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簡介

《活過100歲》是上海新聞廣播的一檔經典節目,該節目長期邀請上海各大醫院知名專家爲廣大民衆提供各種健康資訊,並給予醫療保健建議,自開播以來,深受廣大聽衆的喜愛和歡迎。

節目回顧

4月14日下午3:00播出的《活過100歲》,邀請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範宇琴,爲你講述“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防治”,本期內容圍繞範醫生口述內容進行精編整理。

下文根據《活過100歲》音頻直播內容編輯整理。

對話實錄

Q:孫瑜 《活過100歲》節目主持

A:範宇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

一、鼻竇炎的急慢性劃分和症狀

孫瑜:咱們今天說到的是慢性鼻竇炎,鼻竇炎應該分急性和慢性兩種?

範宇琴:是的,我們急慢性鼻竇炎其實有個界限。急性鼻竇炎是在12周以內的,我們稱爲急性鼻竇炎,而超過12周以上的我們就稱爲慢性鼻竇炎。

孫瑜:以12周爲界限,差不多3個月。他們表現出什麼樣的症狀,還不去醫生那兒看,變成慢性的呢?

範宇琴:反覆鼻塞、反覆流膿涕,有的患者會有頭痛,有的會有嗅覺下降,但並沒有去重視,以爲是普通的感冒。拖過3個月以後,就進入慢性鼻竇炎期。

孫瑜:那您意思就是在急性期常常是因感冒引起的?

範宇琴:對,它跟感冒有很大的關係。往往其實很多患者。感冒初期時會有鼻塞、清水鼻涕,快恢復時往往會有膿涕,然後逐漸再轉歸,這是一個急性鼻炎的表現。但是大概在5~6天的時候突然膿涕增加,或者鼻塞嚴重,甚至有些病人頭痛劇烈的時候,這可不單是一個感冒的症狀,而是一個急性鼻竇炎的症狀。

孫瑜:您是指那個時候其實鼻竇已經發炎了?

範宇琴:對,鼻竇已經感染了,這個時候其實是要及時地治療,不治療的話就會給患者帶來很嚴重的一些後果。

二、鼻竇炎和鼻炎的症狀區別

孫瑜:那個時候流的膿涕,和您剛纔講到的急性鼻炎流的膿涕不一樣嗎?

範宇琴:不一樣的。急性鼻炎的膿涕其實就持續短暫的幾天,後面慢慢就轉歸了,但是急性鼻竇炎的膿涕是增加的,並且頭疼會很劇烈。

孫瑜:我感冒還沒完全好,但是我頭越來越痛了。還會有鼻塞的這種情況嗎?症狀越來越嚴重了?

範宇琴:是的。

孫瑜:如果那時候喫點感冒藥是不是就好了呢?

範宇琴:不,如果你合併感染、合併鼻竇炎的時候,喫感冒藥是治癒不了的。所以爲什麼有些病人爲什麼遷延不愈,甚至門診上有些患者他以爲就是感冒,喫感冒藥爲什麼沒有效果呢?早期喫還覺得有點效果,到後期喫覺得爲什麼膿涕越來越多了?其實這時候鼻用激素是非常關鍵的治療。

三、有鼻竇炎就一定有息肉嗎?

孫瑜:有的患者來查鼻竇炎的時候,醫生會說你是鼻竇炎伴息肉。那麼是不是有鼻竇炎就一定有息肉嗎?

範宇琴:慢性鼻竇炎我們分爲不伴有鼻息肉的鼻竇炎和伴有鼻息肉的鼻竇炎。往往我們俗稱的鼻息肉,其實鼻竇都是有炎症的。息肉不像是單發的,往往是在阻塞竇腔,鼻竇粘膜就會有炎症。

孫瑜:您剛纔講到我們人體有四對鼻竇,這四對鼻竇都有可能長息肉,長得比較多的是在哪個部位?

範宇琴:篩竇裏面比較多,上頜竇裏面也有時候有。

孫瑜:這個息肉是不是意味着鼻竇炎的程度會更嚴重一些?

範宇琴:是的,堵塞更嚴重一點。不像是單純的不伴有鼻息肉的鼻竇炎,伴有鼻息肉的鼻竇炎的鼻塞症狀更嚴重。

孫瑜:是不是息肉是良性的,只要摘了它就好了?

範宇琴:爲什麼現在臨牀中有些患者明明知道自己有鼻息肉,不去處理,其實就是我們臨牀中碰到一些患者,摘了鼻息肉容易復發,就很擔心。我們以前的方法,不像現在有微創的方法,比如以前以切開的方式去做。鼻息肉往往不是說只把息肉摘掉,往往是在竇腔粘膜要把鼻竇打開,才能達到一個治療的效果。很多患者覺得痛苦而且容易復發,不願意選擇手術。

孫瑜:就意味着有的患者鼻息肉也是多發性的?到什麼程度?

範宇琴:是的,比如四對鼻竇裏長滿了鼻息肉。

孫瑜:一次性全去除後還會再出來嗎?

範宇琴:有可能的,所以我們術後圍手術期的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本期嘉賓

副主任醫師 範宇琴

擅長: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見病及疑難病的診治,尤其擅長慢性中耳炎的診治、耳內鏡及顯微鏡下各類中耳炎手術,成人及小兒鼾症以及咽喉頭頸外科的各種微創手術;在鼻內鏡治療慢性鼻-鼻竇炎(鼻息肉)、鼻腔鼻竇良惡性腫瘤方面也有着豐富的臨牀經驗。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