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本身就是錯誤的,頭條很多人的水平有待大幅提高,很多人很盲目,只要涉及到嶽飛的,都是好的,聽不進半點意見,很顯然水平很差。

韓為什麼要替嶽飛平反,嶽飛對韓而言只是一個利用的工具 符號而已,沒有實際意義,至不過是借嶽飛的名義提振士氣而。

韓為什麼要北伐,目的是為了通過北伐打壓國內反對力量,提升自己在朝廷的話語權。其時,他同朝廷反對派徹底決裂,進入你死我活狀態,需要藉助戰爭來鞏固國內的支持,打壓反對他的儒學人士。

戰爭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適的時機,合適的人,發動合適的戰爭才會贏。但戰爭有很大的掩蓋性,容易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所迷惑,認為只要是對外戰爭就是好的。實際上戰爭,性質正義,準備充分纔是正確的。很多戰爭只是統治者利用的工具,可以提振民心,打擊反對派,轉移國內矛盾,凝聚頭腦簡單者的民心,即使失敗也不用承擔責任。而戰爭的付出是百姓,既要當兵死人,又要為戰爭提供所需。戰勝了好處是皇帝及個別大將的,百姓有一個榮譽感。戰敗了百姓既要承擔戰爭的付出,還要承擔賠款等等一系列責任,戰爭與百姓有多大關係,百姓重要的是安居樂業。

韓有整軍備戰嗎,北伐戰爭只是他利用的工具,倉皇出戰,誤國誤民。

韓為什麼是奸臣,最重要的是弄權誤國,打壓不同政見之儒學人士,在朝廷搞一言堂,搞白色恐怖,將宋朝最好的傳統言論自由,上書言事無罪棄之不用,造成言路閉塞,朝廷聽不到意見,無法有效治理國家,使國家大倒退。

所以借為嶽飛平反來質疑韓是否是奸臣,以意圖用韓北伐反過來說明我們的愛國英雄嶽飛是完美無缺,是世界第一,顯然不符合邏輯,是錯誤的。


頭條多清流,口頭上喊著愛國,打起仗來可能溜的比誰都快。還是這個觀點,主戰不一定是真忠,主和不一定是大奸,請熱血青年不要隨意戴帽子,請鍵盤俠不要到處咬。

韓這個人我不是很瞭解,但另一個堅定主戰派章惇也被列入奸臣傳曾研究過。

南宋一直被認為是偏安不思進取,可是南宋的經濟發達,百姓生活水平高卻是不能否認的,中原地區連年戰亂,經濟被嚴重破壞,宋遼西夏後來的金不停的打打和和,誰是真正關心百姓的。南宋的皇帝也有想打回去的,可是有這樣的國力嗎,後期滅國之戰打的還不夠慘烈?你認為的弱國最後能堅持到最後,實不弱! 南宋的當權者認為章惇肆意開啟戰端,窮兵黷武,將其列入奸臣,實際他還是有所作為,只不過付出代價更大,而且主張過激,將軍戰敗要殺四千全軍,要廢后,要掘司馬光墓等等。當然,這裡面牽涉到新舊黨爭。

是不是奸臣不要盡信書,評價歷史人物還是看他做了什麼事,在當時的話環境對國家對百姓有何利弊?功在當代也可能罪在千古,罪在當代也可能利在後世。


韓侂冑被列入奸臣,這是報應。因為在他把持朝政期間,把一大批政敵列為奸黨名單。等到他被殺後,遭到政敵的反攻倒算,死後被插上「奸臣」的標籤。你要把別人罵為奸黨,別人就罵你為奸臣,能笑到最後纔是勝利者。

對於韓侂冑這個人,我並不喜歡,因為他喜歡弄權,又沒什麼真才實學。他之所以能躋身權力最高層,主要是由於外戚身份,他是宋寧宗皇后韓氏的叔叔。在逼宋光宗退位、立宋寧宗一事上,韓侂冑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韓侂冑與太皇太后及皇后都是親戚,憑著這兩層關係,得以出入宮禁,皇帝對他頗為信任。這使他的政治野心膨脹,想打倒宰相趙汝愚,大權獨攬。當時趙汝愚是理學的忠實信徒,朱熹則是理學的代表人物。

為了打倒趙汝愚,韓侂冑先從朱熹開刀。他在宋寧宗面前說朱熹的壞話,稱「朱熹迂闊,不可再用。」皇帝早就對朱熹的講學早就厭煩了,聽韓侂胄這麼一說,遂下詔罷免朱熹。醉翁之意不在酒。韓侂胄的真正目標,乃是扳倒宰相趙汝愚。

要找什麼理由攻擊趙汝愚呢?韓侂胄研究半天,找了一個理由。自大宋開國以來,就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宰相一職,不由趙氏宗室擔任。由於趙汝愚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八世孫,韓侂胄指使人上書彈劾趙汝愚,稱他「以宗室同姓居相位,將不利於社稷」,並告他「植私黨」、「專功自恣」。這一擊實在致命,趙汝愚被罷相。

韓侂胄打擊趙汝愚、朱熹,實際上便與整個理學界結了仇。得罪讀書人可不是好玩的。理學名士們紛紛上書請留趙汝愚,聲討韓侂胄。然而,書生畢竟是書生,怎麼是玩權術的韓侂胄的對手呢?要麼被貶,要麼被流放。

老師被打倒了,輪學生上場。太學生楊宏中、周端朝、張道、林仲麟、蔣傳、徐範六人,伏闕上書,為趙汝愚等鳴冤,言辭激烈。當然,靠鳴冤是打贏勝戰的,很快六名太學生被流放到五百里外。

為了把這些道學家們徹底打翻在地,韓侂胄煞費苦心搞了一個偽學名目,攻擊理學為「偽學」,也就是不正統、不地道的儒學。那麼真、偽儒學的標準是什麼呢?很簡單,只要是攻擊韓侂胄一黨的,無論是不是理學家,統統打上「偽學」之名。於是乎,朝中同情理學者紛紛被罷,而嚴斥「偽學」者則加官進爵。韓侂胄進一步把偽學與奸黨掛鉤,你搞偽學,你就是奸黨。

於是,宋代最大規模的黨禁運動開始了。

慶元三年(1197年)底,所謂的偽學籍隆重出臺,就是朝廷編製偽學名冊,列入名冊的偽學奸黨共計五十九人。這五十九人中,有四人曾經擔任宰輔,包括趙汝愚、留正等;有十三個曾擔任待制以上官職,包括朱熹、彭龜年等;有三十一人擔任過散官,包括劉光祖、呂祖儉、葉適等;還有八名士人,包括前面提到的「六君子」及朱熹弟子蔡元定等。

這就是所謂的「慶元黨禁」。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都清楚了,何以韓侂胄會被列入奸黨。在宋代後期,理學興起,成為後來數百年的顯學。你韓侂胄竟然把理學斥為「偽學」,把理學大師斥為「奸黨」,你不是奸臣,誰是奸臣。大家想想朱熹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就沖著韓侂胄迫害朱熹這點,就足以打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就是古代的「奸臣觀」。

與道學家相比,其實韓侂胄還是幹了點實事,就是北伐。在北伐之前,他還在鎮江修了一個韓世忠廟,並請奏皇帝追封嶽飛為鄂王。然而,對於韓侂胄北伐,並必要評價太高,這是一次根本沒有充分準備的北伐,最後不僅輸得很慘,連韓侂胄自己都丟了性命,人頭被拿去當作與金國談和的籌碼,也甚是堪憐。


第一:韓侂胄為嶽飛平反深入人心,但是也得罪了部分委屈求全的小人。

第二:韓侂胄在任宰相期間,嚴厲打擊朱熹及其理學。得罪了朱熹為首的理學派系及史官。以致其死後被史列入奸佞之臣。

第三:朝中有一幫偏安一隅的投降派、保守派對於韓侂胄的北伐持反對態度。

第四:韓侂胄北伐在政治上準備充分,但是軍事上準備不足,最終北伐失敗。

第五:韓皇后病死,失去了政治上靠山,使得楊皇后得以機會暗殺韓侂胄。

第六:金朝廷通過離間、收買等方式利用大宋朝廷奸佞之人殺死了韓侂胄。

第七:韓侂胄獨攬大權期間,得罪了部分權貴,其中楊皇后就是其中之一。

第八: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思想起主導作用,雖然一定程度上支持北伐,君臣不能同心協力一切也是徒勞。

第九:韓侂胄死後首級被送往金國,但是被給予厚葬,趁機羞辱了宋朝廷。

因此:南宋朝廷為了安撫金國,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韓侂胄換取邊境安寧,將其貶為奸佞之臣。


題目本身就帶有嚴重偏見,憑什麼支持和擁護嶽飛的都是「忠臣」?憑什麼主佔派就是愛國?

沒把握、能避免的仗還是少打為妙,生靈塗炭一點也不好玩。


宋史列為奸臣是宋史編者的觀點,從現代眼光看韓是主戰派,北閥是對的,對漢族是忠臣!不以成敗論忠奸!


宋朝大體是不做不錯,做事總會有代價,他打輸所以付出了代價!理學黨就是嘴炮黨,做正事不行,對內補刀最在行!


嶽飛有1470套房產,如何平反?


南朝北伐者,如桓溫,如劉裕,不見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