国内几乎是拥有资源最充足的项目之一,从小只要是穿上中华代表队的服装就一定是政府所挹助的资源,而近年的振兴棒球计划或强棒计划的经费都是以亿元为单位在投入,反观许多运动项目一年的补助可能只有几百万或甚至更少,面对政府的长期培育,球技高超的职棒球员更应勇于接受承担出赛做为后辈的典范。
第二、棒球运动之所以无法成为奥运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职棒大联盟的「锁国主义」,不愿意让其顶尖好手参与奥运赛事,使得国际棒球总会无法获得国际奥委会的财务支援,也使得国际棒总的会务推动受到限制,同样的道理,如果东亚棒球强权都不支持精英选手参与亚运棒球项目,届时可见的就是棒球运动在亚洲的边缘化,这对于棒球全球普及化绝不是好事。
第三、过去经验显示只要中华队在国际赛事的优秀表现对于国内棒球运动都有正面助益,而带动的商业效益就会直接反应在职业棒球的入场人数、转播收视率及企业参与赞助,在产业扩大的结果下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国内职棒球团及球员。从2001年世界杯到2013年的棒球经典赛就是个最明显的案例。
第四、球员工会提出的许多诉求似乎有言之有理,但在考量与美日国情之不同,其部份诉求都有重新探讨的空间,特别是国内政府对于正式国际赛都订有奖励机制,即使未符合奖励机制的棒球经典赛在民粹式的舆论诉求下,政府依然破例颁发奖金,而这是在日美国家所不会出现的情形,代表整体职棒球员的工会应扬弃重视个人利益的美式思维,试图提出符合国情且棒球整体利益的建议,以避免过于强调职棒球员的近利,最后反而使职棒球员的形象受损。
总而言之,棒球运动称得上是国内所有运动项目中得天独厚的「天之骄子」,即使以商业行为为主的职业运动界也依然享有政府所提供的行政资源,职业棒球员在此时更应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展现舍我其谁的态度,套句知名棒球主播的话,「我真的很想赢韩国」,这或许是国内众多球迷的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