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加劇、投資承壓,2018年財險公司發展面臨雙重壓力,其結果就是淨利潤數據進一步下滑。

 

『慧保天下』統計了86家已公佈2018年年報數據公司的淨利潤,結果顯示,86家財險公司2018年共實現淨利潤317.23億元,相較2017年的415.39億元,差近百億元,同比驟降23.63%。



1

第一梯隊老三家“穩坐江山”,貢獻行業104.34%淨利潤


2018年,“馬太效應”顯著依然是財險市場最鮮明的標籤之一。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合計實現保費收入7528.26億元,市場份額合計達到64.04%,而淨利潤分別爲163、132.09、35.92億元,合計達到331.01億元,更是超過行業整體317.23億元的淨利潤,佔比高達104.34%。

 

這也就意味着,一旦將老三家除去,其餘73家財險公司將整體虧損-13.78億元。佔據64.04%保費份額,貢獻104.34%淨利潤的“老三家”,依舊是財險行業的基石。

 

不過具體到每一家公司而言,表現又不盡相同,三者淨利潤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人保財險淨利潤同比下滑幅度最大,達到-17.31%;太保產險居中,達到-6.58%;平安產險下滑幅度最小,僅爲-1.22%。

 

財險公司淨利潤驟降之後的原因何在?無外乎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綜合成本率上升、承保利潤率收窄,資產端不景氣導致投資承壓。

 

以人保財險爲例,其2018年實現淨利潤163億元,而2017年這一數字爲197.12億元,同比減少34億元;與此同時,綜合成本率同比惡化1.2個百分點,爲98.5%,其中,賠付率62.0%,下降0.4個百分點;費用率36.5%;投資收益也出現下滑,2018年累計實現投資收益200.39億元,同比減少5.46%。

 

人保所面臨的困境,其實也正是整個財險行業的真實寫照,人保難,其他中小公司更難。



2

7家第二梯隊保費佔比20.52%、利潤佔比10.36%


如果將市場份額低於老三家,但高於1%的險企視爲財險行業第二梯隊(不含出口信保),根據2018年各公司保費數據,第二梯隊險企分別是國壽財險、大地財險、中華聯合、陽光財險、太平保險、天安財險以及華安保險。

 

將第二梯隊7家險企與第一梯隊的老三家相比,更能感受到財險行業的“殘酷”。統計顯示,第二梯隊7家險企2018年累計達成市場份額20.52%億元,但同時實現的淨利潤只有30.55億元,在全行業淨利潤中的佔比只有10.36%,僅相當於保費市場份額的1/2。

 

具體而言,7家第二梯隊險企中,淨利潤最高的是中華聯合財險,11.23億元的淨利潤使其成爲第二梯隊險企中盈利最高的險企,也是全部險企中,淨利潤僅次於老三家的險企,排名第四,雖然其保費排名只有第六。

 

大地保險次之,實現淨利潤9.08億元,不過相較2017年也出現了高達-22.39%的負增長;陽光財險實現淨利潤7.22億元,排名在大地保險之後,負增長的幅度更是高達-48.87%;之後是太平保險,實現淨利潤2.84億元,同比減少10.41%。

 

天安財險、國壽財險分別實現淨利潤1.29、1.21億元,但卻成爲7家第二梯隊險企中,淨利潤同比大幅正增長的兩家險企,前者增長51.76%、後者增長49.38%。

 

華安保險則成爲第一、第二梯隊險企中,唯一出現虧損的險企,2018年其實現淨利潤-2.32億元,而2017年還盈利數千萬元。




3

76家第三梯隊險企合計虧損44.33億元


除去保費排名前十的第一梯隊、第二梯隊險企而言,其餘76家中小險企的表現則更加令人揪心。

 

數據顯示,76家中小公司2018年保費市場份額超過13%,但其淨利潤卻只有-44.33億元,相較2017年的盈利2.1億元,滑坡嚴重,拉低全行業平均盈利水平。

 

其中,34家公司出現虧損,合計虧損額度高達81.73億元。其中業務踩雷的長安責任以及規模快速擴張的衆安在線虧損額度最高,分別爲18.33、17.97億元。

 

其餘險企的虧損額度都在5億元以下,虧損額度排名前十的還包括安心保險、浙商保險、泰康在線、安華農險、安盛天平、永誠財險、前海聯合財險以及易安財險。

 

從虧損的險企來看,幾種類型的險企無疑是重災區,例如互聯網保險公司,衆安在線、安心保險、泰康在線、易安財險四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幾乎全部躋身第三梯隊虧損最嚴重的十家險企之列,此外螞蟻金服旗下的國泰財險也虧損0.5億元。

 

成立時間較短的小型中資險企,例如前海聯合財險、珠峯財險、中路財險、富德財險、黃河財險、合衆財險等等均出現虧損,但由於仍處於戰略投入期,這樣的虧損似乎顯得情有可原。

 

當然也有一些成立時間較長的險企仍處於虧損之中,長安責任、浙商保險、安盛天平、永誠財險、國任財險等等都是如此。


2018年第三梯隊虧損額度最高的十家險企



4

股東資源型、農險公司、外資險企成第三梯隊亮點


不過,雖然艱難,但第三梯隊險企中也有公司表現突出。

 

整體來看,42家公司出現盈利,盈利37.4億元。具體到不同公司,股東資源豐富的險企表現最爲突出。英大財險以及鼎和財險分別實現淨利潤6.04、4.44億元,且同比增速跟別高達65.48%、84.23%;只做股東業務的自保公司,中石油專屬、鐵路自保、中遠海運、粵電自保也分別實現了3.15、2.06億元、0.97億元、0.19億元的淨利潤。

 

農險公司整體表現較好,5家專業農險公司中,只有安華農險出現了虧損,其餘4家陽光農險、安信農險、國元農險以及中原農險則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盈利。

 

外資險企整體表現優秀,42家盈利的中小險企中,外資險企佔到了14家,而虧損外資險企只有6家。

 

對於持續虧損的財險公司而言,這些公司的發展路徑,或值得借鑑。


2018年第三梯隊淨利潤額度最高的十家險企



< END >


----關於我們----


版權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交流請加慧小保微信:1773739954

本公衆號內容均爲獨家原創,未經授權轉載將追究法律責任



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慧保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