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空間生產之丁家莊城中村社會調查(一)

來自專欄蛋疼的專欄

背景介紹

濟南市丁家莊,又名丁家村、丁家新村,據1992年5月1日所立村碑記載:

明永樂年間(1403-1424)當地根據傳說取村名"定妖莊"。後因此名不雅,故以"定"字諧音"丁"字改為丁家莊。

丁家莊隸屬於山東省濟南市姚家街道,是濟南市一個較大且密集的城中村,在二十年前就已開始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住房等服務,共有村民宅基地(院落)近800戶5000人,外來流動人口峯值大約可達30000人。丁家村城中改造是山東省棚改舊改的重點項目,於2017年年底基本完成房屋拆除工作,拆遷面積約為53萬平方米(村民宅基地、公益性公共設施用地加上經營性用地等)。

丁家莊社會調查起因

2014年,筆者的工作和住宿地點均變更為濟南市化纖廠路,距離主要供應農副產品和小規模餐飲服務的丁家莊綜合市場不足500米。2016年7月份,筆者為練習街頭攝影常在街頭漫無目的地遊盪,有次穿過菜市場發現了一片新景象------丁家莊城中村。當時筆者雖已在濟南工作9年,去過濟南市諸多地方並在丁家莊附近生活2年,但從不知道有丁家莊城中村這樣一個存在。

improve{引入奧體西路丁家莊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項目 規劃以及建設情況} 筆者本人就出生和成長在一個貧困縣,也去過幾次農村,但初入丁家莊時仍因它表面的破敗和雜亂而產生一種恐懼感,主要是對治安的恐懼(像許多社會田野調查一樣,這種先入為主的治安恐懼經過假以時日的瞭解之後被證明絕大部分多餘)。這裡六層建築甚少,後經詢問整個丁家莊只有20餘棟擁有三、四單元的六層樓,其餘多為村民自建並層層加蓋的三四層樓房,個別樓房房頂搭有活動板房。道路多為水泥石板路,蜿蜒曲折缺乏整體規劃,筆者遊歷丁家莊數次之後纔可不迷路。粗細不一、聚成一團的電力、通訊線纜雜亂叢生,穿越整個村落。

雖如此,何不拿這裡作為一個攝影的練習場所呢?拍有意義的照片而非漂亮的照片吧,但這一想法始終被困在如何發掘和表現丁家莊城中村的意義上。後來網友深圳的邱文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以人類學的視角來直接記錄丁家莊的衣食住行和生活在裡面的各色人羣,作為即將消逝的中國城中村的一個存檔。在邱文建議的基礎上,筆者查找資料和思考後決定以社會學調查的方式來展現丁家莊城中村。

失敗的丁家莊城中村社會學調查

筆者起初準備以定量研究方法結合定性研究方法對丁家莊作一個較為全面的社會調查。其中定量方面,仿照ISSP [^1]和中國的CGSS [^2]問卷作一個針對丁家莊城中村的調查問卷,定性研究初步決定採用Phil Francis Carspecken的批判定性研究框架。

筆者十幾次進入丁家莊,也曾在丁家莊居住做過1個月進行田野調查,但因自身怠惰和三心二意使本次調查大失敗,不過以下幾點心得或許有益於類似社會調查的開展,在此分享給讀者:

  1. 定性研究一般要求記錄談話,錄音常是記錄談話的主要方式。紮根理論和Carspecken的定性框架必須建立在大量談話資料的多次整理上。但丁家莊人均談錄音色變,拒絕錄音。這種拒絕主因是被調查人在敏感性的事件上害怕錄音成為某種對自己不利的證據。
  2. 城中村人員組成和住房結構的複雜,使針對整體的概率抽樣問卷調查非常困難。實際上筆者認為,只有具有政府背景的組織或機構大力支持、推動才能完成類似複雜區域定量研究的概率抽樣。
  3. 筆者採用了非概率的隨機街頭訪問方式發放調查問卷,這使調查結果可能產生無效的、完全不具代表性的樣本。並且即使如此,問捲回收率仍然極低,只能勉強算是10%,使定量分析成為不可能。
  4. 利益敏感問題信度不高。除筆者本人能力拙劣外,也有現實客觀。例如針對房東的調查中,房東往往隱瞞和減少實際出租房屋間數以及出租收入,可從被調查房東所處房子建築外觀、體積以及丁家莊出租房的平均面積和收入得出這一信度不高的結論;針對所有人的收入問題也存信度問題,再三詢問或試探所得出的收入結論最高浮動為2000多元人民幣。調查問卷中針對村委和拆遷方案的滿意程度採用了5級李克特量表,但被調查人的極端選擇較多,情緒化明顯,個人利益最大化主導的傾嚮明顯。

  5. 半數以上房東有對上級政府機構的強烈訴求,這也是他們對社會調查人最大的期望。本次調查為筆者個人自發,沒有任何組織機構背景,也一再向被調查人言明本人所寫報告估計並不會產生任何一點社會影響力,無法滿足房東這種訴求。除此之外,社會學可以採取小額金錢獎勵的方式來增加被調查人積極性,但筆者著實囊中羞澀,無法採用這種方式。
  6. 租房人對本次社會調查表現出整體嚴重的冷漠,可以認為這是一種社會排斥。關於這方面內容,筆者放在之後章節再詳細論述。小額金錢獎勵應可以有效提高租房人積極性,但未實施,原因同上。
  7. 最主要原因仍是筆者個人社會調查能力的欠缺,和態度的不端正。筆者接觸社會學是在丁家莊攝影項目受阻之後從零開始,在社會學意義上的與人交往也存各種缺陷。最主要的還是態度,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甚至因屢次消沉而遺失了幾份已經回收的完整調查問卷。

本次調查過程中,筆者聽聞有兩位女士幾乎同期在丁家莊城中村進行社會問卷調查,並對問卷完成者提供每人50元獎勵,效果不錯。筆者估計是具有政府背景的組織機構,如大學在做這份工作。希望我國能夠在當前基礎上進一步普及社會學調查相關知識,增加社會學調查項目,並保證社會學調查的中立性及公信度,同時也希望調查者能夠堅守信度和效度問題。

下一節筆者將介紹在丁家莊社會調查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這些內容雖然難以稱之為科學,但應仍具一些意義。

[^1]: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me,國際社會調查方案

[^2]: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於2007年加入ISSP。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