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與李世石的「人機大戰」不僅激起大眾對人工智慧的興趣,還引發了很多人的「恐懼」。

今年年初,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曾在報道過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世界經濟論壇發表報告警告: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超過500萬人面臨失業。

這曾讓每經小編為自己的飯碗深深地感到擔憂。但是從廣州日報記者對當地「機器人服務員」使用情況的調查結果來看,這個威脅似乎還不成立。

1

機器人服務員被餐廳「炒魷魚」

據廣州日報28日消息,在廣州,目前至少有6家餐廳曾使用機器人上菜,兩家已停業,一家雖營業,但機器人也被「炒了魷魚」。

2013年2月,廣州大道北聖地銀座商場的印象機器人餐廳開業,是廣州第一家機器人餐廳。當時的機器人外觀還很簡陋,腦袋是一個U盤大小的攝像頭,鋁合金構造起軀幹和四肢,腳板是6個輪子驅動的鐵板。雖簡陋,它的出現,當時還是引起不小的轟動。不過該店鋪目前已結業。

2015年5月,廣州白雲區松洲街一家火鍋店花14萬元請來兩位很呆萌的機器人傳菜員吸引顧客。可是好景不長,該家機器人餐廳已閉門歇業,店內機器人也不知去向。

此外,由於業務調整,位於廣州越秀區桂花崗的合味來機器人連鎖餐廳店內的機器人服務員也被「炒了魷魚」。

目前,位於廣州番禺市橋的某餐廳還在「僱傭」著一位「打扮時尚的美女機器人」。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在店鋪的營業執照上發現,該店鋪的成立時間為2015年1月,距離現在才過了一年多。但是從該店食客的評價來看,大部分人對這位「美女機器人」的評價是——噱頭而已。

看到機器人送餐,沖著好奇才去感受的,但發現,機器人還挺醜的,像個呆板的保姆,只能按照地面鋪設好的軌道送餐,跟我們理解中的智能機器人是兩碼事。還不如放在窗邊吸引顧客的跳舞機器人好看。

難道這些用了「機器人服務員」的老闆們只為了用噱頭來引流嗎?我們來算一筆經濟賬。

2

機器人服務員VS普通服務員

據廣州日報消息,廣州某機器人生產銷售公司相關負責人林先生說表示,公司曾對廣州各大餐飲店進行了前期市場調查,機器人在餐飲業應用中有很大市場空間,有兩個原因:

1.當下年輕人不願意做傳菜這種簡單的勞動,導致不少餐飲店出現招工難的情況。

2.在這種低層次勞動方面,機器人的成本更低,完全可以代替人工。

那麼,機器人服務員與普通服務員之間,這筆賬又是怎麼算的?

普通服務人員:

每月基本工資3000元+住宿費(以集體宿舍每人200元計)+伙食費(每人500元計)+社保(200元計)=3900元。一年一個服務員的投入:3900×12=46800元。

一臺上菜機器人:

每臺機器人價格65000元,電費投入:3元×360天=1080元,維護費投入每年1000元,總計67080元。

據廣州另一家機器人企業負責人表示:2臺上菜機器人相當於3名服務員,一臺上菜機器人壽命至少5年。也就是說,雖然用「機器人服務員」在初期一次性的投入很大,但從長遠來看,相比僱傭普通服務員,能省不少錢。而且該負責人說「如果能使用5年,就完全能夠回收投入成本。」

▲河南許昌一火鍋店內的智能機器人服務員。

從經濟效益上來說,如果機器人五年內就能回本,那麼僱傭機器人做服務員無疑更划算,但為什麼還是有機器人失業了?

3

機器人太「高冷」

「216的顧客,您好!您的菜到了,請您端菜。摸摸我餐檯右邊的按鈕,我就可以回去了。」

番禺市橋某機器人餐廳內,沿著黑色設定軌道緩緩前行的機器人服務員將一籠小籠包送至顧客餐檯約1米處,並溫柔地提醒顧客自助拿餐盤。這個美女機器人確實吸引了不少食客的關注。

然而,這個美女機器人在面對小朋友的熱情關注時沒有任何反應,而且在選餐時,機器人服務員也顯得十分高冷:她只端店內一籠籠點心,而店內的面、飯及小菜等食物則一律拒絕。據該餐廳經理陳小姐說,由於機器人在送餐時震動頻率較大,易造成餐盤抖動食物外溢,因此,為了安全起見,就只給機器人服務員端一些不帶湯汁的食物。

既然機器人服務員發揮的作用有限,那麼它取代普通服務員的可能性就越低。而從所說的長遠來看,機器人能夠有效節省人力開支的美好畫面,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也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對此,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蔣米仁先生認為,服務行業引入服務機器人這種噱頭難以持續發酵。從技術角度來看,當前的服務機器人的人工智慧還不夠成熟,與人互動還停留在觀賞和簡單的指令式交互階段,缺少智慧、情感,還需不斷提升。

機器人連端盤子都被「炒魷魚」的消息,似乎重建了人類被阿法狗碾壓的自信心。

但是這讓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想到,當年汽車代替馬車的時候↓

1903年,密歇根州儲蓄銀行總裁建議亨利·福特的律師不要投資創辦福特汽車公司。當時他說:「馬車將繼續保留下去,但機動車只會是很快消失的新奇玩意。」

但是,現在呢,你看看滿地跑的汽車……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廣州日報(記者:肖桂來)、中工網、石家莊新聞網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