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TC NEWS新闻中心
摄影/陈美珠
资料来源/卫福部国民健康署、慈济月刊

因应高龄化需求,卫福部大力推动「长照十年计划2.0」,结合地方卫生局(所)、医疗院所、地方社区据点等,「从社区到医院」的连续性全人照护健康体系,除了积极推动,并透过与教育部跨部门合作,更前瞻性的推动长者「活跃老化」,以延缓衰弱及失能的发生。

为何要大力推动「长照计划」
自1998年起,台湾出现多起独居长辈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新闻,在当时是令人震惊的新闻,但20年后的今天,已经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人口老化是台湾社会发展的趋势。从1998年到2019年,二十年间的人口结构,从当时的「高龄化社会」到现在的「高龄社会」,每七人就有一位是老人。国发会更推估2026年台湾将进入「超高龄社会」,亦即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每五人有一位是老人。
随著台湾家户的小型化趋势,独居户目前约有近两百七十五万户,超过全台户数的三成;独居将成为未来老年人口的居住常态,独居老人不一定是贫病的弱势族群;未婚、丧偶、分居或与子女分家,皆是成为独老的原因。
一位老人家从健康→亚健康→衰弱→失智→失能→卧床→末期→临终,如何让老人家不因独居,痛苦孤独的经历这样的过程,又希望过程能维持「健康不依赖别人照顾的时间拉长,失能程度降低、重病卧床时间缩短」,这就得建制体系。

长照计划需要变身为2.0
原始长照1.0的照顾对象为六十五岁以上失能老人、五十五岁以上失能原住民、五十岁以上失能身障者,及极重度失能之独居老人,服务项目包括照顾服务、居家护理、复健服务、喘息服务、交通接送、辅具服务、营养餐饮、机构服务等八项,但因预算少、限制多,申请繁琐,需改善的非常多,因而推动2.0。
长照2.0范围扩大,对象增加五十岁以上失智症患者、五十五岁以上失能平地原民、四十九岁以上失能身心障碍者、六十五岁以上衰弱者;服务项目也由八项增加到十七项,包括:失智照顾、原住民社区整合、小规模多机能、照顾者服务据点、社区预防照顾、预防延缓失能、延伸出院准备、居家医疗等,从向前延伸的预防到向后的安宁服务。
「为什么需要扩大服务长期照顾的范围呢?」根据国发会的推估,到了2060年,台湾人口数约剩一千八百万人,但其中十四岁以下占一百五十万,十五至六十岁占七百万,六十岁以上则增加四百万,这种趋势未来会一路往下走。卫福部表示,人口结构快速变化,被照顾者愈来愈多,照顾者愈来愈少,需要被照顾者能自我照顾(被照顾的强度减少)及照顾者是有效率的(服务输送体系要有效率),这是长照2.0的最重要目标。

「长照2.0」最新推动进程

  1. 因地制宜为区域内银发族规划设计专属活动,推展银发族运动提高长辈规律运动习惯。社区体适能促进计划,则结合身体评估及检测,办理客制化的银发族体适能促进课程,传授银发族正确运动知能及观念。
  2. 整合医疗照护及体育运动等专业师资人才,以预防衰弱及失能为目标,在社区提供服务方案;108年更结合社区照顾关怀据点、C级巷弄长照站、原住民文化健康站等全国逾2400点,提供初级预防照护,预防保健及延缓失能等服务。
  3. 提供银发运动健康资讯平台,在i运动资讯line@建置「银发运动地图」及「银发运动教材专区」,提供运动健康的资讯。

 

想知道更多长照资讯,可参考以下联结:慈济全台长照2.0据点卫福部长照专区(1966专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