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戴姆勒官方證實,吉利已在公開市場累計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近9.69%的股份,市值約90億美元,這讓吉利成為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巨頭的最大股東。李書福又火了,近年來這個曾經不被中國主流汽車圈子接受的顛覆者開始逐步成為中國汽車在國際上的代言人,收購沃爾沃,收購美國會飛的汽車,再加上這一次成為戴姆勒的最大股東。李書福的帝國版圖越來越大,他的野心也越來越大。自從美的收購德國庫卡之後,德國對於來自中國收購非常警惕,尤其是對中國資本收購高科技企業的審核變得非常嚴格。成為了戴姆勒的大股東將通過德國政府嚴格的審核。成與不成先放在一邊,針對問題來說,我覺得短時期內吉利不會成為全球頂級的汽車公司,而李書福則距離全球頂級的汽車資本家僅一步之遙。

成為頂級的汽車公司需要頂級的汽車技術,需要超強的汽車品牌,需要巨大的市場和非常好的口碑,而這些都不是短短20到30年能夠完成積累的。從李書福說出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的駭世之語(這是吉利造車的起點)到現在的光景僅僅只有不到20年的時間。吉利的產品依然囿於中低端,雖然進步速度很快,但是在技術研發、製造、質量管控、品牌影響力方面與頂級企業不可同日而語。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成為某個企業的第一大股東就會牢牢掌握對這個企業的控制權,從而完成技術轉移、管理融合等工作。但很多時候理論和現實差距較大,中國企業在收購外資企業時在管理整合上往往難見成效。很多最初的產業投資構想,最後變成了金融投資。以吉利目前的現狀想去管理戴姆勒是不可能的事,而德國人也絕對不會同意。李書福此舉更像是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的。在吉利收購沃爾沃之後,沃爾沃每年給吉利帶來300多億的利潤,而吉利體系最好的成績在2017年,實現了102億元。目前來看,戴姆勒是個超級會生金蛋的雞。而戴姆勒的第二名大股東是科威特投資局,第三名貝萊德投資機構,持股都屬於財務投資。

但是,李書福的野心絕不僅限於此,通過股權,他的一隻腳已經邁進德國老牌汽車企業的大門。吉利距離全球頂級汽車企業的夢想又進一步。


吉利收購戴姆勒股份一事目前是汽車領域的大熱門,這讓我想起了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時的情景,作為一家民營汽車企業,在這裡必須點個贊。要搞清楚吉利為啥要收購戴姆勒10%的股份,必須要搞清楚戴姆勒有哪些方面是吉利急切需要的,畢竟李書福是個商人,無利不起早,花400億絕不是隻為了上頭版頭條。

吉利汽車目前的戰略重心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吉利在電動汽車領域已經研發多年,技術在國內也是頂級的,但是,在汽車的設計上一直是國內自主品牌的短板,要想快速補齊短板,對外收購就是最佳的捷徑,畢竟吉利手裡有大量的資金,戴姆勒旗下有賓士這樣享譽國際的設計團隊,兩家車企跨國聯姻就順理成章了,要想取「養媳婦」進門,彩禮還是要有的,400億的價格吉利還是出得起的。

未來戴姆勒很可能和吉利共同合資在國內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來共同研發新能源汽車,目前很多互聯網公司都紛紛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百度的李彥宏,樂視的賈躍亭、還有大佬馬雲,面對這些汽車行業外的強敵,吉利汽車沒有時間去慢慢積累自己的短板,花錢直接買就成了最有效的策略。

希望吉利汽車和戴姆勒未來合資「幸福」吧。

歡迎關注王爺評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