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邀請

自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起,韓侂冑成為南宋朝廷的權臣。韓侂冑執政13年間,大體上做了兩件大事,一個是開禧北伐,另一個是慶元黨禁。韓侂冑先是「貶秦尊嶽」。在韓侂冑的主持下,嶽飛被追封為「鄂王」,追奪秦檜申王的封號,並把其謚號改為「繆醜」。

同時,韓侂冑積極備戰,啟用了一大批抗金人士,比如著名的辛棄疾、陸遊等。韓侂冑管治期間,雖然並非政治清明,但也不是一無是處。此時,金朝面臨蒙古威脅,加上內亂不斷,於是韓侂冑想出兵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卻失敗告終。喫了大敗仗之後的韓侂胄又向金國求和。但是金人非常嫌惡韓侂胄這個人,因為當初戰爭是他力主發動的,到後來求和的還是他,金國便要求宋朝皇帝將韓侂胄給殺了。寧宗皇帝雖然也對韓侂胄此舉極不滿意,然而並沒有殺他。經過這一仗之後,宋朝君臣對收復中原大大喪失了信心,感覺沒有了底氣,也非常的痛恨韓侂胄,那真是全國一片罵聲。寧宗皇帝也不再信任於他,很快罷免了他丞相的官職。

1207年也就是開禧三年,主管殿前司公事的中軍統制夏震帶領著三百兵將,暗中埋伏在六部橋側——這是韓侂胄上朝必須要經過的地方。當韓侂胄經過之時,眾兵將一擁而上,將韓侂胄的親隨喝退,然後把韓侂胄帶至僻靜處用槌擊死。誅殺權臣韓侂胄功勞最大的人是史彌遠而韓侂胄死後,他接替了韓侂胄的位置,並且也逐漸權欲心膨脹,成了新的權臣。


韓侂胄出身明門,北宋宰相韓琦的曾孫。大阿姨是高宗吳皇后,娶表妹吳氏,無子。

韓侂胄擔任寧宗的宰相,任期內褫奪秦檜的追封,再禁絕朱熹理學,追封嶽飛為鄂王,力主北伐,但失敗了。在金國壓力之下,南宋統治階層驚惶不已,對韓侂胄掌權不滿的楊皇后與史彌遠趁機發動政變,殺死韓侂胄,甚至首級都被獻給金國。

傳說,韓侂胄被太監控制,以木錘擊碎睾丸而死,外表沒有傷痕,是內宮殺人手段。


很多方面,但韓侂冑的死是其主要一個原因開始因為他自己主導的是開禧北伐,對於開禧北伐這件事來說只是他死的導火索,這件事所造成的影響是很早就有的。韓侂冑做事有點像張居正,大刀闊斧無畏人言。敢推翻朱熹理學是偽學,單這點就被當時的讀書人能唾棄死,這相當於告訴很多人你這輩子學的都是假的。第二就是平反嶽飛這件事,而且給韓世忠嶽飛建廟跟給嶽飛追封為王,這點可能寧宗沒覺得什麼,可是注意下誰把嶽飛搞死的,皇上一家子啊。這平反豈不是說皇上做錯了,還這麼大張旗鼓。其死被判定為好大喜功,確實無可厚非,但同時也表現了當時朝臣的懦弱。


韓侂胄作為宋寧宗時期的權臣,權威很大。當時正值蒙古開始崛起,金國漸弱這一時期,他看到了恢復中原的希望。於是在1206年,宋軍北伐,結果卻是大敗而回。金章宗發兵報復南宋,宋朝大為震恐。再加上朝廷內有很多人對他不滿,甚至很仇恨他(以楊皇后兄妹和史彌遠為首)。在這雙重因素下,韓侂胄於1207年被史彌遠等人謀殺。


亡於內訌,首級寄送金國,又一秦檜似的投降派史彌遠主持朝政,宋寧宗以弱智著稱,未能阻止皇后及史彌遠截殺韓侂胄,雖然韓宰相北伐用意不純(史書所釋),但如成功則……唉,想當年辛棄疾陸遊亦興奮不止,期盼王師北定中原恢復故土。


雄心壯志配不上實際才幹,加上專權,北伐失敗,他就沒有了活路。政治是殘酷的,無論你是居心叵測,專權專政,還是心懷天下,為國為民,一但事敗,很難有好結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