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國空軍空警500、轟–6K等多種作戰飛機,中午由中國南部機場陸續出發,飛入太平洋上空,再經臺方南部的巴士海峽,朝東南航向西太平洋進行遠海長航訓練!

這一龐大機羣,陣容龐大,令人精神爲之一振!

據瞭解,有若干周邊空軍力量派出F–16戰鬥機,保持距離觀察中國空軍這一威武集羣。

中國空軍空警500、轟–6K、運–8、蘇–30及殲–11等多架各型戰鬥機,構成了這一多層次、多機型的龐大遠海作戰空中集羣,飛經了巴士海峽,朝東南航向西太平洋深海飛行,本質上完成了繞島飛行。

最終,在進行了遠海長航訓練之後,轟–6K轟炸機繼續向北經宮古水道飛返中國本土,其餘戰機按照原航線飛返駐地。

上個月31日,中國空軍2架殲–11戰鬥機,穿越特定海區中部分界線後,隨後在一天後再度實施西太平洋遠海長航訓練。那一次飛行路線,是由臺所謂防空鑑別區北向的東海空域,穿越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

爲此,日自衛隊也曾經緊急起飛戰鬥機,進行拍照。

臺方則用一貫的陳詞濫調,聲稱“依規定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派遣機、艦嚴密監偵掌握與應處”。

在2架中國殲–11戰鬥機,跨越特定空域中部分界線後,很是讓臺空軍緊張了一方。甚至令一些政客與高級軍官前往執行任務的各戰鬥機單位“慰勉”。

外界推測,有的戰鬥機單位飛行員可能極度緊張,感到要大難臨頭,因此政客與高級軍官不得不硬着頭皮進行安撫。

另一件近日臺空軍非常尷尬的醜事,幾乎在同一時間爆發:其作戰指揮部“強網”系統經多年升級,晉升爲“寰網”系統,自稱可高度自動的針對空中目標執行攔截任務。結果,這一本來要負責攔截戰機的系統,在其空軍大肆吹捧下,卻在一年時間裏發生19次需要緊急搶修的嚴重故障,以及37次相對較小的故障修理。

相關部門不得不額外撥出預算,隨時執行故障搶修等任務。

而直接相關的指揮部門聲稱,“寰網”系統運用多重複式設備配置,有多重備份,一旦系統故障異常,備份系統即接替戰備工作,因此聲稱不影響作戰指揮的進行。

相關部門還進一步指出,爲使戰備任務執行無憂,最新撥出的相關預算將投資設計更符合人性化操作的新界面,令系統發揮最佳的作用,確保完成聯合防空作戰任務。

“強網”是一個全自動化防空指揮體系,是在美國協助下於1990年代建成的。據稱“強網”系統的指揮中樞位於蟾蜍山山洞的地下工事內,也被稱爲空軍作戰管制中心(AACC)。

“強網”有三套主計算機系統,通過56座指揮控制儀,連接15個空軍雷達基地、海軍作戰指揮中心、參謀本部態勢中心、地空導彈部隊單位和多個空軍戰機基地等。

但看來,“寰網”系統也幫不了臺空軍,只怕其作用隨着時間推移將越來越低。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