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像獎在1982年創立之初,這只是一群熱愛電影的雜誌人開辦的小圈子頒獎禮,但從第六屆開始逐漸得到大牌明星的關注,獎項的重量的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逐漸成長為大中華去最具有影響力的盛事。今天就說一下關於金像獎不得不提的十個故事!

  1. 黃秋生,金像獎頒獎禮上的收視保證。

    2013年第32屆金像獎上,黃秋生搭檔葉德嫻為最佳男主角頒獎,將台下的候選影帝挨個調侃,逗得眾人哈哈大笑,尤其是杜澤文更是充當了炮灰,黃Sir經常在頒獎禮上進行「高級黑」,可謂是影壇段子手。也正是這個,當黃秋生出現在金像獎上時,收視就會一路飄紅。

2.劉青雲終獲影帝,結果大家比他還激動

咱們劉大影帝可是陪跑了十四年才憑《我要成名》多得影帝的,但是在這麼激動人心的時刻,台下的好友都激動不行,可劉青雲的獲獎感言可和小李子有一拼,淡定的恨吶。這是發言內容:每次我揸住只太空船飛到宇宙不知哪裡,你總有辦法令我安全返回地球。後來才知道,他這是在秀恩愛呢!

3.金像獎首位80後影帝,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個人演技 獎大滿貫得主謝霆鋒

謝霆鋒18歲時憑《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獲1999年第18屆最佳新人獎,2010年憑《十月圍城》獲第29屆最佳男配角,2011年第30屆金像獎,謝霆鋒憑《線人》獲影帝。到現在為止,謝霆鋒成了金像獎史上唯一一個取得個人演技獎大滿貫的人。

4.歌神首獲最佳男配,卻被後來人做成表情包

《旺角卡門》中張學友將一個逞強的小混混「烏蠅」演得入木三分,並藉此一舉拿下次年第八屆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但是歌神萬萬沒想到,他塑造的這個經典角色,標誌性的「烏蠅」,成了朋友圈的表情包。

5.傳奇的陳果,小成本電影奪得最佳導演

90年代的金像獎進入壯大期,評審制度開始加入專業團體的票,每位專業人士對自己的專業項目所投的票都有更強的比重,就使得這部零大咖、低成本的《香港製造》有了出頭之日。這部《香港製造》只有劉德華的天幕製作公司及其他電影公司要來剩餘的膠捲底片、以及募集來的區區50萬港元,作為成本製作而成,妥妥的小成本。

6.發哥便衣奪影帝,妙語連珠,霸氣側漏

發哥也並不是一提名就是影帝的,在準備繼續陪跑的時候,發哥可能感覺奪得影帝無望就隨便穿了件外套,誰知發哥就這麼憑藉《英雄本色》成為了影帝,也成了金像獎史上最隨便的影帝。當年的發哥真的是恰同學少年,意氣風發。

7.金像獎舞台,四大天王悼念哥哥

2003的金像獎, 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屆,電影市場低迷,又加上非典,哥哥又多上前邁了一步,2002年是香港影壇頹廢的一年,僅無間道、英雄、金雞三部電影屬上乘之作。因此,大會聚齊「四大天王」張學友、黎明、劉德華和郭富城,一同獻唱張國榮的《當年情》。

8.一把年紀的星爺終獲金像獎。

在第21屆金像獎上周星馳憑藉 《少林足球》同時奪得最佳導演與影帝。還有一個特殊的年輕導演獎,獲獎致辭中星爺也調侃說「一把年紀還拿這個年輕導演獎,也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情來的。」在三年後的金像獎,星爺更是憑藉《功夫》奪得最佳影片,那時的星爺也多了白髮。

9.首屆影后,時隔28年再奪影后

惠英紅是香港金像獎史上第一位影后,卻在99年患上了抑鬱,一度想輕生後被及時制止。在領獎時她含淚說道:「我曾經放棄過自己四年,不知道後來怎麼會跌到了谷底,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沒人找,然後自己把自己逼到了一個死角。」終於她在第29屆金像獎憑《心魔》獲第29屆金像獎影后,並且今年也有提名。

10.成為金像獎影帝,也成了金像獎的標籤

1992年曾志偉憑《雙城故事》首奪金像獎影帝。曾志偉自次之後一直活躍在金像獎的頒獎台上,他重情義、演技過硬、三觀正確都是他的標籤,他對香港電影不離不棄,一直在做著自己的努力,可以這麼說沒有曾志偉的金像獎像是假的金像獎。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